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4-07
40 浏览
笑著走著,不知不觉由中环走到上环去了,来到皇后街熟食中心,乘搭升降机,走到一楼,发现此路不通,在面前的是一楝防烟门,推门出去,发现走后门了 ... 找到曾记粿品的招牌 ... 门前放著已熟未熟的粿品、刚洗净的碗碟 ... 比想像中还要「简朴」... 卖潮式粿品,营业者大概也是「潮人」...舖前坐著一位老婆婆,样子甚具威严,负责「收数」,一个男人走上来,不带尾音:「要咩!」有点吓著,考虑片刻,也不带尾音地回应:「芋头粿1个、韮菜粿2个、甜粿1个,要煎嘅!」务求迎合语言风格 ... 我们随便找个位子坐下,老婆婆道:「果个位系隔离舖架,坐呢边啦!」指著一张未有执拾过的座位,布满豉油渍、茶渍的,挺脏 ... 我们商讨著要不要潮式炒粿条,老婆婆主动推介:「好食架,用啲韮菜、鸡蛋、甜豉油去炒,甜甜哋,好惹味!」粿品来了,煎得香脆热辣的,芋头粿最香,粒粒芋头又粉又稔,在口里溶化,甜粿以绿豆蓉做馅,妈妈说如果以芝麻做馅会更好 ... 见大家吃得滋味,就多要一客炒粿条 ...位子多的是,见邻桌较整洁,索性换位,一个女人走上前来:「做乜调位!」又是没尾音的 ... 大概是「潮人」文化 ... 炒粿条也到了
找到曾记粿品的招牌 ...
门前放著已熟未熟的粿品、刚洗净的碗碟 ... 比想像中还要「简朴」... 卖潮式粿品,营业者大概也是「潮人」...
舖前坐著一位老婆婆,样子甚具威严,负责「收数」,一个男人走上来,不带尾音:「要咩!」
有点吓著,考虑片刻,也不带尾音地回应:「芋头粿1个、韮菜粿2个、甜粿1个,要煎嘅!」务求迎合语言风格 ...
我们随便找个位子坐下,老婆婆道:「果个位系隔离舖架,坐呢边啦!」指著一张未有执拾过的座位,布满豉油渍、茶渍的,挺脏 ... 我们商讨著要不要潮式炒粿条,老婆婆主动推介:「好食架,用啲韮菜、鸡蛋、甜豉油去炒,甜甜哋,好惹味!」
粿品来了,煎得香脆热辣的,芋头粿最香,粒粒芋头又粉又稔,在口里溶化,甜粿以绿豆蓉做馅,妈妈说如果以芝麻做馅会更好 ... 见大家吃得滋味,就多要一客炒粿条 ...
位子多的是,见邻桌较整洁,索性换位,一个女人走上前来:「做乜调位!」又是没尾音的 ... 大概是「潮人」文化 ...
炒粿条也到了,颜色十分吸引,味道如何?甜豉油炒的,带点甜味,拌著韮菜、鸡蛋,十分惹味 ... 妈妈说有点像上海炒年糕,我却觉得它更好吃,软身的,不像上海年糕又硬又易腻,两下子手势便清碟 ... 也不忘买一点带回家 ...
别期望环境,更别指望服务,只是食物质素,这餐也值一个笑脸 ...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