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78
54
等级4
说起面,广州式既面,我在香港吃过最好食的面,是当年在大埔街市,日日可以在大排档看到师父坐在一大支竹,不停地又折又压的面条。可是,该大排档面,自从搬了去新街市之后,没有得看即场的压面表演之余,面的质素好像不比从前的好了。所以,至今我一直都未有回头。然而,香港的竹压面仲有一家非常出名的代表,而且这店是仍旧坚持在小店楼上的工场,每天由专业的制面师父,以传统的竹压方法,为这小店压出新鲜的生面条,而且,在年多两年前,此店更得到米芝莲的称赞,这店的名字就叫《永华面家》。店子其实是一如既往,好多年前来过,格局依旧,只是云吞面的价位越来越高而已。然而,来者,支持者,都是一班老知音。可能我来到的时候正正是下午茶的时段,店内,只剩下老街坊而已。来《永华面家》,当然系叫碗云吞面,而《永华面家》是少有面条多的面家、面档,枧水味道适当,而面条带香味,极烟韧,爽口弹牙,而且是一咬就断开的那一种烟韧爽。云舌够大只,亦足料,再幸福的,是云吞的大地鱼香,今整个面同云吞连汤底都充满了香口的味道,能得到中外人士的表扬,的确是实至名归。水准依然,面条质素一流。然而,在我脑海中,香港的手造竹压面,除《永华》同而家唔知仲有没有做
更多
说起面,广州式既面,我在香港吃过最好食的面,是当年在大埔街市,日日可以在大排档看到师父坐在一大支竹,不停地又折又压的面条。可是,该大排档面,自从搬了去新街市之后,没有得看即场的压面表演之余,面的质素好像不比从前的好了。所以,至今我一直都未有回头。

然而,香港的竹压面仲有一家非常出名的代表,而且这店是仍旧坚持在小店楼上的工场,每天由专业的制面师父,以传统的竹压方法,为这小店压出新鲜的生面条,而且,在年多两年前,此店更得到米芝莲的称赞,这店的名字就叫《永华面家》。
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店子其实是一如既往,好多年前来过,格局依旧,只是云吞面的价位越来越高而已。然而,来者,支持者,都是一班老知音。可能我来到的时候正正是下午茶的时段,店内,只剩下老街坊而已。
7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来《永华面家》,当然系叫碗云吞面,而《永华面家》是少有面条多的面家、面档,枧水味道适当,而面条带香味,极烟韧,爽口弹牙,而且是一咬就断开的那一种烟韧爽。云舌够大只,亦足料,再幸福的,是云吞的大地鱼香,今整个面同云吞连汤底都充满了香口的味道,能得到中外人士的表扬,的确是实至名归。
7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水准依然,面条质素一流。然而,在我脑海中,香港的手造竹压面,除《永华》同而家唔知仲有没有做的《平记》之外,仲有没有呢? 《永华面家》,是香港最后的竹压面吗? 希望不是。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40 (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