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5-02
9 浏览
很少短期内有三篇博文都写同类食店的, 但是香港的日式拉面市场就是如此白热化, 刚刚才到访过两家新的店子 - 周月 和 拉面来, 转个头又有另一家新的拉面店开业, 还要是一家甚有来头的「明星」拉面店。是日为该店正式开幕的首天, 门前的景象只可以用花海来形容。再看看花牌上的名字, 王菲、李亚鹏、张玉珊、那英 等, 连日本红星阿部宽也有, 看来这家店子和艺能界的关系实在不言而喻。没错, 这家店子正是由日本艺人开设, 他的名字叫 デビット 伊东 (大卫伊东, David Itoh) , 是当地的多栖明星, 以拍日剧为主, 现时仍于日剧亮相的 David 曾于一风堂学艺, 并于 2000 年开始转型为企业家, 开设其首家店子。现时于日本已有七家分店, 去年 (2011) 冲出日本, 于澳门财神酒店开设分店, 到了今年 4 月 8 日正式登陆香港, 不知有心抑或无意, 其店舖位置正好是豚王铜锣湾登龙街分店对面, 以他人的角度来看, 目标甚为明确, 是信心的表现。该店以豚骨汤面作主打, 选择则是近年变成最基本的三款 - 黑、白、红 (赤)。由于同行朋友不嗜辣, 因此便各自点选了黑和白两款拉面来品尝:
该店以豚骨汤面作主打, 选择则是近年变成最基本的三款 - 黑、白、红 (赤)。由于同行朋友不嗜辣, 因此便各自点选了黑和白两款拉面来品尝: 原味猪骨汤拉面 (白) 一向是首次到访的选择, 特制的碗上围绕著的是该店以龙为图案的招牌, 非常抢眼, 拉面的卖相亦甚为吸引, 尤其是中央的叉烧和那个半熟蛋。 叉烧卖相吸引 (除了要挑剔的话, 便是不够完整), 肥瘦均匀, 色泽较为深色, 且有明显烧过的痕迹, 味道亦如卖相般, 非常香口, 是刚刚烧起的, 质感亦够松化, 是具惊喜的的一件优质日式拉面叉烧。 半熟蛋表现不俗, 蛋味甚丰, 呈半溏心状态, 但效果不及拉面来的那颗味付玉子。可是, 以性价比来说, 这里却赢了一仗, 因为相同价钱 ($78) 的「白」拉面, 这里已包括半颗, 那边却要另加 $15 才有一颗。 汤的面层有一粒粒的豚脂肪, 令「柠茶」想起于日本到访过的名店无敌家 (不是香港那家), 当然这里的份量较少, 虽能提升某程度上的味觉, 但从相片中也看得出汤较为稀, 质感较为薄身, 味道也相对地较淡, 喝惯了豚王和一风堂的, 便会觉得这里的过淡了。 从于日前试业期间到访过的食友口中得知, 这里的面条相对煮得久而变得过软, 建议选择「硬」的面条, 从相片所看到, 就算选了「硬」(这里不设「超硬」的选择), 面条来到时已变得颇软, 以其他店子的标准来说, 这里的「硬」其实等于其他店子的「软」也不过份。
面条没有碱水味的确是优点, 但这里的面条亦没有其他味道可言, 除了没有碱水味, 就是没有味道; 加上面条被煮得过久, 面条原有的味道已流失, 配上较淡的汤, 效果可想而知, 是近期的新店中较为逊色的一个汤和面的组合, 实在有颇大的进步空间。 浓味猪骨汤拉面 (黑) - 同台的朋友点选了这个, 分别是在「白」拉面上加了一层浓味香油, 厨师刻意将香油放在一边, 令顾客可先品尝豚骨汤的原味, 其后才混入香油品尝再浓一些的味道, 代价只需多付 $5。 跟其他店子的黑色蒜油不同, 这里的香油呈浅啡色, 没有一粒粒的黑蒜, 这层浓味油的份量不少, 提升了原本略淡的豚骨汤味道, 同时却增添不少油腻感。 当然, 这碗拉面的面条亦逃不了过软的命运, 是一大败北。
除了拉面令人有些失望外, 服务方面也有颇大的进步空间, 正式开业当日较为紧张在所难免, 但毕竟也试业了好几天, 所有店员仍然过于紧张, 在场的食客很容易便被这股紧张的气氛影响而感受到压力, 跟豚王和一风堂开业时比较, 是天渊之别; 另外, 虽然店员也是详细地介绍每个产品, 但还未待顾客消化所有内容, 便心急得好像要顾客们即时落单般, 给与顾客们一定的压迫感, 感觉仿如置身茶餐厅 (这个情况出现了两次, 由于同台朋友不是同一时间来到, 当时店内并未满座, 其中一位店员还正在递餐牌给那位朋友, 另一位店员已立即走过来要求落单, 真的要这样赶时间吗?) 坦白说, 假日来到还要吃得这样紧张, 的确不好受。
以舞心的来头来说, 实在对其有一定的期望, 却换来一些失望。虽然有部份食友吃过后大赞, 并随即把其列入三甲的位置, 「柠茶」绝对不会质疑, 始终个人口味有别。可是, 「柠茶」所担心的是其产品的稳定性, 至少从官方网页和一些食友所拍到的相片和评语所得, 产品无论在卖相和味道均有一定的分别, 看来舞心还要好一段时间先打好根基, 才能与对面的豚王争一日之长短。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