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4-16
184 浏览
近年台式饺子店开到成行成市,虽然未至多到行几步就有一间,不过上饺子馆的方便程度,其实比起往便利店亦不遑多让。晚上老公话口淡淡,唔想吃饭,既然这样,不如就去「四海游龙」吃锅贴水饺当晚饭吧。据说「四海游龙」于1993 年在台湾成立,全球有接近二百间加盟分店,并于 2008 年正式登陆香港,现时在港有超过 10 间分店,主营台湾原味锅贴和水饺。至于这间北角分店,店面以柔和的纯白为主色,用餐大堂布置得光猛时尚,虽然店舖末端配上个半开放式的厨房,幸好油烟味不重,故亦不失为一个逛街小憩的好地方。这晚老公点了 招牌锅贴 5 只 + 韮菜水饺 5 只 + 贡丸汤 ($28)这里的招牌锅贴包成长条形状,以椰菜和猪肉作馅料,锅贴底层煎得相当出色,虽然咬落有点微焦的,但吃来酥香可口,而且肉馅咸度适中,入口毫不油腻,肉汁鲜美,可称得上皮薄馅多,加上底皮酥脆、上面滑嫩,颇为特别。至于韮菜水饺,由于并非煎的关系,入口当然唔够锅贴惹味,而且内里韮菜份量虽然也算饱满,可惜吃来稍嫌欠缺了韮菜那份独有的香气,加上饺皮略厚,味道只可算是谨谨合格。另外一份三粒的贡丸汤,内里贡丸据称是以新鲜猪肉打成的,咬落口感唔错,配
近年台式饺子店开到成行成市,虽然未至多到行几步就有一间,不过上饺子馆的方便程度,其实比起往便利店亦不遑多让。晚上老公话口淡淡,唔想吃饭,既然这样,不如就去「四海游龙」吃锅贴水饺当晚饭吧。 据说「四海游龙」于1993 年在台湾成立,全球有接近二百间加盟分店,并于 2008 年正式登陆香港,现时在港有超过 10 间分店,主营台湾原味锅贴和水饺。至于这间北角分店,店面以柔和的纯白为主色,用餐大堂布置得光猛时尚,虽然店舖末端配上个半开放式的厨房,幸好油烟味不重,故亦不失为一个逛街小憩的好地方。 这晚老公点了 招牌锅贴 5 只 + 韮菜水饺 5 只 + 贡丸汤 ($28)
这里的招牌锅贴包成长条形状,以椰菜和猪肉作馅料,锅贴底层煎得相当出色,虽然咬落有点微焦的,但吃来酥香可口,而且肉馅咸度适中,入口毫不油腻,肉汁鲜美,可称得上皮薄馅多,加上底皮酥脆、上面滑嫩,颇为特别。至于韮菜水饺,由于并非煎的关系,入口当然唔够锅贴惹味,而且内里韮菜份量虽然也算饱满,可惜吃来稍嫌欠缺了韮菜那份独有的香气,加上饺皮略厚,味道只可算是谨谨合格。另外一份三粒的贡丸汤,内里贡丸据称是以新鲜猪肉打成的,咬落口感唔错,配上清淡的汤底,入口虽然唔够鲜甜,但饮落却尝到微微的芫茜清香,吃完锅贴后喝一口,也十分舒畅。 蚵仔煎是闽南小吃的招牌菜,不过后来由台湾士林夜市把它发扬光大,所以蚵仔煎亦被冠上士林称号。至于这里的士林蚵仔煎 ($18),骤眼看来煎得金黄酥脆,不过睇真啲个卖相,却有点杂乱蓬松、酱汁过多的感觉。馅料方面,蚵仔份量偏少,入口绝对称不上肥美,加上面层的酱汁,甜味甚重,而内层口感亦过份糯软,整体味道不算出色,唯一可取的是食落不算太油腻,不过如果想吃令人怀念的蚵仔煎,我看还是往台湾走一趟吧。 在面类套餐方面,拣了份牛肉面 + 豆浆 ($32),这里的牛肉面,送上来时第一个感觉是蛮大碗啊,份量看起来满满的。先喝一口汤头,入口颇为甘甜,香料和牛骨味甚重,唯一缺点是有些油腻。至于面条的质地,虽然唔算好滑,但食落都几爽口,软硬度也很适中。内里的牛肉,焖得都几软熟入味,质感还有点松软弹牙,配上极为浓郁的汤底,还算不错。不过那杯豆浆就不敢恭维了,喝下去味道超淡,微弱的豆味令食味变得甚为暧昧,水准亳不突出,喝了几口便推回给老公了。 听说基隆的庙口有很多美味的小吃,包括肉羹、虾仁羹、排骨汤、鲁肉饭、鱿鱼羹、卤大肠、面线羹、天妇罗、蚵仔煎、日式料理、鸡卷、豆签羹等等,种类之齐全,可谓全台之冠。至于这里的庙口卤大肠 ($10) 份量极细,当然喇,只是十块钱一碟,唔通想食人只车咩。不过又唔好小看这碟卤大肠,虽然望落去颜色较深,但入口味道不会死咸,反而带有一股卤水香气。口感方面,大肠吃来甚为嫩口,不会韧得似橡皮筋那般难咬,也不会烂得完全没有嚼劲、而且还有点点弹性,味道非常之棒。 听讲台南刘家肉粽的「菜粽」颇有名气,粽子以月桃叶的叶子来包裹,口感非常扎实,不过我和老公两个大乡里从未吃过菜粽,所以也点了这款台南菜粽 ($14) 试试。其实所谓菜粽,内里饀料并非放了甚么什锦蔬菜,原来只得一种料,就是花生。至于这里的菜粽,个子不大,面头洒上花生粉,内里花生粒唔算多,而且亦煮的唔够软烂,不过糯米粽身黏黏的,入口烟烟韧韧,点上酱油同吃,口感都几特别。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