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3-10
174 浏览
是夜经过喜帖街 真系一番新景象,变得好似D返左内地咁~ 就系喜帖街邻,找到呢间同样FEEL的餐厅~ 四合院 好有地方色彩的名称,一睇就知佢系食中菜啦~ 见到佢咁火红,唔知点解觉得佢系食辣野~XD 我地2个嗜辣既人就行左入去了~ 整个餐厅充满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席间都见到有唔少外国人帮衬添~ 就连服务员都系操著卷舌的京腔~ 有一刹那的彷佛走进北京的胡同~ 整个设计,简单而不浮夸卖弄~ 其实店子不大,只有5张枱度,所以来了一大群人,都被迫要赶客~ 店子小,就有家的感觉,蛮温暖的~ 所以呢度都以中国小炒为主,有北京,四川的家常菜~ 这里的特色菜,要选这个十三香秘制干锅~ 十三香的意思就系加入左十三种不同的香料 网上的十三香有讲系花椒、 八角、肉荳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小茴香、木香、白芷、肉桂皮、高良姜、干姜等 但当然家家都可能有D唔同,这家也是秘制的~ 先拣锅底,有原味/麻辣和孜然 再拣主菜,有虎虾/香虾和无底(自己拣六种菜) 之后,仲可以另加𩠌,拼成一个自家选的干锅~ 朋友2人,选了一个香虾干锅 再加上黑毛猪腩肉/猪肚/莴荀/莲藕 将所以材料连同十三香混匀~ ,就成了这个干锅
真系一番新景象,变得好似D返左内地咁~
就系喜帖街邻,找到呢间同样FEEL的餐厅~
四合院
好有地方色彩的名称,一睇就知佢系食中菜啦~
见到佢咁火红,唔知点解觉得佢系食辣野~XD
我地2个嗜辣既人就行左入去了~
整个餐厅充满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席间都见到有唔少外国人帮衬添~
就连服务员都系操著卷舌的京腔~
有一刹那的彷佛走进北京的胡同~
店子小,就有家的感觉,蛮温暖的~
所以呢度都以中国小炒为主,有北京,四川的家常菜~
网上的十三香有讲系花椒、 八角、肉荳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小茴香、木香、白芷、肉桂皮、高良姜、干姜等
但当然家家都可能有D唔同,这家也是秘制的~
先拣锅底,有原味/麻辣和孜然
再拣主菜,有虎虾/香虾和无底(自己拣六种菜)
之后,仲可以另加𩠌,拼成一个自家选的干锅~
朋友2人,选了一个香虾干锅
再加上黑毛猪腩肉/猪肚/莴荀/莲藕
将所以材料连同十三香混匀~ ,就成了这个干锅
锅一上来,真系震惊十三亿人
真系好鬼大的一锅~
十三香沾上了每块材料
之前叫左中小辣,所以味道不过很辣,嗜辣者,建议起码要拣中辣过瘾呢~
麻辣的味道很香,但不呛口
叫的是香虾,锅里的虾起码有一打以上
我和朋友努力后,最后都要放弃了几只~
中间已切开挑肠,所以虾肉亦很入味~ 唯弹牙度差少少~
黑毛猪腩肉 : 肉切薄片,入味,唔韧, 配这个锅就很好了~
而且和锅的味道也超配的~
来一个猪耳~
HKD 38
这种食物,好像很多人都不食~
难得有找到知音陪我一同食,所以饭脚真系要挑对~
变得有点不愠不火
问了带京音的服务员,原来也是为了迁就香港人而减辣了
有很可惜的感觉~
另一个至爱
拍黄瓜
HKD 28
有留意开我食志的,都会发现它老系常出现~XD
这个拍黄瓜嘛,看似普通家常
要做对胃口却又不是易事~
第二个要赞,就是加入了很多香菜~ 令到整个菜味道多样化,不会太过单调
第三 ,就系份量很多呀~
无论猪耳和这个黄瓜,都系满满的一大盘,很抵食~
环顾全场,都没有人有水放枱面
唯有叫了这个 蜜柚冰茶 (但是热的)
HKD 28
味道也有点儿甜~
食中菜,我还是想喝上一口茶呀~@@
食辣,就是要那种辣到出汗,辣到头晕脑涨的刺激感
这次的辣,实在不够过瘾
(可能我下单时有点儿误导了服务员~@@)
希望下次再来,食一次真真正正的辣~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