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32
16
Level4
2013-09-16 77 views
宅女跟很多港女一樣都是喜愛日本菜, 不過說到吃得最多的其實要算是拉麵吧. 不知道是否近年寫拉麵文有點頻密, 身邊開始多了些朋友們不時都會問宅女同一個問題: 老實說, 有時喜歡的東西真的很難解釋, 喜歡就是喜歡. 可能在旁人眼中, 拉麵只是一種沒什麼新意的食物, 還不是只有一個麵加湯, 放2片叉燒就可以捧出去給客人享用. 但當深入了解過拉麵的歷史和文化, 其實拉麵背後所花的功夫絕對不少, 而且單在日本各家拉麵店研製出來的獨門湯底, 就算花上數年亦未必能吃盡. 近年香港亦掀起了股拉麵熱潮, 日本過江龍或本地薑都紛紛湧來開店, 其中這家有點別具一格, 因為他們的店選址不是在人流密集的銅鑼灣區, 亦非地點方便的尖沙咀旺角, 而是遠至新界的元朗區.這家位於元朗教育路的焰拉麵其實早巳在去年十月開業, 主理非日本人但師承日本才回來開店. 因為地方實在太遠以致苦無機會前去嘗試. 但宅女身邊有位拉麵達人, 早前吃過後馬上叫宅女一定要找一天來試試, 說吃完後心中的(香港區)拉麵三甲位置必定會動搖, 既然那麼利害, 就特地找了一個下午和達人及另一位嗜吃兄弟一同前來元朗區闖一闖.我們周末時份下午大約6時來到
Read full review
宅女跟很多港女一樣都是喜愛日本菜, 不過說到吃得最多的其實要算是拉麵吧. 不知道是否近年寫拉麵文有點頻密, 身邊開始多了些朋友們不時都會問宅女同一個問題: [其實你點解咁鐘意拉麵?] 老實說, 有時喜歡的東西真的很難解釋, 喜歡就是喜歡. 可能在旁人眼中, 拉麵只是一種沒什麼新意的食物, 還不是只有一個麵加湯, 放2片叉燒就可以捧出去給客人享用. 但當深入了解過拉麵的歷史和文化, 其實拉麵背後所花的功夫絕對不少, 而且單在日本各家拉麵店研製出來的獨門湯底, 就算花上數年亦未必能吃盡. 近年香港亦掀起了股拉麵熱潮, 日本過江龍或本地薑都紛紛湧來開店, 其中這家[焰拉麵]有點別具一格, 因為他們的店選址不是在人流密集的銅鑼灣區, 亦非地點方便的尖沙咀旺角, 而是遠至新界的元朗區.
10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這家位於元朗教育路的焰拉麵其實早巳在去年十月開業, 主理非日本人但師承日本才回來開店. 因為地方實在太遠以致苦無機會前去嘗試. 但宅女身邊有位拉麵達人, 早前吃過後馬上叫宅女一定要找一天來試試, 說吃完後心中的(香港區)拉麵三甲位置必定會動搖, 既然那麼利害, 就特地找了一個下午和達人及另一位嗜吃兄弟一同前來元朗區闖一闖.
我們周末時份下午大約6時來到, 門口大大個紅彤彤的'焰'字非常搶眼, 不過門面就有點像普通港式日本料理, 感覺有點街坊化.
門口有個自助等位牌, 人多時食客自動自覺的寫下名字, 想起來日本某些餐廳也很流行這樣做的.
17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入內餐廳地方不算很大, 但相比起坊間好些只有數個位置的拉麵店, 這裡其實都能夠容納到廿多三十人的. 店子中央就是開放式的廚房和煮麵區, 前方就有一列長長的BAR枱, 方便獨自來的單身宅男女, 當然旁邊亦有幾張2人及4人枱方法三五知己來分享.
枱上巳預先放好了筷子及各種調味料, 也有日本拉麵店內最常見的蒜蓉器.
而這裡跟坊間不少拉麵店一樣, 都是有紙讓食客自己剔選喜愛的配料和拉麵各樣的要求.
66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看看餐牌, 這裡主打的拉麵分別有5款, 除了以豚骨湯底最基本的焰之外, 也有魚介醬油的鮮焰, 亦有辛辣十足的赤焰. 不過比較特別的就有以松露作主的黑白焰及用指天椒跟蕃茄製成的激辛焰火山. 價格由HKD$58-78不等, 以拉麵來說又不算貴呢~
可能始終要照顧周圍的街坊, 不能只獨沽一味的只賣麵, 所以這裡也有些吉列類的飯和牛肉飯等等, 價錢由最便宜的HKD$36到HKD$78都有. 另外小吃亦有不少, 有沙律有串燒有又有天婦羅等等, 以一家拉麵店來說, 都幾多樣化.
不過看到店方要兼顧那麼多類別的食物, 拉麵的水準會不會下降?
達人只回應了一句: [放心吧, 吃完你就知]
好吧, 既然是第一次來, 就還原基本步, 來個最簡單的[焰]好了 (HKD$58)
12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6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上來的份量都幾多, 宅女要了普通份量的香味油及超硬的麵. 湯底呈現著淡淡的褐色, 質地看起來十分濃稠, 旁邊還有些木耳跟竹筍絲, 也有2片紫菜. 不過論搶眼度就遠遠不及浮在表面的那2片肥美又動人的叉燒了.
忍不住先喝口湯, 豬骨味頗突出, 入口非常溫醇, 質感濃稠得來但油脂度又不會好高. 香港現時都有好幾家在做重口味的拉麵, 不過這個焰湯, 沒有拉麵來那種杰得像芝麻糊一樣, 但又沒有一蘭那樣油脂度那麼高, 算是做得幾均勻. 當然, 這個湯底仍是偏向重口味那種, 如果閣下是喜愛清淡款又不喜太濃的湯底, 這裡就未必會適合你了.
麵條是宅女一向繼湯頭後另一重視之物, 這次寫上了要超硬的麵. 用上直身幼麵, 其實這種麵條配上這麼濃稠的湯時, 要做到仍帶彈牙是很有難度的. 所以當夾起麵條時質地巳有點淋身, 入口亦沒有什麼煙韌感, 但掛湯能力是幾強的. 吃完麵最後基本只會餘下非常少份量的湯留在碗內. 說實在如果單說這個麵條的水準是不合格的, 不過配上其他配料, 再看看價錢, 就覺得還可以啦~
而最搶鏡的叉燒用上傳統的圓卷造形, 一片都非常大, 看看邊位帶點烤焦, 中間的肥脂跟肉的比例算是7:3左右, 看起來非常的肥美! 但叉燒不是很厚身, 所以吃完一片都沒有很膩. 入口肉質非常柔軟, 而且肥脂部份入口即融鬆化甘口, 這個叉燒實在可以說得上是全港拉麵店之中的三甲內水準.

整體來說如果以重口味來評價, 湯頭跟叉燒絕對能上本港拉麵三甲之內, 不過麵條就實在遜色. 但以這五十多元的價錢更沒有加一, 其實也沒什麼好挑剔了.

加了HKD$20升級要來節日限定, 其實就是包括一隻半熟蛋, 一個野菜沙律, 一支汽水跟甜品泡芙. 聽起來HKD$20就有這麼多東西好像很划算呢!!
10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汽水有普通可樂, 無糖可樂, 忌廉, 雪碧跟芬達. 宅女怕肥當然是選了無糖的. (不過聽說無糖其實更無益....) 上來是迷你樽裝的. 不知怎的現在膠樽或罐裝可樂大行其道時, 看到懷舊玻璃樽便總是覺得很有味道, 喝起來也不知怎的會覺得比較好喝.
再來是半熟蛋跟野菜沙律
7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1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兩者均以個小鐵盤盛著上來, 野菜沙律份量不多, 內裡有幾片青瓜, 生菜片, 切半的車厘茄跟粟米等等, 加了少許柚子醋吃起來十分清新, 生菜片雖然不多不過吃起來沒有苦味, 吃完個比較重口味的拉麵, 再來這份清一點的沙律便剛剛好了.
而半熟蛋以原隻上來, 看看外表的色水好像很入味似的, 切開來中間的蛋黃汁慢慢地流出來, 流芯程度十分高. 入口蛋黃香甜蛋味亦夠香濃, 蛋白亦富醬油的味美, 做得亦不會過咸, 水準不俗.
8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甜品來上每人一顆非常小的泡芙, 用個豉油碟子盛著, 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的. 拿起來泡芙的外皮都淋掉了, 中間的忌廉未算好澎湃, 吃起來奶脂味仍算OK, 但整體就麻麻地.

埋單只是HKD$78, 只收現金, 有沙律有蛋有拉麵有甜品, 更沒有加一, 吃得非常飽, 算是很抵吃了.
雖然麵條不太理想, 但這裡的湯底跟叉燒真的頗有水準, 而且以這個價格實在非常相宜. 想不到雖然沒有日本師傅坐陣, 也能熬出這個水準的湯底, 証明這裡也是有用心做拉麵的本地薑.
只可惜店子地點實在太遠, 如果開在九龍區, 切定會是宅女番吃度甚高的一家拉麵店.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78 (Dinner)
Recommended D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