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5-10
1569 views
繼中午一頓洗滌身心靈的素食後,晚上老公跟我來到富有香港特色的佐敦的街頭。除了廟街、玉石市場,佐敦更是中菜的天堂,雲集各式小炒、火鍋、茶餐廳、川菜、粉麵、甜品於一身,我喜歡穿梭於橫街尋找心頭好,順便感染一下佐敦的氣息!留意到佐敦亦有不少新舊的粥品店,當晚我們找來 「和味」,試試其老味兒。相比新的粥店,「和味」的舖位面積算不少了。右手邊被劃作一個長形的廚房、而舖位末端亦已闢作洗碗和其他用途。分隔廚房的玻璃被密麻麻的雜誌報導、相片及食品介紹等覆蓋,看不到裡頭廚師的一舉一動。簡單的圓檯、小木凳、瓷磚地就是「和味」的「裝扮」。我被「和味」所吸引,全因它「多方位」的魚粥和魚小炒,例如魚腩、魚骨、魚嘴、魚卜、魚尾、魚片、魚雲等,愛魚如我的人,想到魚鮮,口水也狂流。最特別的要算是和味四寶,它是齊集魚腩、魚嘴、魚骨及魚卜的粥品。吃魚當然要小心魚骨,否則愛魚反被魚骨害!「和味」賣的是生滾粥,通常會先把魚肉煎香再放煲內生滾,此舉既可增添粥底的香氣,亦可去除魚腥,不過後者對新鮮的魚質來說,則起不了作用。所以某些客人寧願直接了當地品嚐魚肉的嫩滑,如果有此同感,請緊記「免煎請提早揚聲」!粥碗比預期中大,而且粥還是
留意到佐敦亦有不少新舊的粥品店,當晚我們找來 「和味」,試試其老味兒。 相比新的粥店,「和味」的舖位面積算不少了。右手邊被劃作一個長形的廚房、而舖位末端亦已闢作洗碗和其他用途。分隔廚房的玻璃被密麻麻的雜誌報導、相片及食品介紹等覆蓋,看不到裡頭 廚師的一舉一動。 簡單的圓檯、小木凳、瓷磚地就是「和味」的「裝扮」。 我被「和味」所吸引,全因它「多方位」的魚粥和魚小炒,例如魚腩、魚骨、魚嘴、魚卜、魚尾、魚片、魚雲等,愛魚如我的人,想到魚鮮,口水也狂流。最特別的要算是和味四寶,它是齊集魚腩、魚嘴、魚骨及魚卜的粥品。
吃魚當然要小心魚骨,否則愛魚反被魚骨害! 「和味」賣的是生滾粥,通常會先把魚肉煎香再放煲內生滾,此舉既可增添粥底的香氣,亦可去除魚腥,不過後者對新鮮的魚質來說,則起不了作用。所以某些客人寧願直接了當地品嚐魚肉的嫩滑,如果有此同感,請緊記「免煎請提早揚聲」! 粥碗比預期中大,而且粥還是盛得滿滿的!
粥底濃稠適中、入口流暢綿滑、隱隱透出米花;味道溫和清鮮,最喜歡當中的陣陣酒香,令粥底添了一份神韻! 魚骨就是鯇魚身最寬一排的魚骨,底面帶著薄肉, 廚師將其斬件,見右邊還連著魚翅。從小到大,已慣了吃魚,沒有碎骨的鯇魚魚骨,就如一塊平滑的木板,只要把魚骨放進嘴巴,讓牙齒輕輕一掃,魚肉便掉落嘴巴內,每端魚骨被清理魚肉後,最後不忘吸啜魚骨的滋味!
魚骨沒有「啖啖肉」的口感,但骨肉相連的滋味,偏偏就是我最喜愛的。 老公選了金牌及第粥。 材料十分鼎盛,首先有厚大的豬潤和豬粉腸。
豬潤熟度剛好,具口感之餘,亦保持嫩滑;豬粉腸腸皮軟腍,唯腸內粉粉的質感不太多。 還有豬心、豬肚和自製的豬肉丸。
豬心爽彈、豬肚軟滑、豬肉丸反而不算太出色!
各款用料也非常新鮮,能吃出非冰鮮的貨色。正因為新鮮,豬味相當濃郁,使得整個粥底也瀰漫著濃濃的豬味,在香港甚少會碰到這股濃味兒,我個人則較愛清鮮的魚粥底,不過相信愛吃豬雜的朋友會喜歡上這碗金牌及弟粥。 「和味」設有幾款小炒菜式,本欲試黑栢葉,但中午時已沽清,於是選來薑蔥魚腩。
薑蔥魚腩香氣不俗,薑與蔥的精髓得以發輝。魚腩厚身、魚肉肥美幼嫩,非常可口,只是薑蔥魚腩較預期濕潤,若能稍為乾身一點,相信會更加美味 侍應嬸嬸強烈推介田雞,於是我們選擇了果皮蒸煮的烹調方法。
侍應嬸嬸果然老實,田雞也如她所說非常新鮮,肉質充滿彈性,又透出細嫩的口感,雖然現在人工飼養田雞,已缺少了田雞獨有的味兒,不過果皮、蔥段的香氣清新怡人,填補了一份不能挽回的失落,令我們更專注享受田雞的鮮嫩,一瞬間便「消滅」了它! 臨走前,才發覺「和味」提供無限量的新鮮生菜,加在粥品內最適合不過,唯發現得太遲了,下次請早!
據廚師大叔告知,「和味」在佐敦現在的舖位已經營超過十年了,以前曾在另一處經營,因此熟客亦不少。食材是天天賣光,天天進貨,所以特別新鮮。
各人喜好的口味有所不同,但在「和味」能嚐到的一份鮮,相信就是不同味蕾也能分辨出來。
Other Info. :
「和味」備有套餐:
1. 粥 (指定十款粥內/細) + 炒麵 (細)+ 豆漿
2. 四寶粥 + 炒麵 (細)
3. 任何粥 + 炒麵 (細) + 豆漿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