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04
969 浏览
起初担心MC Kitchen 变成MIC Kitchen 后,老板、厨师或菜式会有改变,结果发现只是自己过虑,原来除了多了个「I」字外,其他一切也没变,只是当初MC (代表Modern Cuisine)的名字令某些人认为与姓麦的叔叔有点关系,所以易名,而新加的「I」字就代表International。今次是我第二次来,所以选了九道菜的tasting menu 来试试。由于友人迟到,我坐著等了一段时间后,女助理经理Fion 便问我饿不饿,主动叫厨房先给我上面包,她真细心体贴呢!今次的面包与上次不同,但我觉得不及上次的松软,略嫌干了点,不过餐厅的「八珍甜醋」泡沫仍然似有魔法般,为吃的过程和面包增加趣味和味道。餐厅没有采用意大利黑醋,反而用中式的醋,而且以泡沫的方式提供,一开始已展现了餐厅喜用中式食材和份子料理烹调技巧的特色。首道菜是一只连壳的生蚝,上面一半是绿色的碎冰,另一半是淡橙色像三文鱼籽的珠珠,单看颜色、卖相已觉吸引,厨师以粗盐把蚝稳住放在深灰色的石板上,更显出其矜贵。我先吃了点绿色碎冰,原来是石榴味的,而那些珠珠里面则是非常清和微辣的冬荫公汤,我想厨师是想以石榴和冬荫公的味道,代替
首道菜是一只连壳的生蚝,上面一半是绿色的碎冰,另一半是淡橙色像三文鱼籽的珠珠,单看颜色、卖相已觉吸引,厨师以粗盐把蚝稳住放在深灰色的石板上,更显出其矜贵。我先吃了点绿色碎冰,原来是石榴味的,而那些珠珠里面则是非常清和微辣的冬荫公汤,我想厨师是想以石榴和冬荫公的味道,代替平时吃生蚝会下的柠檬汁酸味和Tobasco 辣味,不过以碎冰和珠珠的形式呈现,除了卖相,对食客而言绝对是味蕾和口感上的一番新尝试。我把蚝壳内所有东西放进口中,那种美味和满足真是不得之了!蚝身很圆滑,略带creamy,石榴和冬荫公的味道可能加强了蚝的鲜味,我的口腔内充满了又浓又鲜的蚝味,良久没有消散,此之谓齿颊留香的美味吧!没想过这只细小的蚝会有如此威力。作为晩餐的序幕,这道菜表现得十分称职。Fion 说这是澳洲Coffin Bay 的蚝,厨师就是喜爱它不大只,客人可一口把它吃完。
「腊味饭」是第三道菜,上菜时只见到一个大概只容得下一个鸡包仔的煲,相当可爱。打开盖子后就看见了一球「腊味饭」,份量如一个乒乓球。所谓腊味,其实是指鹅肝慕丝,还有几粒腊鸭肉碎提味,至于饭就是一粒粒白色脆口的窝巴。我觉得这道菜的设计颇有心思,但以味道而言,鹅肝味略淡而且不突出,算是整个晚餐最为逊色的一道菜。
吃过五道菜后,到了清味蕾的「MIC Soda」,即菠萝汁太雕酒泡沫。虽然我已经尝过,没有了惊喜,但这个梳打酸酸甜甜又有酒香,我仍然觉得很滋味,三几妙就把它喝完了。
最后一道菜是甜品,跟上次一样是椰汁黑糯米棉花糖配芒果雪糕及椰汁珠珠,只要是味道好,即使吃过没有了惊喜,我仍然十分享受。由于今餐是为我的友人庆祝生日,厨师特别把我友人那碟甜品的黑糯米棉花糖弄成三层高的蛋糕状,真是可爱极了,很感谢厨师的心思和心意。
我的友人第一次来,吃了五道菜的tasting menu。他的反应和我第一次来时一样,每吃一道菜都对意想不到的味道和烹调手法感到惊喜、赞叹,说这餐厅很值得向朋友推介。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今次没有吃得「哗」声四起,但对食物的质素、味道和配搭,还有厨思的心思和巧手,还是感到十分满足和满意的。
这一餐吃得开心惬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亲切友善的Fion 招呼我们,令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她对食材十分熟悉,只听她介绍菜色已感到津津有味,她今次还介绍了德国酒庄特别为厨魔酿制、每造只有666支的Riesling 白酒,食客有机会一定要试试。MIC Kitchen 的两个tasting menu 我已尝过,或许是时候去光顾Bo Innovation 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