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8-01
20 浏览
日前,在台湾美食家叶怡兰的面书上,看到她上载了一张在台北新开不久,在香港也有分店的拉面馆,她在质疑为何现今新开的拉面店,清一色以豚骨汤为主。。。日本店以酱油作主打,来到台湾竟然是鱼介加豚骨?教她失望万分。现今香港的拉面店生态,无须多说,豚骨汤势力依然坐大,其他的酱油,味噌,在拉面店的风潮下,只是少数民族。早前,侧闻尖沙咀金巴利道,又有新拉面点进驻,有别当今的主流,此面店以乌鸡汤挂头牌,我倒有兴趣见识一下。店名为乌骨鸡拉面 龙,舖位以前都是拉面店,来去匆匆,旧的不走,新的怎会来?饮食界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我的身体快得不知多少倍。 恰巧,收到该店的试食邀请,反正我一早想试,顺水推舟,便走过来金巴利道。晚上的面店外面,有数位食客正在排队入座,与同一条街,另一间拉面店分衡抗礼。拉面价钱由七十多元起,不太过份,除了拉面,亦有套餐供应,拉面配饭的组合。明太子配高菜饭,我喜欢这里的高菜,辣度虽轻微,但惹味,配以咸香的明太子,也是一对合得来的组合。拉面我选择了盐味汤底,餐牌上的注释,用上来自冲绳的品盐。此盐味拉面配料有叉烧,荀,紫菜,半熟玉子,葱等等。试一口汤,给我第一个感觉,乌鸡味道颇突出,但持久力不
现今香港的拉面店生态,无须多说,豚骨汤势力依然坐大,其他的酱油,味噌,在拉面店的风潮下,只是少数民族。
早前,侧闻尖沙咀金巴利道,又有新拉面点进驻,有别当今的主流,此面店以乌鸡汤挂头牌,我倒有兴趣见识一下。
恰巧,收到该店的试食邀请,反正我一早想试,顺水推舟,便走过来金巴利道。晚上的面店外面,有数位食客正在排队入座,与同一条街,另一间拉面店分衡抗礼。
明太子配高菜饭,我喜欢这里的高菜,辣度虽轻微,但惹味,配以咸香的明太子,也是一对合得来的组合。
叉烧呈薄片上,有如烟肉一样,难怪店员问我需不需要加叉烧。猪腩肉层次感分明,也吃得出应有的脂香,松化。
面条粗而扁身,入口弹牙。
最后,忍不住拿起桌上的蒜粒,压成蒜蓉与面同吃,又是另一番滋味,口味是个人,你想下几多,随你喜欢。
是晚坐在我旁边的中年男子,看见我不断拍照,问我是不是在网上写文的那些人,我点头回应,于是,便搭讪起来。
原来,他吃尽本港的大大小小拉面店,我问他:(你碗拉面水准如何?)
他说:(以这个价钱来说,绝对OK。)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