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3-01
78 浏览
中环蛇窦旧舖仍在之时,不时也会光顾,多是呷一杯奶茶,再来二件店内的特式包饼,至于搬入新舖之后,亦曾来过一至两次,可惜水准上已是不复当年之耳。据闻这里的滑蛋饭也是弄得不俗,上周六途经这里,也就入内叫了一碟。以三十元一客来说,用料上不求奢望过高,鲜爽虾仁不易求,叉烧又有点吃厌,乃就叫了滑牛来试试。单凭出品的卖相作出判断,半熟的蛋质呈现滑溜之状,这厨房的火侯控制是准绳的,饭底虽然不算多,以现代人的食量还是恰好足够。至于入口的味道........所用的牛肉虽然有点鲜味,始终仍然带点韧质,加上打蛋时下盐打得不匀,即使蛋香丰满,结果这来得淡咸不均。结果这原本甚佳的滑蛋,也吃得不是味儿,如再来这里,我情愿叫厨房「走盐」,到进食时再下酱油,随大家口味作出加减好过。据说蛇窦以前的奶茶极为香浓,否则怎能吸引中区一众「偷跳蛇族」,可惜现今的出品,明显偏向淡身,推不出茶味出来,加上暧昧的热度,幸好入口上仍算滑溜,除此之外,即使不是品牌名店,不难在坊间找到更佳的出品。始终一场来到,怎也要来一件店内驰名的杂批,这可是打响招牌之作。又是尝过的回忆效应,以前搓饼的师傅手工甚佳,弄出薄身而松化的批皮,现在的虽然松化依然
单凭出品的卖相作出判断,半熟的蛋质呈现滑溜之状,这厨房的火侯控制是准绳的,饭底虽然不算多,以现代人的食量还是恰好足够。至于入口的味道........所用的牛肉虽然有点鲜味,始终仍然带点韧质,加上打蛋时下盐打得不匀,即使蛋香丰满,结果这来得淡咸不均。
五十一元的一顿饭,吃得不甚滋味,同桌来了几位年轻食客,看他们所点的东西,与招牌名物完全扯不上关系,相信是不知就里下而入内光顾,在辉煌的名店,风光尽至之后,到最后又不是过眼云烟?!
陵之微调:C-
用餐于二零一二年二月廿五日中午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