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23-09-05
983 views
與姊妹約會已過了大魚大肉的年紀,偶而選擇素菜清清腸胃也不錯,而且上一次中午時份經過,和媽媽想吃素時卻滿座,今次當然先約位子不能錯過了吧!餐廳位置比較相近柯士甸站,在中港城對面,雖然距離尖沙咀市中心一段距離,但當晚入座已經座無虛席,有剩的位子都已被掛上留座。想著能試試味道,酸爽開胃一下,湯品便選擇了一位份量的酸辣豆腐羹與友人共享。入口滑順、濃稠度剛好,配合滑溜溜的豆腐直接咕嚕入喉,酸爽和辛辣感隨後而來,辣感似是胡椒的辛辣,相對柔和但會慢慢堆疊愈食愈上癮,到肚子卻只會暖暖的,不會辣。扣減了常用的肉絲,但內含更多的木耳絲和荀絲,鮮美度也沒有什麼分別! 下次、下次一定要自己啪一整碗!😤以往對素食的印象局限於炸物酸甜芋頭魚,香口但總覺油膩。膽粗粗試了手撕杏鮑菇,有淡淡的椒鹽調味,附上酸醋汁,口感極似魷魚鬚,重要的是不油膩爽口,保留了杏鮑菇的水份,唔會太酥脆而刮口,看似份量不多但食極唔停口都仲有。如果素菜可以配啤酒就好了🫢每圍必點的水煮魚,份量很大、魚片用了薄切雞髀菇代替,配菜款式多、雲耳、腐竹、芽菜、豆皮,還有我喜歡必食的萵苣! 薯粉埋藏於配菜底,吸收了辣椒和麻椒的香味、麻辣味,配上酸菜,味道口
餐廳位置比較相近柯士甸站,在中港城對面,雖然距離尖沙咀市中心一段距離,但當晚入座已經座無虛席,有剩的位子都已被掛上留座。
想著能試試味道,酸爽開胃一下,湯品便選擇了一位份量的酸辣豆腐羹與友人共享。入口滑順、濃稠度剛好,配合滑溜溜的豆腐直接咕嚕入喉,酸爽和辛辣感隨後而來,辣感似是胡椒的辛辣,相對柔和但會慢慢堆疊愈食愈上癮,到肚子卻只會暖暖的,不會辣。扣減了常用的肉絲,但內含更多的木耳絲和荀絲,鮮美度也沒有什麼分別! 下次、下次一定要自己啪一整碗!😤
以往對素食的印象局限於炸物酸甜芋頭魚,香口但總覺油膩。膽粗粗試了手撕杏鮑菇,有淡淡的椒鹽調味,附上酸醋汁,口感極似魷魚鬚,重要的是不油膩爽口,保留了杏鮑菇的水份,唔會太酥脆而刮口,看似份量不多但食極唔停口都仲有。如果素菜可以配啤酒就好了🫢
每圍必點的水煮魚,份量很大、魚片用了薄切雞髀菇代替,配菜款式多、雲耳、腐竹、芽菜、豆皮,還有我喜歡必食的萵苣! 薯粉埋藏於配菜底,吸收了辣椒和麻椒的香味、麻辣味,配上酸菜,味道口感都很配。辣度沒有選項,差不多是小辣的程度,對愛辣的飲一整碗湯沒有難度🤤
相對較平淡的一道菜反而是特色咖喱煲配香椿法式麵包。法式麵包塗上了香摏醬,雖然有一點乾硬,沾上咖哩汁後也無礙。咖喱味道濃厚,也是好吃的,只是因為配菜與水煮魚雷同,相較下水煮魚更惹味而已。🤔
雖然沒有吃肉,但熱愛碳水的我們又怎會錯過欖菜肉鬆炒飯! 飯面上是用豆乾絲模仿了肉鬆,竟看似沒有分別,是誠意滿滿的細節位! 飯粒似食神中形容般粒粒分明,雖然沒有蛋粒,但欖菜的鹹香味鮮及一點點的甘甜味已很足夠!
原來食菜都可以好滿足 🤰🏻
下次一定要試叉燒!!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