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2
等级2
8
2
2013-01-20 264 浏览
我们一家一向都对上海菜有一定兴趣, 某晚观看大台「街坊厨神食四方」时因为金刚小宜介绍而认识「外滩」, 可惜翻查地图后发现「外滩」的确是「外滩」,与九龙城一带美食密集的街道如城南角道,福佬村道均有一段距离,平日很少经过该区, 故一直都未有机会到临尝味。 但今次家人刚巧驾车到九龙城买面, 就能顺风到「外滩」一尝街坊美食。到达「外滩」时只是约六时半,还未到七八时的晚饭高峰时段,但门外已有总十人在等候。 究竟只是传媒效应,还是真品质增加人气呢?「外滩」等位不是拿飞, 而是在门口排队的。门外有巨型菜牌供客人观看。 当排到差不多队头时, 职员就会趟门伸头出来问你人数。 虽然铺面只有百余呎,座位亦只有十余个,但即使你人未到齐, 职员都会先安排你到店内就座。这无碍比那些铺面万余呎,但都要求客人半数甚至全数到齐都能入座的食店贴心, 毕竟朋友十余人在店外你眼望我眼, 或全家有老有幼站住等候都不太好吧。店面细亦有店面细的好处, 容易管理, 上菜速度快。 第一道点的小笼包, 在点菜后三分钟就已热辣辣送到, 速度虽不敌极速名店「鼎泰丰」, 但已击败老店如「咏黎园」, 甚至「翡翠拉面小笼包」,「王家沙」等连锁店。
更多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我们一家一向都对上海菜有一定兴趣, 某晚观看大台「街坊厨神食四方」时因为金刚小宜介绍而认识「外滩」, 可惜翻查地图后发现「外滩」的确是「外滩」,与九龙城一带美食密集的街道如城南角道,福佬村道均有一段距离,平日很少经过该区, 故一直都未有机会到临尝味。 但今次家人刚巧驾车到九龙城买面, 就能顺风到「外滩」一尝街坊美食。
6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到达「外滩」时只是约六时半,还未到七八时的晚饭高峰时段,但门外已有总十人在等候。 究竟只是传媒效应,还是真品质增加人气呢?
4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外滩」等位不是拿飞, 而是在门口排队的。门外有巨型菜牌供客人观看。 当排到差不多队头时, 职员就会趟门伸头出来问你人数。 虽然铺面只有百余呎,座位亦只有十余个,但即使你人未到齐, 职员都会先安排你到店内就座。这无碍比那些铺面万余呎,但都要求客人半数甚至全数到齐都能入座的食店贴心, 毕竟朋友十余人在店外你眼望我眼, 或全家有老有幼站住等候都不太好吧。

店面细亦有店面细的好处, 容易管理, 上菜速度快。 第一道点的小笼包, 在点菜后三分钟就已热辣辣送到, 速度虽不敌极速名店「鼎泰丰」, 但已击败老店如「咏黎园」, 甚至「翡翠拉面小笼包」,「王家沙」等连锁店。

小笼包可谓各沪菜馆的比拼标准。 皮厚度。 包顶折数,肉汁多少, 猪肉的肥瘦比例, 都是决定小笼包质素的因素。 而「外滩」就把各方面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除了肉汁鲜甜,份量适中,猪肉肥瘦适中,顶折足够等因竞争,而令市面大部份食店都已有一定水准的范畴外, 「外滩」的小笼包更把皮厚度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外滩」小笼包的皮非常薄, 甚至比「鼎泰丰」的更薄 。

特别的是, 一般店铺即使再能控制蒸小笼包的时间, 亦难免因小笼包底部较多受热,引至较多水份流收,而造成包底的皮较硬的现象。 但「外滩」却能在蒸小笼包的同时, 保持包底的水份, 令小笼包不论是包底或是包身,都能保持皮本身的水份和滑漏口感, 令「外滩」的小笼包远胜其他对手。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担担面亦颇有水准, 面身粗幼适中, 弹牙, 而担担面的灵魂-汤亦非常足味,炸菜,肉碎,葱,干葱等配料齐全,虽汤底辣度与正宗四川担担面有一定距离, 但这相信是为了令此菜更大众化, 亦无独有偶地适合正在介口的我。

总括而言, 「外滩」的确是街坊美食之一。 其中小笼包更是晒冷之作, 虽然皮薄与口感之间的平衡视乎个人喜好, 但「外滩」小笼包的造功鬼斧神功的确值得一试。但由于其位置比较遥远偏僻,而其他菜式比较一般,所以推介大家去开那区时,可以到「外滩」一试, 但如果要特意去觅食的话, 还是建议去附近九龙城中心附近各街。

公共交通: 基本上只有巴士可到达此处
在店门口落:3B, 5C,11B,11K,12A,21,61X, 85A, 85c, 85s, 85x, 106, 106P (明伦街站)

泊车: 翔龙湾商场停车场
九龙城码头巴士总店附近咪表小贴士:
1 「外滩」位于中电大楼对面, 相约朋友到此/ 问路可以此作地标。
3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