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73
59
等级4
2012-09-14 31 浏览
美人的偶像在微博里说过很喜欢这里的焗猪饭,到此一游是她的愿望,结果在择日不如撞日之下,突来的焗猪团就成行了。这家港式豉油餐厅门面跟所在地兰芳道一样的有点窄小,不是现今方便自动门的设计,客人要动手拉开有门环的大门,路过想一窥里面环境??这里绝不可行,餐厅基本是没窗户近乎密封,故此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餐厅里仍有点阴暗,微弱泛黄灯光从古典壁灯中透出,跟小时候吃过的旧式餐厅没两样,加上梁朝伟及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剧照,定更吸引不少爱怀旧的客人。卡位真的有点窄小,幸好我们的位置已较宽敞,桌面虽小也放置SALT N PEPPER、茄汁和喼汁这四款吃豉油西餐必备的调味品,就算食品不对味也有他们补救,当然还有铁板扒餐好朋友:湿纸巾及大纸餐巾各一,非常齐全。看到桌面那么"大",一次点三个餐就太挤迫了,聪明地先点需时较久的焗猪饭,稍后再点其他。白汤是一贯的忌廉汤,奶味重重又滑溜的,配以嘉顿圆餐包再抹上盒装牛油后总不会太难吃的。期待的焗猪饭不是原焗盅送上,已整齐地将炒饭及焗猪分开排列,红白分明的外型也蛮骨子,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喜欢原盅出现。份量不多的白饭以少量鸡蛋炒过,饭粒炒得松散不会黏成一团,以炒底来说这里炒
更多
古式铁环木门
5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美人的偶像在微博里说过很喜欢这里的焗猪饭,到此一游是她的愿望,结果在择日不如撞日之下,突来的焗猪团就成行了。

这家港式豉油餐厅门面跟所在地兰芳道一样的有点窄小,不是现今方便自动门的设计,客人要动手拉开有门环的大门,路过想一窥里面环境??这里绝不可行,餐厅基本是没窗户近乎密封,故此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餐厅里仍有点阴暗,微弱泛黄灯光从古典壁灯中透出,跟小时候吃过的旧式餐厅没两样,加上梁朝伟及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剧照,定更吸引不少爱怀旧的客人。
铁板扒好朋友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卡位真的有点窄小,幸好我们的位置已较宽敞,桌面虽小也放置SALT N PEPPER、茄汁和喼汁这四款吃豉油西餐必备的调味品,就算食品不对味也有他们补救,当然还有铁板扒餐好朋友:湿纸巾及大纸餐巾各一,非常齐全。
肚饿救星
5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看到桌面那么"大",一次点三个餐就太挤迫了,聪明地先点需时较久的焗猪饭,稍后再点其他。

白汤是一贯的忌廉汤,奶味重重又滑溜的,配以嘉顿圆餐包再抹上盒装牛油后总不会太难吃的。
名过其实
6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期待的焗猪饭不是原焗盅送上,已整齐地将炒饭及焗猪分开排列,红白分明的外型也蛮骨子,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喜欢原盅出现。份量不多的白饭以少量鸡蛋炒过,饭粒炒得松散不会黏成一团,以炒底来说这里炒得不算很油,一个人KO一盘也不会太油腻,有趣地饭量竟不及猪扒多,跟一般的焗猪饭比例刚好相反。

应有两片份量的猪扒已代为切开,全瘦猪扒没有太松软的食感,还有点咀嚼劲的肉质还算不俗,近乎原味的猪扒以蛋浆包裹后炸香,以猪扒来说也是合格的,只是惊喜欠奉,焗猪饭好吃很大要因是那蕃茄汁,只是这老店的茄汁调得较为淡味,基本是有色无味的蕃茄汁,不酸不甜的没有令人难忘的味道。

三人完成焗猪饭后再来个丰富的杂扒餐,侍应姨姨详细地解释杂扒餐有两款,全餐那款份量不及铁板杂扒多,隐约记得是多了一枚鸡翼,不过我们还有下场,最后选了份量较小的杂扒全餐一起分享。
是日之选
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今次选了另一款罗宋汤,满满红汤里有著不少已煮至软淋如椰菜、甘笋、洋葱的蔬菜,碗里还有不少牛肉碎,材料非常丰富。汤底煲得浓厚够味,酸甜有致的汤底相当好饮,起码多了不少蔬菜可吃,有水准的红汤。
由餐包变了方包
6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隔了半小时左右,圆餐包已改成普通烘多士,烘得还算金黄的薄多士热乎乎地抹上牛油后也不会难吃的。
法国大餐?!
7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全餐还包括一件炸鱼,以粉浆沾过炸香的鱼柳很有鱼味,一吃就知自己正在吃鱼,店方不是用便宜的鲶鱼柳烹制,没有那滑得不像真的鱼肉感觉,只是外层被芡汁浸软了,像英式炸鱼般沾茄汁会更香脆;白白的芡汁中加了一点熟蛋白,坊间较少见的芡汁配搭煮法,只是蛋白本身味道轻淡,没有为芡汁加添味道。
大而无当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杂扒就是猪扒、牛扒、牛舌及鸡肉肠,很有快餐颓饭的感觉,价钱当也跟颓饭有点距离。连骨猪扒没有焗猪那片的可嚼感,今次反而有点像被梳打粉处理过的软淋,不太好吃的;牛舌薄切煎香.牛舌臊香仍在,只是薄切就没有厚切般有质感,吃来还有点干干的,老店也不是用上咸牛脷来泡制,没咸味的牛舌我比较喜欢;两位HONHON也说牛扒质感有点怪怪,小试一件也觉得其组织真的不太像牛,那有点像汤渣肉稍软的纤维,却有猪肝的气味,忍不住问阿姐这是什么肉?她的答案说是牛,但我们觉得这件有可能是鸵鸟肉哩;至于那条鸡肉肠不用多评,就是一条急冻肉肠。几款肉食也不算得出色,加上快餐饭似的烧汁,决定点2个餐是明智的,而且也证实吃东西还是信自己口味好一点。

主菜水准一般,反而伴碟的灯泡车厘茄却爆汁超甜,粒粒杂菜应是新鲜蔬菜自家切成,因甘笋粒里有翠玉瓜在,雪藏货色怎有翠玉瓜呢? 大大条波浪薯条炸得不够香脆,沾上茄汁后都能清碟。
小时候的雪糕
9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饮品由两位HONHON享用,自己就孩子气一点吃雪糕,这球以怀旧金属雪糕杯盛载的香草雪糕送来时已是半溶,牛奶味浓郁还有点黏口的质感,相信是在超市里常见的本地品牌雪糕,加上一堆罐头菠萝,总算中和一下那浓浓奶臊味,口腔也没有那么黏答答,无可否认这杯雪糕真的很有童年回忆,儿时上餐厅吃的雪糕就是这样子的了。

这些有年资的餐厅总有一些有年资的侍应,服务也不能以现今水准去看待,了却心愿向下一站出发!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83 (午餐)
推介美食
古式铁环木门
铁板扒好朋友
是日之选
小时候的雪糕
  • 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