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7-10
637 views
香港及台灣最有人氣的日本拉麵品牌「一蘭」,將於7月11日在香港首度開業。在下有幸得到一蘭的公關邀請,在7月5日出席「傳媒招待日」,率先進店參觀及試食。文中為大家詳細介紹一蘭的店面格局、試食報告,無論你是常去日本吃一蘭的粉絲,還是未試過但有興趣了解的,都可以參考。 首先是門面,繼承日本一蘭的元素,紅底綠字十分搶眼,而圓形的一蘭LOGO更是人所共知的招牌,在晚上特別亮眼。入門口左邊是收銀處及發售商品的地方,以香港的拉麵店來說這應該是最豐富吸引的收銀櫃檯了。收銀處前直入是走廊,左邊是日本一蘭分店的照片,右邊是有關一蘭特點的日文介紹。 走廊盡頭是什麼?原來是洗手間,男左女右,中間是共用的洗手盤,然而最吸引的是內部,怎麼會有12卷廁紙?這是日本一蘭的著名「景點」,當香港的餐廳廁所隨時沒廁紙的時候,這裡就讓你用個夠。在日本的一蘭,不同的分店有不同的廁紙架數目,例如在下常去的新宿東口店就有14卷。12卷廁紙上有12生宵的運程,這是直接從部分日本一蘭分店複製過來的,根據友人所說一蘭名古屋分店就是這樣。然而來到香港為什麼不翻譯成中文?難道是怕客人只顧看運程而不願「離座」?另外馬桶為日本常見的電子坐
首先是門面,繼承日本一蘭的元素,紅底綠字十分搶眼,而圓形的一蘭LOGO更是人所共知的招牌,在晚上特別亮眼。
入門口左邊是收銀處及發售商品的地方,以香港的拉麵店來說這應該是最豐富吸引的收銀櫃檯了。收銀處前直入是走廊,左邊是日本一蘭分店的照片,右邊是有關一蘭特點的日文介紹。
走廊盡頭是什麼?原來是洗手間,男左女右,中間是共用的洗手盤,然而最吸引的是內部,怎麼會有12卷廁紙?這是日本一蘭的著名「景點」,當香港的餐廳廁所隨時沒廁紙的時候,這裡就讓你用個夠。在日本的一蘭,不同的分店有不同的廁紙架數目,例如在下常去的新宿東口店就有14卷。
12卷廁紙上有12生宵的運程,這是直接從部分日本一蘭分店複製過來的,根據友人所說一蘭名古屋分店就是這樣。然而來到香港為什麼不翻譯成中文?難道是怕客人只顧看運程而不願「離座」?另外馬桶為日本常見的電子坐廁,即是進入後會自動揭蓋,完事後有噴射清潔/按摩功能,未去過日本的朋友大可以來試試當地的廁所文化。
日本一蘭最具特色的「味集中 Counter」到香港變成怎樣?有去日本吃過一蘭的朋友,應該會對這個像圖書館自閉位的設計不會陌生。
左邊有熱水口,右邊就有和日本相同的感應器,落單和加麵都是靠它,不用和店員溝通,這亦是日本一蘭深受香港及台灣人歡迎的一大原因,因為不懂日文嘛……
座位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掛勾用來掛袋,讓大家不用放在地下,不過在下還是喜歡其他日本拉麵店的籃子設計。桌下有感應器,感應到有人坐下後,就會把訊息傳到門口那個空位顯示版,於是店員和排隊的人就可以得到即時空位情報。
入座後,會見到桌面有筷子和點菜紙,右邊插著一支紅筆,點菜由此開始。香港的點菜紙採用每張只有一種語言的設計,想要英文、日文、甚至是韓文的朋友,需要向店員表示。
寫好點菜紙,按右方的落單鈕。等一會兒,就會有兩隻手和一把聲在黑暗中出現,禮貌地用雙手收下你的點菜紙,不用見面不用交流,非常自閉。
接過點菜紙的店員,會用日文講多謝惠顧,及作出非常標準的90度鞠躬。根據店方所講,店內有20位職員,10位是從日本來的日本人,另外10位是香港人,當中5位曾到日本分店研修過幾個月,看來這個鞠躬姿勢也學得有板有眼。
一蘭的另一特點是加麵糸統,為什麼要加麵?這是博多拉麵的特色。詳細可以看看《劍心拉麵研究所 (3) 豚骨拉麵的起源,發展流行之軌跡》一文。如果你有點加麵的話,店員會根據你的軟硬選擇,在你最初點菜時送上圖中其中一款麵底碟。
到你吃了超過一半,就是加麵的時候,把那個麵底碟放在右方呼叫器上,不用按落單鈕,因為會自動感應麵底碟,發出和富豪雪糕車差不多的日本拉麵車招客音樂。店員聞聲而來,會收起你的碗,加麵,把材料整理得漂漂亮亮,再在黑暗中端到你的面前。
壓軸是食評部分,到底香港一蘭拉麵的賣相和水平怎樣?
店內售賣兩款飲品,「脂解美茶」的名字實在有夠恐怖,由烏龍茶、麥茶、綠茶等混合而成,入口感覺有淡淡藥味的烏龍茶。另外有波子汽水今次並沒有試。
大家最關心的售價,是$89不設加一,看似正常,但要留意當中三個重點:
1. 香港一蘭比日本貴43%
2. 拉麵份量都比日本少,男生要飽必須加麵及把湯喝清
3. 博多豚骨拉麵習慣要中途加麵,香港人未必習慣
最後店方透露正準備在香港多開兩家一蘭分店,暫定選址為尖沙咀及中環。開分店沒問題,在下只期望一蘭不要像某著名拉麵品牌那樣,為了市場不斷開分店而變成了港式麵檔。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