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5
3
等级4
2011-06-06 321 浏览
今天是公众假期,先不厌其烦恭祝各位食友端午节快乐,既然佳节当前,也顺势谈谈粽子,今次就不谈粤式的出品,而是一些属于江南的风味。如有拜读过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当知道韦小宝初遇其可爱的丫环双儿之时,就能品尝到她亲手包制的粽子,单凭文字敍述已教人垂涎,书内所言的是闻名的湖州粽子,经网上考证之下,应该是指现今的上海粽。身为祖藉浙江的查大侠,除了有深厚的文笔之外,私底下也是老饕一名,对其饮食心得,应有一定的可信性。正值无心算有心,周六下有事去了铜锣湾一躺,记起区内有名的南货店老三阳,因扺受不住业主的大幅加租,最后要放弃了原本位于利园山道的舖位,转战于附近的白沙道。虽然有点无奈,这传统的南货风情总得以幸存,不致沦为超市的上架货。既然有点时间,也就到了这新舖买上一至贡两只。购客比想像中为多,更出现了一条小人龙,当中不少更属年青一族,好应验「古老当时兴」这句老话。看门口处置有多种味道款式,有嘉庆鲜肉、桂花、咸肉、甚至贵价的鲍鱼瑶柱等。既然要吃传统的风味,就依照当年韦爵爷的心水口味,先来一只枧水豆沙,再选一只金华火腿味,期间侍者也落点咀头,也拣了有咸蛋黄的,两双承惠共四十四元。隔天找家人翻蒸作早餐之用,看
更多
今天是公众假期,先不厌其烦恭祝各位食友端午节快乐,既然佳节当前,也顺势谈谈粽子,今次就不谈粤式的出品,而是一些属于江南的风味。

如有拜读过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当知道韦小宝初遇其可爱的丫环双儿之时,就能品尝到她亲手包制的粽子,单凭文字敍述已教人垂涎,书内所言的是闻名的湖州粽子,经网上考证之下,应该是指现今的上海粽。身为祖藉浙江的查大侠,除了有深厚的文笔之外,私底下也是老饕一名,对其饮食心得,应有一定的可信性。
20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正值无心算有心,周六下有事去了铜锣湾一躺,记起区内有名的南货店老三阳,因扺受不住业主的大幅加租,最后要放弃了原本位于利园山道的舖位,转战于附近的白沙道。虽然有点无奈,这传统的南货风情总得以幸存,不致沦为超市的上架货。既然有点时间,也就到了这新舖买上一至贡两只。
人龙多,款式也多,价钱来说丰俭由人。
28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购客比想像中为多,更出现了一条小人龙,当中不少更属年青一族,好应验「古老当时兴」这句老话。看门口处置有多种味道款式,有嘉庆鲜肉、桂花、咸肉、甚至贵价的鲍鱼瑶柱等。既然要吃传统的风味,就依照当年韦爵爷的心水口味,先来一只枧水豆沙,再选一只金华火腿味,期间侍者也落点咀头,也拣了有咸蛋黄的,两双承惠共四十四元。
个子够大只,其实以份量来说是合理的,味道也很可观。
1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隔天找家人翻蒸作早餐之用,看粽身呈长型的兜状,曾到过华东品尝过当地的粽子,是菱形般如一个金字塔,个子也比较细少,见到相熟的食友,对这舖号的粽子传统性有所质疑,其实自己所知的也属有限,一来粽风应属江南而不是北方,二来亦曾在九龙城的同类店舖品尝过,形状与食味也有一个大概,正是「吃到老,学到老」,对于饮食的文化知识,相信穷一生亦未能掌握一切,只对事而不对人,万勿伤了和气。

以味道来说,这火腿粽就很对我家的脾胃,一只已足够四人享用,反正大家也惧怕过滞,少吃反而多滋味。米身来得软糯之余,表层亦有足够的油润度,再尝其味道,既有酱油渍过的味香,亦尝著猪油的香气,进食时侯可是带点开胃的。其火腿是切粒后混入米身的,所以内里亦夹杂了咸香之味,反而蛋黄其实可有可无,华东一带不像广州,非要油水金沙不可;当年在华东尝到的小粽子,内里的是一块完整的火腿肉,未及考证下,唯有视为另一风格。
咸粽看似油腻,其实甚为垂人开胃,甚有咸香之味,而甜粽亦是不差,个人觉得可以再好一点。
1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甜粽来说亦是不差,下了碱水的米身,对甜腻度亦起了「调节」的作用,而内里的豆沙亦算软滑,甜度也属适中,只是份量来得少了一点,亦欠了一点香气。传统的沪式豆沙,是要掺入猪油来炒制的,这里不是没有,只是没想像中那么重。

看这两只粽子总算来得美味,如吃厌了广式的咸肉裹蒸,亦可选择这江南味道,某程度上可多了一份香气。至于正宗与否的问题,始终经历时日也有所演变,加上位处华洋杂处的本港,少不免有点走样。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06-05
等候时间
5 分钟 (外卖自取)
人均消费
$44 (早餐)
推介美食
人龙多,款式也多,价钱来说丰俭由人。
个子够大只,其实以份量来说是合理的,味道也很可观。
咸粽看似油腻,其实甚为垂人开胃,甚有咸香之味,而甜粽亦是不差,个人觉得可以再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