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9-13
37 浏览
从新闻中知道以担担面起家的咏藜园开了一间新的分号,也立即就和女友来试,据闻是请来两名国宝级厨师来坐阵,一位是擅长做主理精致的宫廷菜,另外一位则擅做面条,两位要吃宫廷菜,真的是谈何容易,所以今天的目标是面条,听说一天只做一百碗,还要之前预订,幸好我做足了功课,否则一定失望而回。坐下也是指定动作,先看看餐牌,乍看来大都是沪菜,也当是吃一餐沪菜吧,我和女友最后除了预定的两碗金丝面外,还点了一客五只的锅贴、古法盘烧茄子及外婆红烧肉,另外也点了一碗白饭,用来与红烧肉一起吃就最好不过了。过了一会,是锅贴先来,五只小小的,以十八元一客来说,绝对合理,可是吃起来没有肉汁,肉馅虽然是挤压得太实,但吃起来的肉质是松散而无咬口,皮的厚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有热腾腾的感觉,唯一抵赞的是皮的其中一边尚算是脆口,加上点下的醋也不是靓货,吃起来完全不香。接下来的是古法盘烧茄子,被盘烧的茄子的边位吃起来有点脆,茄子吸饱了油,吃起来软腍细嫩,着实不错,美中不足的是那跟来的红烧汁,吃起来有浆糊感,相信是在酱油的基础上下了茨汁的结果吧,一向也不是太恭维太多茨汁的酱汁,尤其是在外吃饭,厨房炉头的威力足,总希望是以猛火煮汁至收水
从新闻中知道以担担面起家的咏藜园开了一间新的分号,也立即就和女友来试,据闻是请来两名国宝级厨师来坐阵,一位是擅长做主理精致的宫廷菜,另外一位则擅做面条,两位要吃宫廷菜,真的是谈何容易,所以今天的目标是面条,听说一天只做一百碗,还要之前预订,幸好我做足了功课,否则一定失望而回。
坐下也是指定动作,先看看餐牌,乍看来大都是沪菜,也当是吃一餐沪菜吧,我和女友最后除了预定的两碗金丝面外,还点了一客五只的锅贴、古法盘烧茄子及外婆红烧肉,另外也点了一碗白饭,用来与红烧肉一起吃就最好不过了。
过了一会,是锅贴先来,五只小小的,以十八元一客来说,绝对合理,可是吃起来没有肉汁,肉馅虽然是挤压得太实,但吃起来的肉质是松散而无咬口,皮的厚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有热腾腾的感觉,唯一抵赞的是皮的其中一边尚算是脆口,加上点下的醋也不是靓货,吃起来完全不香。
接下来的是古法盘烧茄子,被盘烧的茄子的边位吃起来有点脆,茄子吸饱了油,吃起来软腍细嫩,着实不错,美中不足的是那跟来的红烧汁,吃起来有浆糊感,相信是在酱油的基础上下了茨汁的结果吧,一向也不是太恭维太多茨汁的酱汁,尤其是在外吃饭,厨房炉头的威力足,总希望是以猛火煮汁至收水,也可迫酱汁的味道进食材内,今天的茄子,未有做到这点。
外婆红烧肉以瓦煲上,一揭开盖,其实也即是东坡肉而已,以筷子夹开一看,从其横切面看来,也勉强的可说是有五层肥瘦相间的,吃起来肥肉的部份真的是炆煮得很软腍,吃起来全是融化的猪油,丰腴美味,伴上汁来下饭,又猪油,又有酱汁,吃起来绝对美味,可惜以上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因为其酱汁犯上刚才茄子同样的毛病,也是很浆,加上瘦肉部分太嚡,这块红烧肉,普普通通吧了。
之后轮到师傅出场了,推出一架工作台的车仔,以一把普通不过的菜刀切一块预先压成数层的超薄面皮,听师傅说,他是从四川来的,而做此面条的面粉只是普通面粉来的,就是要搓上6小时,而过程中还要确保滴水不沾,切出来的面条幼细得可以穿针,更可同时将几十条穿入同一针孔内,真夸张,功夫见识过,亦真是令人目瞪口呆,但吃起来又如何呢?
不久后,面煮了出来有得吃了,只是一碗净面来的,没有任何的配料,只有一颗不能吃的植物,咬了一口是苦涩的,而其汤,听店员说是用上火腿及老鸡煲了十多小时而成的,究竟有多好喝呢?一看起来,很自然的拿它与云阳阁的大刀金丝面来作比较,吃起来的面条真的是很幼,幼得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口感,因为相比起来,人类的舌头实在是太大了,只能感受到一束很幼滑很幼细的线条在舌头滑过,吃起来吃不出有面粉味,好味吗?答不出,因为吃不到有口感,也算是一种经验吧,至于那汤,可能那侍应真的是吹得太大了,喝起来只是沟得蛮稀的史云生清鸡汤,跟云阳阁的火腿浓汤真的是没法比,而这碗面,只是小小的数口,盛惠一百二十四元,坦白说从吃的价值来说,是完全不值的,但只是以观赏角度,及其额外的收益会用作捐款来看,也是可以试试的,一顿饭,可以吃,又同时大饱眼福,都算是是划算吧!
吃是吃过了,眼福是饱了,但肚子似乎未饱,一于去沟货去。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