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8-02
1863 浏览
不管春、夏、秋、冬,每当大脑接收到饥饿的讯息,大部份的反射结果都是显示汤粉面,间中才出现饭类或三文治等,足以证明我是个粉面痴!有时会碰上像我这样旳人,倾谈后会发现大家的共通点都是喜爱湿润的食物,饼干、面包都不是我们杯茶!单一的汤粉面会否过于枯燥和乏味?不,答案是肯定的了!我最爱广东汤粉面、其次潮州、云南米线、上海面等,我也十分喜爱,选择何其多! 当晚老公和我又找到了汤粉面的新口味,「甲天下」主打桂林米粉,其实不是未尝过桂林米粉,只是在香港桂林米粉店不多,对其认识不够深入而已! 「甲天下」位于塘尾道,本来糊里糊涂的我,顺著街号去找,找到这个相熟的地方,忽变得恍然大悟。所在舖位曾经营一间潮州食肆,晚上曾跟几位朋友坐在门外,大吃大喝的热闹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而「甲天下」则没有利用门外空间设座。 不过室内的陈设和一台一凳就没有改动,感觉如跟老朋友见面一样! 屏帐后就是厨房,姐姐在忙著呢! 厨房前放有两盆自家腌菜,愈看愈让人流口水的白萝卜和辣椒。 正如告示所言,先拿来小量试试,不要浪费!白萝卜脆口、酸重甜轻;而辣椒充满椒香、带微辣,好吃啊! 桂林米粉 HK$30 尝过腌菜,胃纳瞬间被打开,我
单一的汤粉面会否过于枯燥和乏味?不,答案是肯定的了!我最爱广东汤粉面、其次潮州、云南米线、上海面等,我也十分喜爱,选择何其多!
「甲天下」位于塘尾道,本来糊里糊涂的我,顺著街号去找,找到这个相熟的地方,忽变得恍然大悟。所在舖位曾经营一间潮州食肆,晚上曾跟几位朋友坐在门外,大吃大喝的热闹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而「甲天下」则没有利用门外空间设座。
尝过腌菜,胃纳瞬间被打开,我点的桂林米粉恰好抓紧时机送上!桂林米粉可说是最原始与最基本的选择,在上汤和米粉内,配上肉末、酸豆角、脆花生、葱花和酸辣笋,由于酸辣笋独特的气味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可因个人喜好考虑剔除!而我倒能接受其气味,也视酸辣笋为桂林米粉的一大特色,当然全数接收!
嫌这样的配搭单调的话,「甲天下」备有每款分别 HK$6、HK$8 及 HK$10 的配料供食客选择,就如港式车仔面的运作模式,吃多吃少,悉随尊便!另外,「甲天下」亦有柳州螺丝粉和土豆粉的选择,下次大可一试!
习惯先尝一口汤底,汤底咸甜匀称,调味不会过浓,予人舒服的感觉!至于桂林米粉是圆柱状,外层光滑,口感兼备爽、软、弹及筋性的多种特性,夹杂惹味酸辣笋、没有肉膻的肉末和开胃的酸豆角同吃,简简单单就能吃出滋味来!
而老公一向喜欢捞面,这回选了干捞桂林米粉,听说捞米粉才是最正宗的吃法,还多加了香辣蟹柳和酱香猪手两款配料!
酱香猪手是「甲天下」,亦是我俩的推介,除了酱香入味,最值得欣赏是猪手恰好的软腍度。一咬猪皮弹牙、富爽感,而猪手肉质充满弹性,筋膜满是黏黏的骨胶原,令人吃得起劲,相比焖得只有软乎乎的猪手,明显厨艺及火喉更胜一筹!
香辣蟹柳跟酱香猪手都是「甲天下」的推介,可是个人觉得香辣蟹柳不太可取。首先蟹柳本身质感死硬,比不上日本蟹柳那一丝丝,和松软如蟹肉的口感,其次是香辣两味同样也不明显,建议可挑选其他推介配料!
为何我选了最基本的桂林米粉?答案终于出现了!除了要品尝桂林米粉其原味外,「甲天下」有值得一试的小食亦是重要因素之一,要知道女生不能吃太多东西呢!
我喜尝豆腐,所以小食的香煎千页豆腐是必尝的!
即叫即煎,每一块豆腐都带有金黄与焦香!豆腐切成薄块,筷子轻易把豆腐挟稳,感应到豆腐非软腍的类别。确是外层硬实带咸香,内层带软不干,喜欢品尝豆腐朴实风味的人,也必定会欣赏它!
老公和我也十分喜欢这道风味烤鱿鱼须!好吃的鱿鱼须已买少见少,「甲天下」的鱿鱼须逹到干身、不油的标准,由虾酱与其他调味料制成惹味而不霸道的酱汁,紧附在弹力十足的鱿鱼须上,吃得滋味又过瘾!
在香港喜欢汤粉面的人儿根本不用愁,也不怕会吃腻吃累,现在又加添了精彩的桂林米粉一员,期待再次到访「甲天下」品尝其他小食与汤粉!
桂林米粉当然源自桂林,亦是广西著名小食,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揉粉团、蒸、桩等多个部骤制作而成,因而令米粉拥有多重口感,而米粉本身无加入调味,全靠食店自家制的卤汁吊味!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