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7-10
37 浏览
七月初(炎热)这天约了两位食友到中环的港土茶记吃lunch,结果变成六人大餐-其实也好,可以认识到新朋友之余也可以尝到更多款食物,我这贪心为食精完全大满足!当时正值lunchtime,餐厅多人得要在店外等位.幸好转枱速度快,所以站了几分钟就可坐下。店内的装修以港土风情为主题,有街市常见的大胶灯,墙上有漫画主题的壁画,中间就是半开放的厨房和水吧,整体给人充满活力,热烈地弹琴热烈地唱的感觉。餐牌比初开张时长了很多,各种食物都有,所以连研究也要花好一段时间.心大心细的我们先点了一大堆,吃完觉得不够再追加几种,最终还叫了甜品,哗哈哈哈哈! 去茶餐厅开饭,怎能不叫传统港式饮品?这里的泡沫奶茶好像并不获好评,就让我这奶茶精试试是否真的那么不行!我要了杯热泡沫鸳鸯($18),食友则要了冻泡沫奶茶等等.英文叫yin yang cino的鸳鸯样子很像latte,但上面的只是泡沫而非奶泡,底层的鸳鸯味道也极淡,质地很削,以鸳鸯来说可是极度难喝。越饮下去却觉得茶香越来越浓郁,饮超过一半后,更有假象以为自己在喝加了奶的红茶,而非鸳鸯!我也试饮了少许食友的冻泡沫奶茶,觉得泡沫和奶茶都口感丰厚,质感几有趣,不知怎
这天约了两位食友到中环的港土茶记吃lunch,结果变成六人大餐-其实也好,可以认识到新朋友之余也可以尝到更多款食物,我这贪心为食精完全大满足!
餐牌比初开张时长了很多,各种食物都有,所以连研究也要花好一段时间.心大心细的我们先点了一大堆,吃完觉得不够再追加几种,最终还叫了甜品,哗哈哈哈哈!
我也试饮了少许食友的冻泡沫奶茶,觉得泡沫和奶茶都口感丰厚,质感几有趣,不知怎的很有台式饮品的影子...但在调味方面,consistency好像未能够达到,一杯较浓一杯太淡,qc要好点才成.
有食友表示想试重温鸳鸯饭($58),也就来了一客。番茄鸡肉/白汁忌廉炒饭用公鸡碗盛载,卖相极具传统港土情怀。味道以红色的一方比较「抢」,充满番茄的鲜甜,比常常吃到的茄膏杰汁自然和出色。另一半的忌廉则不太够香,是因为比普通忌廉用料健康的关系?还有,炒饭底太湿润了,炒得也不够均匀,有些位置更是白雪雪好像没炒过一样。如果饭可以烤得更干身,粒粒爽口的就更佳。
肉蛋炸得通透不油腻,自制餐肉的味道和质感其实很像硬一点的普通免治猪肉,中间是刚刚好半熟的溏心蛋黄,蛋味的确非常浓郁,是整只炸蛋的亮点。伴随也有蕃茄香草酱来点,不过炸蛋本身的调味足够,也不用再添加甚么了。反观衬底的紫椰菜丝和脆米都新鲜好吃,如果吃得太多肉,来点椰菜丝也可减低肥腻感。
肉质几软滑,混入了少许洋葱碎等丰富口感,也有点在吃肉饼的感觉,但如果点些伴上的深色洋葱汁同吃,微微酸甜的酱汁会为之添一份上海菜风味,而这个汁用来送饭也一流.配菜有烤过的洋葱圈和小棠菜,中西合璧的配搭很有趣,也健康.
这碗面的亮点,反而是标榜是自家制作的车仔蛋面.很久未在香港吃过蛋味这样浓郁,质感又弹牙的面条!面条粗身,带意大利粉的影子,很有嚼头,正对我们胃口(大家都是吃日本拉面会要超硬面的铁齿,哈哈);而且就算是浸在汤内良久,也未见变淋变软.如果用这个面条来做冷面,味道和质感应该会不错!只可惜汤底和牛腩真的差了少许!
犀飞利叉烧的名字很有霸气,但其实指的是其烹煮方法Sous vide.老实说,叉烧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可以算是comfort food之首;而我最爱的,正正就是叉烧那种经过烧烤的微㶶味和略带香脆的外皮,和里面封住的肉汁;而且叉烧连少许肥肉风味更佳.不健康?对,但也无办法:这个就是我细细个开始爱吃的味道,印象之深刻另我没法去对另一种做法的叉烧表示欣赏.除非你能忘记这是片叉烧,抹去心中对这种食品的先入之见,或者你从来未吃过叉烧,否则如果用传统烧出来的叉烧来和这片慢煮叉烧比较,高下立见-虽然外表有点像,但肉质大不同,比较稔身,也没有那种㶶味和猪肉的酥味,总是差了点.
而菠萝饱就更令人失望:单是颜色已经令卖相大扣分,总是觉得这种饱是应该金黄色而非白雪雪的.饱身质感几好,但问题出在菠萝皮上,只是硬而不脆,不酥,不香,可能会比普通的菠萝饱健康点(没有用猪油?),但老实说,叫得菠萝饱的人,应该不会太计较肥不肥腻,而只是这个饱好不好吃的问题.和叉烧一样,菠萝饱在很多香港人心目中已经有了一定概念,现在这个健康版白雪雪菠萝饱,确实很难挑机成功,改变港人对猪油菠萝皮的狂热.而这个饱最令人失望的不是味道,而是其价钱-六十八元!-其实和一碗面价钱一样,但味道又不是真的好,超级贵,而且很不值.
六个人分一个饱其实不多,大家也好像意犹未尽,所以再叫了几款食物,一于有几多试几多,真的是人多(胃多)好办事!
哈哈.一啖吃下去时,最突出的反而是那块豆腐的味道,黄豆味极之浓郁,质感也滑,比虚有其名的音乐蛋好吃一千倍!这个三文治美味非常但又健康,绝对会是继多士之后,我再来时很有机会encore的食物!
吃完一轮咸食,大家转移目光往甜品进发!这里主打始终是其茶记食物,甜品少一点也无可厚非.最终我们严选三款来尝试:
姜汁炖蛋($38)卖相和别的没甚么分别,只是增添了浓浓的姜辣味,很够’哽’,最对我口味!炖蛋本身也非常浓郁和滑溜,是用了音乐蛋的原因吗(笑).上面的脆糖面也薄和脆,整体来说又是一款值得食的甜品!
之前在元朗的阿玉吃过碗滑而无味的豆腐花,非常令人失望;这次的冻豆腐花($28),则是刚好相反,质感不滑但豆味浓郁得很,香甜得就算不加任何糖和糖水都已经很香甜好吃!但质地真的偏实而不滑身,也太厚,而且很饱肚!可能我们把这个当主菜而非甜品地吃,感觉和味道都会比较合适...
吃了这么多,也从十二点坐到差不多三点,吃了不知多少食物和甜品.终于可以一尝最近热烘烘的茶记式餐厅,也只是百多元,绝对是抵食!
老实说,未试过还不会那么明白为甚么有那么多人给’喊’面cantopop-个人觉得,你不应该将对茶餐厅的image,期望等等直接套落这间开在中环,平均价钱为五十以上的’茶记’.这里吃的都是对传统食物的致敬重新演绎-可能是改变其材料,可能是令它更健康,也有的只取其名而不用其实.无论如何,这间’餐厅’,其实并非茶记咁简单,吃的都是天然的味道.不抱著这种心态来吃,可能会觉得很辛苦,或接受不了这里,觉得只是古灵精怪的在玩野.
是值得来,也会再来的-但下次不会点菠萝饱或叉烧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