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3-26
21 浏览
不得不用这「古早上海味」来形容美华的粢饭和咸豆浆;因为,这和小时候吃的味道,实在太像。美华的粢饭和咸豆浆只于上午11时前供应,上次中午去遇不上,心有不甘,今天特地早个半钟出门,就为了土瓜湾美华的粢饭和咸浆 (各$9)不幸遇上塞车,又要赶返工的太公,未能堂食,只能外卖了事,也因而有幸站在门口欣赏师傅的手势?「人不可以貌相」?不,不可以完全凭相貌决定一切,但总能从相貌看出一二;师傅一看,就是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型仔」模样 – 当然现在是「型佬」;型仔佬?型佬可以包出一手好粢饭?的确,粢饭握的力度刚好,够实净之余也没有太硬实。加上用的糯米饭软硬适中、肉松和炸菜够酥脆,只是油条稍硬了点,不过整体感觉已很好。最好还是因为新鲜即叫即制;坊间很多粢饭都是已整定,放蒸笼蒸著保温,馅料的肉松和油条都变淋,糯米饭都变得过份湿软,完全不能入口。这里,以上的一切错误都没有犯到,是老上海早餐店的味道,能再在香港遇上,真感动 – 我以为只有在台湾才找到呢!咸豆浆,一放进嘴里就吃出是那小时候的味道。虽然经过了半小时的车程,拿回公司时,都已变得没那滚烫;但结成了一块一块的豆腐,用上了上海炸菜粒、虾皮和蔴油,却吃不出一点
美华的粢饭和咸豆浆只于上午11时前供应,上次中午去遇不上,心有不甘,今天特地早个半钟出门,就为了土瓜湾美华的粢饭和咸浆 (各$9)
不幸遇上塞车,又要赶返工的太公,未能堂食,只能外卖了事,也因而有幸站在门口欣赏师傅的手势?
「人不可以貌相」?不,不可以完全凭相貌决定一切,但总能从相貌看出一二;师傅一看,就是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型仔」模样 – 当然现在是「型佬」;型仔佬?型佬可以包出一手好粢饭?的确,粢饭握的力度刚好,够实净之余也没有太硬实。加上用的糯米饭软硬适中、肉松和炸菜够酥脆,只是油条稍硬了点,不过整体感觉已很好。
最好还是因为新鲜即叫即制;坊间很多粢饭都是已整定,放蒸笼蒸著保温,馅料的肉松和油条都变淋,糯米饭都变得过份湿软,完全不能入口。这里,以上的一切错误都没有犯到,是老上海早餐店的味道,能再在香港遇上,真感动 – 我以为只有在台湾才找到呢!
咸豆浆,一放进嘴里就吃出是那小时候的味道。虽然经过了半小时的车程,拿回公司时,都已变得没那滚烫;但结成了一块一块的豆腐,用上了上海炸菜粒、虾皮和蔴油,却吃不出一点的醋味 (一般要加醋使豆酱凝成「块状豆腐」 – 是材料的问题吗?老是在家中做不出这味道来,铜锣湾的几家也做不出,要在这种老上海店,用老上海材料和作法,才做得出 – 实在是太感动了!
可惜实在太不就脚,没本事经常光顾 – 但为了这令人怀念的味道,偶尔来一下,也值得!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