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1-26
806 浏览
因为Stereotyping,每每提到与女性进餐时选的不是文青Cafe就是西餐厅。可是我身边却有著一部分变数,吃的是大排档、中菜及港式地道美食。不清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是我们原本就是如此。然而这次小聚不再局限于小炒及点心,甚至乎向怀旧菜招手。 并非街知巷闻的得龙,我们远赴山顶,一尝开业不算久,而且未有多少报道的炉峰。店面一层以六七十年街舖作装潢主题,充满新鲜趣味,拾级而上后又是另一世界。宽敞阔落,略带洋化的设计,且有一边为落地玻璃,可以俯瞰香港夜景,很有情调。 期待已久的杏汁花胶筒炖白肺汤出现,在家中不会大费周章煮这款汤,外食时才有机会喝。这次更加入了嫩腍富胶质的花胶筒,无疑是美颜补汤。杏汁味香但不算浓,汤品细滑不稠杰,且没有过多浮油腻感,咸中渗著柔美甜香。虽说有友人指其杏味未到理想的浓郁,但以$188换来如此多料的汤品,性价比不言而喻。 难得再见古法金钱鸡,难忘那香甜丰盈的富层次体验。鸡肝的微微粉润更贴近味蕾,带出柔柔肝香,同时不会似鹅肝那种的重油脂。此时中间那薄薄一层冰肉肥脂伺机而动,加上腍香瘦肉部分,稍为缓和腻感。虽然惹味香口,但还是得顾上身体,少吃多滋味。
以甜点谢个幕,不只是胃部的饱足,难得尝到怀旧菜式,邪恶,但让人满足得很。琳瑯满目的款式,十分吸引,不过没有网上版餐牌,临走前还是想看看实体版。一系列的怀旧菜,那炸鲜奶拼京都骨、钵仔鱼肠、荔茸香酥鸭等均是合口味菜式。还有价位相宜的片皮鸭,只是远了点,就总算叫做市区位置,也只可在有空时才能再聚一访。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