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78
37
等级4
2014-09-07 7487 浏览
人就是这样, 小时候常常希望快点长大, 未成年就爱美艳爱化妆, 总想别人觉得自己够成够熟; 但到真的长大了, 不知不觉就会回归平淡, 也爱回带童年时的点点滴滴, 怀缅过去. 宅女近年也应该进入了这个阶段, 每当看到七,八十年代我怀旧事物总会感到莫名的兴奋. 早阵子路经美心酒楼发现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老菜, 更连现今少见的纸包骨, 炒鸽甫都食得到! 单是看著他们的怀旧餐牌巳口水直流, 急不及待找来几位同声同气的好友一齐来个时光倒流老点老菜!虽然这次推出的老菜系列是可以在全线美心中菜餐厅都可以吃得到, 但是次聚会就选址在尖沙尖的八月居, 贪其地点方便就脚. 我们平日晚上七时左右来到巳见门口聚满了等位的人潮, 庆幸宅女为安全起见早在个多星期前巳订好位子, 侍应带领我们走到餐厅中央的圆枱, 但一行八人被安排坐的其实顶多只能坐上六个, 桌子真系是有点狭窄. 不过周围的环境其实也算企理整洁, 就是人多嘈杂了一点.我们都是冲著老菜来的, 所以是夜全部点的都只限老菜系列的餐牌内. 看看餐牌其实菜色都算多, 计有猪拖地, 鸭脚包, 金钱酿蟹盒, 又有陈皮炖鸭汤, 鳝肚扒柚皮, 焗鱼肠, 生炒凉瓜牛等等,
更多
人就是这样, 小时候常常希望快点长大, 未成年就爱美艳爱化妆, 总想别人觉得自己够成够熟; 但到真的长大了, 不知不觉就会回归平淡, 也爱回带童年时的点点滴滴, 怀缅过去. 宅女近年也应该进入了这个阶段, 每当看到七,八十年代我怀旧事物总会感到莫名的兴奋. 早阵子路经美心酒楼发现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老菜, 更连现今少见的纸包骨, 炒鸽甫都食得到! 单是看著他们的怀旧餐牌巳口水直流, 急不及待找来几位同声同气的好友一齐来个时光倒流老点老菜!
9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虽然这次推出的老菜系列是可以在全线美心中菜餐厅都可以吃得到, 但是次聚会就选址在尖沙尖的八月居, 贪其地点方便就脚. 我们平日晚上七时左右来到巳见门口聚满了等位的人潮, 庆幸宅女为安全起见早在个多星期前巳订好位子, 侍应带领我们走到餐厅中央的圆枱, 但一行八人被安排坐的其实顶多只能坐上六个, 桌子真系是有点狭窄. 不过周围的环境其实也算企理整洁, 就是人多嘈杂了一点.

我们都是冲著老菜来的, 所以是夜全部点的都只限老菜系列的餐牌内. 看看餐牌其实菜色都算多, 计有猪拖地, 鸭脚包, 金钱酿蟹盒, 又有陈皮炖鸭汤, 鳝肚扒柚皮, 焗鱼肠, 生炒凉瓜牛等等, 全部都是小时候跟爸妈上中菜馆都能吃到的, 甚至是老妈会做的家常老菜. 而价钱也不算好贵, 像小菜一碟都是数十元起, 有些点心甜品就以中或大点来算. 如果不想麻烦, 四个人来的话更可以点个合家欢聚套餐, 六百多元就可以吃到七道老菜, 都算抵吃的.

先来的是金钱酿蟹盒 (HK$48)
6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这道菜大慨巳是老妈年代的菜色. 传统的金钱酿蟹盒要先把肥猪膏以酒跟糖腌制成冰肉, 再考刀功的把表面的肥膏切成薄片做成盒皮, 中间就包裹著蟹黄蟹肉再拿去炸, 绝对是怀旧菜中的顶级邪恶美食. 不过来到一切都以健康行先的今时今日, 这种肥腻得过份的菜式恐怕难以取得年轻一辈的欢心, 因此餐厅亦稍作改良, 以面包取代其中一片的冰肉, 只保留著一片肉, 内里就酿了咸蛋黄, 芫茜, 榄仁跟蟹肉, 听起来的确比旧有的版本清淡一点. 上来一小块圆碌碌的, 表面炸得算几金黄而且不太油腻, 咬下去带点酥脆, 中间的是一小堆蟹肉打成的胶, 质地够弹牙, 不过榄仁味道不突出, 吃起来味道有点单调, 可能这就是健康一点的代价吧.

豉烧猪拖地 (HK$68)
6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单听名字本来怎么想也想不到是猪的什么部位, 但上来一看原来就是你我都熟悉的五花腩肉. 原来当年的猪只肥大得肚腩都会贴在地上被拖行著, 因此围村人都会称五花腩为[猪拖地]. 这里用了个怀旧的公鸡碗盛著猪拖地, 只见腩肉被切成薄薄一小片, 份量大约都有十二, 三片, 够二至三人享用. 腩肉以榄角, 豆豉先腌制过, 再用慢火去烤, 出来的边位都带点焦香, 而肥膏跟瘦肉片片匀称, 卖相看起来是颇吸引的. 入口肥膏未致于会融在口中, 但起码吃起来不会好油腻的感觉, 瘦肉部份可以再做得嫩身一点. 整体来说惊喜度未见, 水准只属一般.
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还旧鸭脚包 (HK$58)
5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平日上酒楼吃到的鸭脚扎平凡不过, 但这个怀旧的鸭脚包就真的不是现今酒楼随处可见的菜色. 旧有的鸭脚包跟金钱盒一样, 都是邪恶与美味集于一身的美食, 用上鸭肠来包裹著整只鸭脚, 中间更夹著猪肝, 猪肚, 叉烧及榨菜再拿去烧. 不过这里的没有用上鸭肠来包, 改而换了猪腩肉上场. 用一整片薄薄的腩肉包著才拿去烧然后涂上蜜汁, 虽然只是半传统做法, 但卖相也绝不逊色.

先试试那片腩肉, 入口香甜带脆, 如果可以再肥美一点便会更理想; 而中间的鸭脚都算入味, 夹著的配料当中以叉烧最大件, 不过吃起来有点鞋口, 猪肚都有一小条厚切的, 味道不过不失, 但猪肝就找来找去都找不到. 整体来说质素平平, 如果是为怀旧一下的话一点无妨.

山上冻猪手 (HK$48)
4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冻猪手看来可能也不算是什么怀旧菜, 不过原来当年做这个菜的功夫也不少. 先把猪手切件煮熟, 再要用来自广州白云山溪的清溪水冲洗, 之后才加入醋, 糖跟辣椒腌制. 单是听著要指定用白云山溪水来洗猪手巳觉得有够巴闭了! 当然来到今时今日要专程由广州送溪水来就甚有难度, 所以餐厅只改用冰水来冲洗. 出来的猪皮够厚身, 吃起来都算爽又有咬口, 不过糖跟醋的味道就可以再下重手一点, 此刻有卖相, 但食味的话还是欠一筹.

五香纸包骨 (HK$88)
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这个在六, 七十年代盛行一时的怀旧点心, 现时几乎巳绝迹于酒楼餐厅, 皆因还不是制作工序繁复, 先要把柱侯酱, 沙嗲跟南乳混成酱汁, 腌在猪扒上个多小时, 再放在特制的油纸上拿去炸, 在这个切讲求赚钱至上的社会, 这种花时间心思的点心又怎会有人愿意继续做下去呢? 宅女小时候那个年代纸包骨巳买少见少, 平常只会听到老爸回带时说过这种纸包骨说味道怎样好吃, 现在眼前就正正是他常提起的纸包骨了!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看看经炸过的油纸巳接近透明的状态, 油光满面的样子. 原以为内里的猪扒也会如此油腻, 但拆出来后又没出现这情况. 小小的一件猪扒被沙嗲混酱腌至带著金黄的色泽, 上方还有一小块姜, 猪扒边位烤得有点焦, 也连著少许肥脂. 入口肉质未算十分松软, 但带点嚼劲, 而且酱汁腌得非常入味又够香浓. 惊喜度虽不至很大, 但无论卖相跟味道都算不错.

鸡蛋焗鱼肠 (HK$78)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坦白说宅女在香港吃过不少鸡蛋焗鱼肠, 但最爱的还是老妈的自家炮制版本. 但因为工序实在太繁复, 单是处理鱼肠这一环巳经要花上半天时间和心机, 所以就算在家也不是常常可以吃到. 这里用的是鲩鱼肠, 贪其肥美得来又带点鱼肝, 处理过后再混入鸡蛋跟油炸鬼片, 隔水蒸熟, 再把整砵鱼肠放进焗炉焗至表面金黄香脆, 出来的卖相实在吸引. 鸡蛋入口有点鞋, 但幸好不算干身, 而且蛋味都算浓, 中间混了些鱼肠跟鱼肝, 份量就有点少, 但吃起来还是吃得出那份甘香甜润的味道. 如果鱼肠份量可以下多一点, 食味必定更能倍增呢! 此刻又开始挂念著老妈的焗鱼肠了....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猪润啫啫骨 (HK$88)
4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中菜当中不少菜色都甚有气势, 但要数''声, 色, 艺''俱全的就不得不提啫啫煲了! 名字听起来有点不雅, 但实际是因为把食物及配料放进瓦罉再炒至食物发出''啫啫''叫的声音才以此命名的, 有此名的菜色就必定有著热辣辣的保证. 这晚点来的是猪润加排骨, 只见上桌时虽未至于有''嗞嗞''声作响, 但看到那股白烟就知很够获气. 内里的猪润份量不太多, 但都算大片也带点厚度, 入口带点粉嫩, 而排骨切得较细颗, 不过吃起来几入味而且肉质软嫩, 酱汁浓香不腻, 这个用来伴饭吃都不错.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干煎大虾碌 (4只HK$148)
4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这款的确是家常老妈菜都会见到的菜色, 做法也不复杂, 其实只要拣选的虾碌质素好, 配上茄汁去煎, 基本上是个很少会失败的菜色. 这里用上的虾碌果然够大只, 甚至可以够胆在餐牌写著每只都有重约83克, 质素方面果然是信心十足. 而茄汁色泽鲜明, 质地够浓稠, 均匀的包裹著每只虾碌, 没有太多余的酱汁遗留, 煎出来的模样又几吸引. 入口虾肉果然够厚够爽, 茄汁味够浓但不会过酸, 煎得入味, 水准不俗!

菜炒桂鱼卷 (HK$168)
5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又是一道买少见少的功夫菜. 这道来自广州的老菜工序繁复, 需要先把桂鱼片卷著火腿, 甘荀条和西芹, 再拿去炸, 之后跟菜蔬一同落获再炒, 妙处就在于鱼卷经过这几个工序也不会松散, 吃到每一口都是心机. 这里上来的卖相跟餐牌的就有点不一样, 看似有点求其, 不过鱼片又真的卷得几结实, 入口没太大腥味, 中间的甘荀条跟西芹更能增添多几分爽脆口感, 而且整个菜的油份不太多, 炸物出来都算干身, 而底下的菜心亦够翠绿爽甜, 整体来说也算是不错的.

生炒骨 (HK$78)
47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生炒骨在中菜当中算是普遍到不行的菜色, 时至今日家家户户出外吃饭很大机会都会点到这道菜, 但做得好吃与否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宅女自己吃生炒骨有一准则, 除了排骨要炸得酥香, 最重要还是在于那个酸甜汁的调较, 只要酱汁稍有差池, 整个菜便会毁于一旦了. 这里做的排骨大小适中, 炸得算几香脆, 肉汁虽未见, 但吃起来外脆内软巳算合格了. 而酸甜汁味道也是做得不错, 酸甜味恰到好处, 如果可以下多一点点会更好. 菠萝份量下得多, 青椒吃起来也够爽脆, 整体来说巳是合格有余的货色了.

三丝银针粉 (HK$78)
47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曾经有一段时间宅女超讨厌银针粉的, 原因就是童年时吃得太多, 当年还是读小学时, 几乎每天早餐都是要吃一大碗银针粉, 害得长大后每次见到它都会避之则吉. 不过事隔十数载, 人几乎到中年, 开始怀念起从前的美食, 这个银针粉不知不觉间又回到宅女的美食列当中. 这里用了火鸭丝, 吊片丝跟菇丝三款配料跟银针粉同炒, 出来炒得相当干身, 带点获气, 而且配料都算多, 银针粉吃起来条条饱满甚有嚼劲, 可惜份量有点少, 以这价格我还希望可以多一点, 现在每人只吃到小半碗, 有点到喉不到肺呢~

茶居蔗汁糕 (小点/ 3件)
5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每次到任何地方吃蔗汁糕, 不自觉的总会跟中环的公利相比. 当然这个是不公平的, 始终人家是老字号专心一致的做蔗产品. 这里的每块都以深浅之色相间, 共有九层之多, 原来更是要逐层蒸熟, 单是听起来都有够麻烦. 蔗汁糕入口都算清甜又弹牙, 唯蔗汁味是完全不突出, 虽然诚意可加, 但食味略逊一筹.

连同茶钱和前菜, 八个人共吃了HK$1338左右, 幸好原来汇丰信用卡有85折, 折后除开来每人只是HK$150有找, 不算好贵, 吃到7成饱左右.

食物水准大致是OK, 不能说好好吃, 而且每道菜都总有点瑕疵, 但巳经比很多酒楼质素高一点了.

如果阁下是志在想怀缅多于食味, 从老菜中找回点点青春的感觉, 来试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供应期只到9月30日, 想回味就要快手一点了.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50 (晚餐)
推介美食
  • 猪润啫啫骨
  • 干煎大虾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