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5-03
562 浏览
连续两个星期都有长周末, 没有选择到外地旅游, 但也不想留在家里浪费晴朗天气, 于是连假期最后一天也要尽情利用, 到了马湾一游. 自从挪亚方舟和马湾公园启用之后, 人流比起之前大幅增加了不少, 而食肆的数量亦相应地提高, 游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原来想到面向沙滩的餐厅午饭, 但除了2/F的印度餐厅未试吃过之外, 地下所有店舖都光顾过了, 也没有特别那一间想重复, 是日两个人都不想吃咖哩, 于是便离开沙滩往码头方向进发. 没有做任何功课之下给我们发现了一间蛮有台湾感觉的家庭小店, 小炒, 饭面都有在卖, 而且入座率已经满了八成, 赶忙找位置坐下, 享受我们的假日午餐. 餐厅面积细小, 大概可座二十人, 宽敞是谈不上了; 但有诚意的店主在店的四周摆满了喜爱的小摆设, 使餐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感觉, 彷如置身于台湾的家庭小店一样, 假如说的是咖啡店, 当然没甚么特别, 但这里可是卖小菜, 炒粉面的半茶餐厅, 在香港算是罕有的另类型格小店.我们分别点了自己喜爱的炒米粉和碟头饭, 再想试试这里的镬气, 于是挑了一款小菜试吃; 等食期间店主和大厨原来在一张还空置著的餐台午饭, 但因有新客人进入,
自从挪亚方舟和马湾公园启用之后, 人流比起之前大幅增加了不少, 而食肆的数量亦相应地提高, 游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原来想到面向沙滩的餐厅午饭, 但除了2/F的印度餐厅未试吃过之外, 地下所有店舖都光顾过了, 也没有特别那一间想重复, 是日两个人都不想吃咖哩, 于是便离开沙滩往码头方向进发. 没有做任何功课之下给我们发现了一间蛮有台湾感觉的家庭小店, 小炒, 饭面都有在卖, 而且入座率已经满了八成, 赶忙找位置坐下, 享受我们的假日午餐. 餐厅面积细小, 大概可座二十人, 宽敞是谈不上了; 但有诚意的店主在店的四周摆满了喜爱的小摆设, 使餐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感觉, 彷如置身于台湾的家庭小店一样, 假如说的是咖啡店, 当然没甚么特别, 但这里可是卖小菜, 炒粉面的半茶餐厅, 在香港算是罕有的另类型格小店. 我们分别点了自己喜爱的炒米粉和碟头饭, 再想试试这里的镬气, 于是挑了一款小菜试吃; 等食期间店主和大厨原来在一张还空置著的餐台午饭, 但因有新客人进入, 于是便把位置让出, 两个人分别坐进了其他还有空位的餐台继续用膳, 我们有幸被大厨选上, 打了声招呼便坐下来继续吃饭, 虽然有一点唐突, 但感觉颇亲切, 喜欢这里的不做作. 先上是兔的至爱厦门炒米, 米粉炒得干身, 亦不会很油腻, 但在点菜时已经特别要求了要加酸, 可惜出来的味道还是不够理想, 幸好邻座台面放有蕃茄酱, 轻易把问题解决了. 之后是我至爱的凉瓜排骨饭, 凉瓜比坊间吃到的多一点甘苦, 是我喜欢的味道; 排骨肉质嫩滑, 味道稍稍偏咸了一点, 爱吃浓味的可能会喜欢; 豉椒茨汁很香很够味, 绝对是白米饭的最佳配搭. 姜汁芥兰炒肉片镬气还可以, 芥兰做得爽口, 灼和炒的时间都掌握得很好; 可惜姜汁味太弱, 未能满足两个爱姜人士的口味; 肉片味道同样稍咸, 或许是我们最近偏向淡口味的原因吧... 整顿饭食物的味道不算最好, 但环境的味道却是我们喜欢的. 食物质素固然重要, 但我同样会著重环境的因素, 好像上环某煲仔饭名店, 味道无疑是不错, 但午市时那过份挤迫的座位安排, 我实在是无法接受, 所以我吃了没有写, 也不打算再去...
至于这里, 我会给笑脸, 路经的话也会再来.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