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1-31
4252 浏览
在以往的歲月裡,本人都以「獨行俠」的方式單刀赴會,參與各類網上的飲食活動,近日這情況終於有所轉變,自從換上了流動網絡之後,也不時發佈活動時的相片於臉書之內,可能是涉及食物相片的緣故,某天家妹說想要感受一下,起初以為是說笑,誰知她還詢問到參與活動的具體方法上.........來真?! 那麼我這個不成器的兄長,自然樂意之至,期間也花了點綿力為她搭路,總算天祐傻人,這個本不在預算之內的賀年飯局,咱倆最終也成為席上的參與者。 這間位處於灣仔香港華美粵海酒店之內,於三樓處的富東粵菜,其老闆之一兼主理人,是鮑魚天王楊貫一的徒弟林永春師傅,其實數年之前,已有幸品嚐過其早茶點心出品,記憶中的水準尚算不俗,只不知由他親自操刀的晚飯,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以事論事,在這等高檔的中菜廳級數,以每人約四百元的飯錢來說,實難吃上鮑參翅肚等名貴食材,只是看席珍的內容,還是找到一些坊間少有的菜式。當晚的席首之物,是已愈來愈少人懂烹調的東莞蟹砵,據知這也是林師傅童年的家鄉美味,大概做法是將原隻肉蟹拆件取肉,並加入混和了豬肉、蒜蓉及香菜的蛋漿於陶砵之內,最後以先蒸後焗的方式呈上;與魚腸焗雞蛋也有點相似,但論到食材的矜貴
當晚的席首之物,是已愈來愈少人懂烹調的東莞蟹砵,據知這也是林師傅童年的家鄉美味,大概做法是將原隻肉蟹拆件取肉,並加入混和了豬肉、蒜蓉及香菜的蛋漿於陶砵之內,最後以先蒸後焗的方式呈上;與魚腸焗雞蛋也有點相似,但論到食材的矜貴程度,卻是高下立見。今次酒家方面更是絕不吝惜,一桌之下就來了三砵,看外層烘得金黃焦脆之餘,更隱約見到蟹蓋及蟹蚶等部份。
尾段呈上一個玉盆鮮艷素,上桌時可呈現出精緻的賣相,看底部是一堆雜菌之物,其中更找到少有的雞肶菇,其外圍則扒上了冬瓜片,更於上層處鋪滿了竹笙,經蒸製後再打上一個琉璃芡,期間嚐出鮮甜而豐盛的食味,加上多款素物的口感各有不同,卻是甚為匹配,可是一道心思之作。
最後是甜品環節,還要是一來三份,撇除「例牌」的桂花榚拼曲奇餅,來上一籠自家製的馬拉榚,雖然鬆軟程度可不及「班霸」全日酒家,看表層佈滿小孔之餘,期間亦嚐出不俗的清甜及香氣。再來多一碗窩心的渣渣糖水,吃得大快朵頤之餘,亦意味著這一餐終於完結。
回想在多年之前,自己亦不過是「新人」一名,當時已有人問到,為何要與一些不相干的人共坐一檯,吃一些沒得選擇的食物 ?! 這樣好玩嗎?
其實每次參與各次飯局,內裡的「變數」也是難以預測,至於結局有喜有愁,往往要經完餐之後才有定案。只是正因如此,令到每次的參與,反而帶點期待的心態,可要親身一試究竟,這正是網上飯局令人著迷的地方,絕非旁觀者所能明白的。正如電影阿甘正傳所說,"人生就正如一排朱古力,只有親身品嚐,才會理解其箇中味道"........而這種風氣,經過互聯網推廣之下,亦越來越多人「入局」當中,就以家妹為例,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她可會樂意再來。
陵之微調:優良之選
評分: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3.5 衛生 4 抵食 2.5
品嚐晚餐於二零一三年一月廿一日晚上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