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4-29
5038 浏览
有日心血来潮, 假日早起便打算与家人一同出出行玩玩登高饮茶。因家处位置以及习性因素, 首选当然是上大帽山川龙吧!在相约上山之后才知道原来亲爱的友人只是常听人说上山饮茶, 真是来到饮茶的却是第一次。所以我家上下, 不论大小的都向他不停讲解这里知道的一切。确实, 这里的而且确有很多我家的回忆。还记得小时候与父亲来吃, 每个星期日例必给他拍醒, 驱车上山吃一顿, 然后便驾车四处郊游, 好不逍遥。然而我们初来的时候(应该有二十年前吧)帮衬的却是川龙村口的那家彩龙, 后来端记冒起, 座位与食物质数都相较好些。所以不知从何时开始, 我们的活动就改到了端记。不论哪家, 酒楼操作都是以半自助形式, 茶具茶盅都是在屋内, 茶叶多少全由自己控制。点心食品也要自己进屋内拿。点心按时间不同会有不同供应, 有时某些点心制作需时间而且甚为抢手的话, 可能一出笼就告售罄, 再等下一轮恐怕也需个多小时。而我们第一轮去拿到的分别是: 腊肠卷, 牛栢叶, 豉汁排骨, 炸豆腐, 炸芋角拼春卷。腊肠卷我没有吃, 未及下手已给小朋友一扫而空。牛栢叶是酒楼老样子的爽口, 每页薄薄一片的爽脆, 口中有嚼劲, 只是觉得蒸来的蒜豉汁咸
不论哪家, 酒楼操作都是以半自助形式, 茶具茶盅都是在屋内, 茶叶多少全由自己控制。点心食品也要自己进屋内拿。 点心按时间不同会有不同供应, 有时某些点心制作需时间而且甚为抢手的话, 可能一出笼就告售罄, 再等下一轮恐怕也需个多小时。而我们第一轮去拿到的分别是: 腊肠卷, 牛栢叶, 豉汁排骨, 炸豆腐, 炸芋角拼春卷。腊肠卷我没有吃, 未及下手已给小朋友一扫而空。牛栢叶是 酒楼老样子的爽口, 每页薄薄一片的爽脆, 口中有嚼劲, 只是觉得蒸来的蒜豉汁咸鲜有点过, 可能用上部分“呛喉作料”。
排骨也有同样情况, 肉质感觉有轻微松肉, 不过味道不被松肉粉盖过, 感觉还好。炸豆腐虽冻了一点, 但也是小朋友的爱吃, 而且内里质感嫩滑, 味道不牵强。另外, 屋内的炸物是可双并的, 可有咸水角, 春卷, 芋角, 炸云吞等选择。整体炸物都算酥脆, 味道可以。 要说我很久没来, 最期待的必定肠粉。肠粉并不在屋内蒸笼点心位置, 是另处于蒸格厨房那边, 需与店员点上铺馅, 然后在外等他们即叫即包。还记得以前要等一碟肠粉少说也要十五分钟, 一条长龙排著, 由进店到离开依然不绝。有时人龙更排到出外面马路之中, 不过相信此情不再!
今次来端记, 排肠粉的人龙已汲有了, 但情意结还是拿一碟叉烧肠来吃吃。一吃之下, 心下顿时明白, 肠粉皮虽不嚡不老, 但是却如棉袄般厚, 咬到中间更有点削的感觉。馅中的叉烧偏瘦, 质感嚡口。对比一般酒楼的水平, 这个不能好多少, 更不能与以前皮薄晶莹, 滑不溜嘴的水准可同日而语。 反而老火粥就甚欣赏, 一碗金银蛋瘦肉粥, 味道十足。咸蛋微香点缀于粥底之中, 增加味觉享受; 皮蛋碱性味道, 提升质感之余, 梅中也带甜; 瘦肉连骨, 带鲜香, 与咸蛋配合, 效果也好。然而粥底黏中有绵, 因长时间放在屋内等候有兴趣人士来吃, 所以口感略稠, 但质感浓度也算不错。加上炸春卷皮, 脆脆口更吸引。 糯米卷, 也算不错。糯米惹味, 糯口中有弹性, 不会过份蒸煮。中间混入的花生, 香葱等配料, 令口感及味道多一份美味。外层的包点, 干爽软淋, 感觉不错。 再来两个怀旧点心, 一个是马拉糕, 而另一个是鹌鹑蛋烧卖。马拉糕松化软滑, 入口有蛋香, 甜度不算太高, 小朋友的恩物。鹌鹑蛋烧卖是极怀旧的点心, 近年因香港人生怕胆固醇过高, 所以很多餐厅都没有再做。这里烧卖皮算是做的薄而滑, 当中也有少许韧度, 不会一夹便穿。鹌鹑蛋在上, 惹味而香, 加上猪肉球做成烧卖, 一口饱满感, 蛋香中也有肉香与弹性, 是件不旧的怀旧品。 要是饮茶, 个人心理上总少不得虾饺。但是制作虾饺讲求手艺, 皮要薄时不能一夹即穿, 虾肉用料及与猪肉份量平衡, 肉汁需锁在饺中, 入口散开, 有质量而鲜香味浓。这样的虾饺极不容易, 现在我 酒楼也很难找到这隶水平的。所以退而求其次的接受厚一点, 还会有机会因翻蒸而破掉的皮, 爽而不够香的虾饺馅吧! 不过还是要求只是一口大小, 不要如拳头般大, 要小巧精致。这个算是可以吧! 接著又是一碟金钱肚, 酱汁浓味, 咸中有微甜, 还有些许微辣。金钱肚爽口有弹力, 蒸的火候足, 咬下不韧, 还能吃出一丝丝的金钱肚纤维。 然而除了那个肠粉是要找回从前的味道之外, 盅头饭也是另一个想找回以前上山吃的感觉。盅头饭, 饭身干爽, 没有"倒汗水"将饭焗淋, 加入深色而不咸的酱油, 将盅饭的鲜味带出。鲜味原自表面盖著饭的用料, 经过蒸热将油份带到饭中, 再者铁盅传热均匀, 饭熟而香。这个排骨盅头饭效果不错, 酱油香而鲜, 咸度适中, 加进饭中十分惹味。排骨虽经松腌过, 不过肉汁味道还在, 而且肉质滑身可口而有弹性, 尚可。 豆沙角, 用上如咸水角的炸皮, 但是馅料却是豆沙。豆沙馅不觉太甜, 质感有少少黏口, 味道挺好。外层虽略厚, 但依然脆口, 咬口带烟韧, 整体层次及感觉不错。 最后再来个豆腐花, 在点心档的屋内近门位置放有一桶豆腐花, 有店员站在旁, 如客人要求豆花, 他们会代劳。一碗雪白的豆花, 加上少许糖浆及脆口的黄糖, 入口凉快而有豆香, 糖的甜香与质感令豆花更好味。嫩滑的豆花, 一下滑入喉咙, 令早上的热气尽消。
虽说有些食物依然感觉不错, 但是自己想再找回以前的味道, 似乎已经由年月洗擦掉。纵然现在还未感到很有商业的味道, 也或许是下一代渐渐接捧而来的现象吧!! 希望茶楼不要以人流旺了, 而改变本来的初意吧!! 顺带一提, 茶楼旁有大帽山上农地所种的新鲜西洋菜, 即叫即摘, 新鲜而有益, 价钱亦合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