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3-03
39 views
上兩週來的Temporary Job,相處下不失愉快,可惜始終也要離開。臨別在即,即使大家多在影印房裡吃午飯,仍略為「加料」餞行,麻煩了這位同事去金鐘送件時,到附近的KFC買了一些散餐回來,反正快餐出品,其實每一間也是差不多。近來也少為連鎖快餐出評,更遑論是老外的一條龍方程式出品。只是當看到人家分店越開越多,就知道其在市場裡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在會議室及實驗室研發出來的食物,和廚師的手藝扯不上太大關係,以前還會說是來自阿美利堅國那位肯德基上校的家鄉秘方炸雞,說穿了不外是以冷藏來貨、及量化生產來控製成本,集團只視為一盤生意而已。特別美味就絕對談不上了,平心下亦不致於難吃,視乎你的需要取向而定。偶然也會出點新玩意,完全符合城市一族的需要。也有一段時日沒吃過,先來的巴辣雞塊,外層倒帶點香脆,不過粉漿稍厚,配合少許辣粉調味,鮮味欠奉。也看過電視的廣告,知道有一味蜜味燒雞產品供應,但如果要問我全名的話,作為「撳錢」題目可要考起了。試過後確是不差,皮香肉嫩下還有少許Juicy,蜜味來說也惹人開胃,加上看某些部位也真是「烤」過,雖然仍然是雪雞,可是一項成功的開發品。炸雞是「招牌」貨,可惜並不代表好吃,
特別美味就絕對談不上了,平心下亦不致於難吃,視乎你的需要取向而定。偶然也會出點新玩意,完全符合城市一族的需要。 也有一段時日沒吃過,先來的巴辣雞塊,外層倒帶點香脆,不過粉漿稍厚,配合少許辣粉調味,鮮味欠奉。 也看過電視的廣告,知道有一味蜜味燒雞產品供應,但如果要問我全名的話,作為「撳錢」題目可要考起了。 試過後確是不差,皮香肉嫩下還有少許Juicy,蜜味來說也惹人開胃,加上看某些部位也真是「烤」過,雖然仍然是雪雞,可是一項成功的開發品。 炸雞是「招牌」貨,可惜並不代表好吃,所謂的不公開秘方,也離不開西式的主要調味料,姑其名為「西洋雞粉」。 分得雞胸一件,炸得實在也乾,沒甚保存到水份,撇除調味料之外,這雞肉味道也如同爉燭。 粟米薯蓉倒還可以,自己也是一個薯仔精,加了牛油之後的味道,也是甚為香滑。 中國人也要有點飯氣才能叫飽,相信在外國分店,也未必找到醬汁蘑菇飯,白飯底上淋上蘑菇汁,由於加了點黑椒的緣故,還算有點惹味。
最後那位Temporary Job也離開了,不過如果時間適合的話,他也許會回來幫手,而我下一次再臨KFC,又是甚麼時候?!
P.S. 有時經過深圳,也途經那裡的雞店,食物款式更多和更新奇之餘,據聞其炸雞也好味過香港,兩地價錢倒是相差無幾..........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