Read full review
2013-02-16
8076 views
已經是上年的新年了,在跟家人吃今年的開年飯之前,就記錄回上年的開年飯吧!兩圍人馬,大家坐好之後,未吃已經是開始喝起紅酒來,是夜的酒陣都挺厲害的,全都是波爾多之夜,三支九八,一支零三,基本上這兩個年份都屬不錯,不過又未至於如二千年的要陳年喝才好,所以隔了十多年開來喝,其實已經是很合適的了。親友預先訂了老火湯及片皮鴨,廣東人吃飯,什麼也不吃,也要先來碗湯,是日的老火湯是椰子煲雞,當中也加入雪耳及豬展,湯頭香甜,而且一點也不油膩,點點的雞肉及豬肉甜味,加上椰子的清甜味,感覺潤喉,在冬日喝之,真的甚為愉快。先來三味的小吃,先來介紹香口的薘來素鵝,是一味用上了腐皮包裹雜菌雜菜的菜式,表層不是一般吃到的炸腐皮,而是在腐皮之上有一層如蜂窩狀酥皮的炸漿,吃起來炸芋角般酥脆,入口香脆而不着一點油膩,是師傅油溫控制得宜之效,而內層的雜菌雜菜餡軟腍得來還帶點濕潤,如在吃冬瓜蓉的口感,這兩極的表現令它表現得更平衡。接下來是一道豉油皇鴨舌,而這味看似簡單的小吃,也盡顯此店的功架,一星米芝蓮果然是非浪得虛名,看那些鴨舌去清了舌根及軟骨的部位,只留下肉質最肥美的舌尖部位,入口肉質嫩滑而有彈性,而且更難得的是,當中不
接下來是一道豉油皇鴨舌,而這味看似簡單的小吃,也盡顯此店的功架,一星米芝蓮果然是非浪得虛名,看那些鴨舌去清了舌根及軟骨的部位,只留下肉質最肥美的舌尖部位,入口肉質嫩滑而有彈性,而且更難得的是,當中不乏爽朗的口感,師傅可能在煮好之有過冷河,加上入口之後緩緩滲出的醬油香,不過鹹不做作,恰如其份的配起鴨舌來,實在是一道很美味的小吃。
廣東人都是愛吃燒味,我們也不例外,一枱就要了兩份叉燒,一向廣為人知好吃的叉燒,貴族一點的就是滿福樓或是西苑的叉燒,地茂一點會去再興及富記,但也想不到原來利苑的叉燒也是相當不錯,半肥瘦的梅頭燒得剛好帶丁點微焦,豬肉口感是鬆軟得來又富豬肉本身的肉香,加上蜜汁的甜,實在叫人吃得開懷。
吃完了鴨就吃雞,吊燒雞的皮燒得夠唒脆,但有感脆得不夠徹底,不過雞肉的質地還挺是嫩滑,雖然雞肉味不是太香,不過至少一點雪藏味也沒有,醬油上色上得均勻,鹹度適中而均勻,也絕對是合格有餘的作品,伴來的南乳汁也試了一點,用上件雞蘸來吃,感覺汁比較薄身,南乳味是可以香濃一點。
豆腐本身夠嫩滑,豆味也還不俗,伴豆腐吃的有置在中間的菜甫銀杏炒肉粒,菜甫肉粒本身很足味,而裡頭的銀杏軟腍而帶輕微甘味,不着一點苦澀,可惜就是它們份量太少,所以豆腐的味道,其實主要靠那茨汁帶起來,不過又值得一讚的是,這茨汁厚薄掛度適中,味道夠而不漿口,這才是王道。
小菜都是陸續有來,這一道風味香扣炆牛筋煲,嗅起來有種通鼻的辣香,是一種令人會感到輕鬆的辣味,在這個醬汁底下炆了良久的牛筋,炆煮得軟腍而有彈性,入口後在牙齒中盡情享受那膠質的腍滑、及彈性兼傭的口惑,加上少少辣,夠惹味,實在很是不錯。
上湯浸豆苗奉行了簡單就是美的原則,上湯夠清,清得來不油,但又夠味,能驅走豆苗的菜青味的同時,入口也有着高湯的味道,實在對版!
最後一味菜式是濃雞湯銀杏泡涼瓜皮,銀杏就是如上所述,軟腍帶輕微甘味而一點也不苦澀,涼瓜片則切得薄薄的,吸飽了高湯味,彼此襯托在一起,這就成為一道很不錯的纖維菜式。
另外一味的腰果酥就好多了,其實它的底層如拿破崙酥餅,之上舖有一層如奶油糊結成的奶油層,其中間嵌入了一粒腰果,然後撒上點糖霜而成,不過簡單得來,店家就是每個環節都做的夠出色,酥餅非常之鬆化,奶油層香滑而有奶油香,卻又不太膩不太甜,加上咬下腰果時那陣果仁的香味,配合得不錯,但如果食客口細吃不到腰果那一口,其味道就會變得不似預期有果仁味了。
實在是吃得非常滿意的一餐,吃飽喝飽也醉飽,一星米芝蓮的封侯,實在是實至名歸,希望開年飯長開長有,年年也開心。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