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11
167 浏览
要不是看杂志,真不知有两间分店,橱窗长年堆满面包西饼的礼顿面包快餐店,原来每月零售营业额达数十万;更惊人的是原来老板早于月前卖盘,账面净赚一亿多!常大排长龙的它更将于下月底结业。 虽然不在铜锣湾工作,旧式饼店亦没在我成长回忆著墨太多,但看到这报导,仍叫我顿有所失。香港的旧式面包店,又少一间了。这样下来,会否有一天,香港只剩下没灵魂,没人情味的连锁面包店?和礼顿总是过其门而不入的我,这天终于作出第一次尝试。十二时多到达礼顿, 柜台上地上都是一盘盘交错的出炉面包,麦香随热气散发满室。 虽然还未到lunch hour,但客人已络绎不绝,而且来自五湖四海:外籍人士有,装修工人有,办工室女郎西装友当然有。看似大槛扯唔埋的你我他,却因对面包的共同热爱,这堆满面包的狭小空间聚首。但来的目的亦不同:有肚饿,买一个菠萝包立即开怀大嚼的,有买一大袋小蛋糕,当下午甜点的,也有像我一样,买一个夹餐蛋餐包加奶茶当午餐的。 老实说,我并不爱吃餐蛋包,尤其是从面包店买的现成餐蛋包:餐肉无煎过,那片蛋又绵又烂,质感比味道更恐怖;加上缩成一团又尽吸油臆味的的’面包’,实在生人勿近.但礼顿的餐蛋包虽然价钱贵三四倍,但胜在
虽然不在铜锣湾工作,旧式饼店亦没在我成长回忆著墨太多,但看到这报导,仍叫我顿有所失。香港的旧式面包店,又少一间了。这样下来,会否有一天,香港只剩下没灵魂,没人情味的连锁面包店?
和礼顿总是过其门而不入的我,这天终于作出第一次尝试。
十二时多到达礼顿, 柜台上地上都是一盘盘交错的出炉面包,麦香随热气散发满室。 虽然还未到lunch hour,但客人已络绎不绝,而且来自五湖四海:外籍人士有,装修工人有,办工室女郎西装友当然有。看似大槛扯唔埋的你我他,却因对面包的共同热爱,这堆满面包的狭小空间聚首。
老实说,我并不爱吃餐蛋包,尤其是从面包店买的现成餐蛋包:餐肉无煎过,那片蛋又绵又烂,质感比味道更恐怖;加上缩成一团又尽吸油臆味的的’面包’,实在生人勿近.但礼顿的餐蛋包虽然价钱贵三四倍,但胜在够新鲜:客人落单后,阿姐才动手煎蛋和餐肉,再把热辣辣的餐蛋夹进餐包奉客.看似简单?除了在硕果仅存的旧式饼店,还有哪里制作如此新鲜的餐蛋包?
贵吗?一点不便宜!普通餐包顶多卖四元一个,冻奶茶也不过十多元,那这片餐蛋有甚么特别,能令餐包增值三倍?
还在店内等候时,无心偷听到一熟客和老板娘的对话:
熟客:你地几时闩?
老板娘:下个月尾唔做啦!
熟客:咁你地会唔会揾舖再做过?
一片宁静.
老板娘应该听到熟客的续问,但她选择以沉默回答,是因未有确实安排?是不舍生意和街坊?她选择不回答,给听者无限的幻想空间.
损失的不光是员工或人客,而是将来的generations-to-be.他们会否还有机会看见这些老饼店的招牌?他们对餐饮的认知会否只剩下大集团大连锁?他们会否只懂买毫无内涵的空气面包,只会吃我所惧怕的绵烂餐蛋,更无从得知除了吃甜品,追潮流,吃西餐,品红酒外,还有一种叫人情味的本土情怀?
我不忍再想下去.作为这城市的新一代,我当然无力阻挡强势的银弹攻击.但眼见著老舖一间接一间的被加租,逼迁,卖盘,结业,不禁感到无奈.
时代巨轮也许不可逆转,但我可以做的,也许只有从巨轮快将碾平之处,抽取值得保留的濒临绝种的美味,以相片和文字记录,尽一己绵力,传承下去.
这也是为甚么我选择这间毫不起眼,不是十分特别,却又充满本土情怀的快餐店作为我第七百篇食评的主角.不为搏出位,只为让更多人知道这城市的人情味,正在一点一滴流逝,直至消失不见.
离礼顿光荣结业,不够一个月.还未到访过,又想体验何谓旧式饼店的朋友,真的要把握机会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