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26
14
等级4
2012-08-06 21 浏览
周末,当然是与好友一起出街揾食的好日子,再加埋天气好到有点晒过头,更是需要找些酸酸开胃的来享受。即使太阳落山,周身还是被热烘烘的暑气黏住,就算来到稍稍离开喧嚣市区的美孚也照样如此。美孚新邨大片架高的楼宇下面总有不少优惠街坊的食肆,除佐鱼蛋烧卖等小食,也有一家与某某面包店做邻居的越南菜小倌,转角处的位置又被大片楼宇层层围住,地理位置颇为受限,不过路过之时从落地玻璃门看进去,倒也是上座率几高,很受附近街坊的帮衬。店名起的简单,家庭式的感觉,白底黑字的招牌配上门口统一的白色调装修,一切都出落得如此简单。Menu如置于画板上一般被架在店外,也是统一的白底,密密麻麻的,小小食肆选择算是不少,menu够丰富。入内同样也是大片白色,谈不上典雅,但绝对干净光亮;两幅对称画幅,一个春天一个秋天,增添稍稍“雅致”;个人反倒欣赏那两座在超劲空调的作用下充当摆饰的吊扇,仿古的设计,银色扇座配上深棕色的扇叶,有些怀旧,有些时空倒转的感觉;餐厅内的桌椅摆的有些太过紧凑,玻璃移门一开便是一桌,让人觉得有些稍稍狭窄了,某些餐桌间的走道更是需要食客侧著身子吸著肚子经过,要是食落一大餐看来食客总要花上点时间消化一番才能起
更多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周末,当然是与好友一起出街揾食的好日子,再加埋天气好到有点晒过头,更是需要找些酸酸开胃的来享受。即使太阳落山,周身还是被热烘烘的暑气黏住,就算来到稍稍离开喧嚣市区的美孚也照样如此。美孚新邨大片架高的楼宇下面总有不少优惠街坊的食肆,除佐鱼蛋烧卖等小食,也有一家与某某面包店做邻居的越南菜小倌,转角处的位置又被大片楼宇层层围住,地理位置颇为受限,不过路过之时从落地玻璃门看进去,倒也是上座率几高,很受附近街坊的帮衬。
店名起的简单,家庭式的感觉,白底黑字的招牌配上门口统一的白色调装修,一切都出落得如此简单。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Menu如置于画板上一般被架在店外,也是统一的白底,密密麻麻的,小小食肆选择算是不少,menu够丰富。
入内同样也是大片白色,谈不上典雅,但绝对干净光亮;两幅对称画幅,一个春天一个秋天,增添稍稍“雅致”;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个人反倒欣赏那两座在超劲空调的作用下充当摆饰的吊扇,仿古的设计,银色扇座配上深棕色的扇叶,有些怀旧,有些时空倒转的感觉;餐厅内的桌椅摆的有些太过紧凑,玻璃移门一开便是一桌,让人觉得有些稍稍狭窄了,某些餐桌间的走道更是需要食客侧著身子吸著肚子经过,要是食落一大餐看来食客总要花上点时间消化一番才能起身离席呢~

不能称之为餐厅,因为桌上只有一壶色泽上浅下深的特色酱汁,服务方式则更似茶餐厅,坐定之后,亲切姐姐送上塑封menu以及餐具。好奇拿来酱汁研究,拔开木塞闻一闻,一股颇为清新的酸味直冲鼻腔,有种醒胃的感觉,相信拿来蘸那些越式春卷,炸物之类会很赞!当然其中也夹著浓烈的蒜味(本人什么都吃,唯独“蒜”是大忌!食蒜的结局往往是一连几天的胃部不适,但也总是为了美食将side-effect抛之脑后,有些自虐)。

简单menu上除了众多越南传统小菜之外也供应单份的炒粉汤粉之类,方便周边居民解决一餐,个人倒是被饮品中拥有最长名字的饮品吸引。
越式滴漏咖啡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东南亚的咖啡通常都会比较粗,即可能伴有些渣渣,另外会加入非常甜口的忌廉奶之类作为调味;但这款加入滴漏元素的,却是有些与小情调,好似与小餐厅的大众格调“格格不入”,便点来试试;
“滴漏”即用类似漏斗杯具来盛咖啡,热水倒入后,咖啡豆与水的反应之下,滴滴纯正咖啡缓缓滴下,犹如制作蒸馏水一般,给人精贵细致的“慢”感;先来说说杯具,有些配合吊扇的味道,不太精致的线条,粗粗的金属感,陈旧却有些好似老古董一样,几有趣;虽未开启上层的杯盖,稍稍凑近咖啡香气还是抑制不住的溢出来,不算浓烈,隐隐的很含蓄,但却是很“正”的香味!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掀开盖可见其实“滴漏”也只是个噱头而已,咖啡应该是一早就煮好的,不过还是能见到细细的咖啡渣渣;杯具一分为二,下面是透明的玻璃杯,咖啡颜色偏深但不至于如黑咖般发黑;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不料杯底早已厚厚“舖”了一层奶白色炼奶,质地非常厚实,搅拌后,颜色则变得犹如奶茶一般。
喝著却不似先前的香味那么诱人,不少炼奶使总体偏甜,丝滑质感带有些粘口,不过配上其后酸辣的菜色,倒也是不错。
法式蒜蓉包 $16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需要特别提一下餐前包的价钱,一份一共四片多士,觉得性价比有些稍稍过了餐厅本来的规模;不过味道却也算是值得这个价钱,多士厚身,外围一圈烤的脆且硬,中间吸收蒜茸的水分软绵绵却不会太过湿润,蒜茸味微微的不会太多,微咸的程度正配“餐前”的标准,不错。

小餐馆好似也是几位年轻人一起投资的,当日有幸得其中一位的介绍,向我们极力推荐他们的咖喱菜色,于是也点来一试。
咖喱牛腩炒河粉
8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大大碟迅速呈上,咖喱酱汁浓郁,色泽鲜亮,配上不少的彩椒、洋葱以及大块切的牛腩,店家各种配料都给的很慷慨;牛腩切得有些稍大,且多以精肉为主并未见太多的肥膘部份,担心会有些老,不过事实证明我是多虑了,煮透的牛肉吸满咖喱酱汁的味道,煮的酥软却不烂,咬下齿间仍有牛肉稍显粗粗的肉质,但整体却是绵绵的稍有弹性的;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向爱食椒的我一连尝了几块,大小切的恰当的彩椒水分完全keep住,每一口都绝对清新爽脆,且咖喱的浓郁并没有夺走彩椒本身的清甜;
翻开铺满咖喱的牛腩等等,下面是煮到软烂已经断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河粉以及少量炒蛋;黄咖喱的辣度适中但腻度却很饱满,咖喱香甜配上口味上同样的甜味使得整道菜很容易让人一食就上瘾却也几口就塞胃;宽宽扁扁的河粉煮的有些太烂,吃起来不太成形,口感上也只是咖喱酱汁的美味却觉不出河粉的质感;炒蛋是家常的那种,不老也不嫩,配著河粉一起吃倒是不错。
越式酸辣海鲜汤河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这款则是menu上的厨师推荐之一,颜色有些微红的汤底看上去都不及普通番茄汤底,大虾有些瘦瘦瘪瘪且连壳飘著,切块的番茄看上去也颇生硬;喝一口汤,浓烈的酸夹杂浓烈的辣敲打著味蕾,这份刺激一下子就钻入喉咙也让人忍不住再要喝一口刺激一下;小小惊讶于汤底的调味,刺激之余又非常开胃,一点不腻,且飘著的几片香菜也绝非摆设,汤里还能尝出些香菜特有的香味,怪不得要多饮几口;被我几乎喝掉半碗的汤粉里众多sea food还有河粉露了出来,服务员姐姐见状便问我们是否需要加汤,又把我小惊讶了一下,原来还能免费“添饮”!
( ⊙o⊙ ) 开心O(∩_∩)O~~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其实点这道汤河之前还有个小插曲,先前已经点了咖喱河粉,服务员姐姐便贴心提示我们可以将海鲜汤河里的河粉换成金边粉,以免菜色单一食得无变化;金边粉较之河粉稍细些但也是宽边类型,边缘处总稍厚与中间部份,所以吃起来并不是太过扁平的感觉,质地上也较河粉更有弹性和韧性,泡在汤里不会软烂,吃起来滑溜溜,但也有些稍稍的硬实;番茄不算太新鲜,不够清甜;虾食的不多,适中不太种意食粘壳的虾类品种,一是觉得麻烦二是觉得不新鲜,其次虾肉也有些瘪瘪的紧实,估计是超市里买的冻虾了;当然sea food不止有虾,总有细细个但以数量“取胜”的蚬肉,颜色有些稍深,同样不算太新鲜,当然是没有鲜甜之味啦,不过也算是有些海味了;还是最喜欢汤的味道,不过友人却并不是太满意,的确调味是很棒,但汤明显不是原汁原味的熬出来,有些调味粉冲调的痕迹。
牛油鸡中翼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十分油腻的一叠鸡翼,鸡翼被不太均匀的炸粉包裹,慢慢的铺著一层蒜末,蒜味的香气非常惹味,牛油香气却逊色许多几乎完全不察觉了;里边的肉质鲜嫩且多汁,非常不错,可惜外层的脆皮不但有些单薄且化了的牛油加埋太多的蒜茸导致脆皮一点都不脆身,韧韧的;
配在一边的腌萝卜倒是非常爽口,腌制的口味微酸甜,不会太刺激却很能解腻;鸡翼虽然蒜香诱人,可惜太油以及太多的蒜让我“怯而止步”,也是这份蒜让我一连几天都未恢复正常,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不食蒜者切勿轻易挑战啊~

整体来说,餐厅既能满足周边居民的简单要求,又不至于让我们这样偶尔来一次尝试越式美食的食客扫兴,确实难得,且menu中可选之物众多,环境又清爽,黄咖喱出色,虽然食材一般但味道的拿捏都算不错,总有颇有噱头的滴漏咖啡,也是偶尔去美孚的时候可尝试的餐厅了。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07-29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80
推介美食
越式滴漏咖啡
法式蒜蓉包 $16
咖喱牛腩炒河粉
越式酸辣海鲜汤河
  • 咖喱牛腩炒河粉,越式酸辣海鲜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