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0-19
30 浏览
得知灣仔龍門大酒樓將於 11 月結業, 身邊朋友紛紛說要去趁熱鬧, 近來事忙, 晚飯沒空去吃, 結果我就扮下孝順女, 帶了兩老來飲午茶。其實是老爸一早先行去了拿檯, 也要坐到上三樓, 因為不訂檯的話, 到了午市高峰便沒好位坐了。未行到門口已見一眾跟我一樣, 在門前留下「集體回憶」的人, 連馬路上電車上的乘客在不禁探出外看看這奇景。酒樓內一事一物, 都成為大家拍照的對象, 不可錯過的是二樓樓梯的木雕畫和第一代懷舊收銀機。據說部分物品店方會在結業後捐給博物館, 不過有原裝的當然要把握機會欣賞啦。十二時許來到, 已有不少人出了來拿點心, 後來更已是擠得水洩不通。安頓好兩老, 買了一壺香片之後, 我也加入戰團。眼前先出現一盤大包, 自是機不可失, 拿了一個, 因為遲些來都已賣光了。大包現在不是很多地方有得賣了, 皆因利錢不高也; 不過它可也不算便宜, 要 20 大元一個的大點價錢。大包果然是大, 直徑足有 5 吋, 包身又甜又鬆軟, 裡頭則有鹹蛋半隻 (有蛋白的!) 、雞肉、火腿和冬菇, 認真豐富 。另外拿了些釀節瓜、菜苗餃、蝦餃和鮮蝦粉果, 味道倒是一般過一般, 而且味精味重, 意思一下便算
未行到門口已見一眾跟我一樣, 在門前留下「集體回憶」的人, 連馬路上電車上的乘客在不禁探出外看看這奇景。酒樓內一事一物, 都成為大家拍照的對象, 不可錯過的是二樓樓梯的木雕畫和第一代懷舊收銀機。據說部分物品店方會在結業後捐給博物館, 不過有原裝的當然要把握機會欣賞啦。
十二時許來到, 已有不少人出了來拿點心, 後來更已是擠得水洩不通。安頓好兩老, 買了一壺香片之後, 我也加入戰團。眼前先出現一盤大包, 自是機不可失, 拿了一個, 因為遲些來都已賣光了。大包現在不是很多地方有得賣了, 皆因利錢不高也; 不過它可也不算便宜, 要 20 大元一個的大點價錢。大包果然是大, 直徑足有 5 吋, 包身又甜又鬆軟, 裡頭則有鹹蛋半隻 (有蛋白的!) 、雞肉、火腿和冬菇, 認真豐富 。另外拿了些釀節瓜、菜苗餃、蝦餃和鮮蝦粉果, 味道倒是一般過一般, 而且味精味重, 意思一下便算了。也要了一籠叉燒包 (小點 $13) 和雞包仔, 雖然不夠熱, 但包子也很厚身綿軟, 叉燒包餡甜而不膩, 也吃得過。
來到龍門, 我一心要吃的不是其他, 正是其馳名的炭燒叉燒。我們人不多, 少少地叫了一碗叉燒飯。
幾經辛苦終於找來老伙計落單, 因為人太多, 他們也是滿場飛的。老媽趁機跟伙計談了兩句, 伙計慨嘆說如今生意大不如前, 說如果平時都像現在這樣多人還有得做, 利潤不高, 老闆也不禁有點意興闌珊。這也真夠可惜的, 但誰叫香港如今是地產商主導, 勤懇地做生意遠不如炒樓好賺呢?
還是說回叉燒飯。可能是需求太大, 燒叉燒也不夠時間, 我們得到的叉燒是沒有期望中的燶邊的; 我有少少遺失望, 不過兩老要吃得健康反而喜歡。叉燒偏瘦, 肉質也有點乾, 沒什麼驚喜, 抱著到此一遊的心態吃就好。
老式酒樓, 不要對服務太多要求了, 不少茶客也是自助地拿水壺加水, 而我們也有好幾次當錯茶客做部長呢! 但大家似乎也樂在其中, 熱熱鬧鬧地開著龍門陣。
此情將不再, 酒樓將於 11 月 30 日光榮結業, 當晚店家將舉行「龍門夜宴」, 讓大家一起向這 60 年的老酒家告別。懷舊又好趁熱鬧又好, 也值得來一趟, 欣賞那份買少見少的舊香港情懷。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