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4
1
等级4
2009-01-07 94 浏览
在屋村长大的我,在街市附近定必会有一些「排档型式」的茶居,当年还是上幼稚园的我,就读的幼稚园就在屋村内,所以经常跟妈妈到排档饮个早茶,然后才上学,记忆中这个习惯直到小学才渐渐消失。茶居给我的记忆就是,大多数是十二人大餐桌,每次定必与街坊搭台,同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当然还有像我这些与妈妈一起来的小孩子。今天来到牛池湾的「龙城茶楼」,上述的感觉顿时涌现出来。到达的时间刚好在茶市及午市之间,虽然未至于空无一人,最起码可以找一个喜欢的位置坐下。原本想有风味一点而选择坐在室外,可惜最后敌不过「尼古丁」的攻势,唯有转战室内,虽然墙上已贴了多个「严禁吸烟」的标语。室内气温稍焗促,还好今天天气清凉,故影响不大。阿姐的招呼周到,正在用膳也立即放下碗筷来招待我们,开了壶「寿眉」再安顿好后,便到「点心柜」看看有甚么可吃。阿姐逐一打开蒸笼给我看,点了「凤爪排骨饭」($11.00)、「鸡札」($8.00)与及阿姐推介的「豆苗饺」($8.00)。问了阿姐有没有「虾饺」($15.00),她说可安排厨房蒸出来,不过要等一下,这当然没有问题。「豆苗饺」虽然一笼只有三只,不过每只的份量跟粉果相近。外皮黏性很强,
更多
在屋村长大的我,在街市附近定必会有一些「排档型式」的茶居,当年还是上幼稚园的我,就读的幼稚园就在屋村内,所以经常跟妈妈到排档饮个早茶,然后才上学,记忆中这个习惯直到小学才渐渐消失。

茶居给我的记忆就是,大多数是十二人大餐桌,每次定必与街坊搭台,同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当然还有像我这些与妈妈一起来的小孩子。

今天来到牛池湾的「龙城茶楼」,上述的感觉顿时涌现出来。到达的时间刚好在茶市及午市之间,虽然未至于空无一人,最起码可以找一个喜欢的位置坐下。

原本想有风味一点而选择坐在室外,可惜最后敌不过「尼古丁」的攻势,唯有转战室内,虽然墙上已贴了多个「严禁吸烟」的标语。室内气温稍焗促,还好今天天气清凉,故影响不大。

阿姐的招呼周到,正在用膳也立即放下碗筷来招待我们,开了壶「寿眉」再安顿好后,便到「点心柜」看看有甚么可吃。

阿姐逐一打开蒸笼给我看,点了「凤爪排骨饭」($11.00)、「鸡札」($8.00)与及阿姐推介的「豆苗饺」($8.00)。问了阿姐有没有「虾饺」($15.00),她说可安排厨房蒸出来,不过要等一下,这当然没有问题。

「豆苗饺」虽然一笼只有三只,不过每只的份量跟粉果相近。外皮黏性很强,一夹下去便黏著筷子,馅料除了豆苗外,还有虾肉及猪肉,不过味精颇重。

吃「鸡札」除了喜欢那旧鱼肚外,其次就是外面那块腐皮,这里鸡札的腐皮十分之长,差不多跟馅料打了四个转,而这正是儿时吃鸡札,为何可将腐皮分给二人食用的秘密。味道方面很有怀旧感觉,鱼肚虽不太爽,但够入味。芋头够粉之余亦吸收了各材料的味道,而鸡肉及火腿则没甚么特别。

蛊头饭除了「凤爪排骨饭」之外,还有「滑鸡」或「肉饼」等的款式,不过我还是钟情于「凤爪排骨」多一点。饭粒软硬适中,豉油份量亦刚好,排骨够腍同时带点肥肉,入口甘香。排骨份量很多,一共有两层,但凤爪则稍为干了一点。在吃过饭打打底后,人也暖了一点。

大约等了十分钟左右,即叫即蒸的「虾饺」便送到,一看之下,发现皮薄至透明,隐约地看到内里的馅料。不过同时心想外皮薄至此,怕当筷子夹下去时皮便会穿。但这个忧虑没有出现,外皮不但没有被夹穿,就连筷子也没有黏著,而就算在碗内滚动了数下也没有出现「甩皮」现象。馅料虽不是甚么高档酒楼的「靓笋尖、海中虾与上等猪肉」,但吃下时弹牙爽口,味道亦够,一点也不失礼。

品尝过点心之后,已决定下次要一试其炒粉面饭。因为坐近厨房的关系,看见厨师不停的在「兜呀兜」,炒出来的面眼见十分香脆可口,实在是吸引非常。

这里确实是一个,可以「几十蚊、几个人分」的地方
「即叫即蒸的虾饺」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充满怀旧味道的鸡札」
9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久未品尝的蛊头饭」
11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皮虽薄至透明,但却烟韧」
11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人均消费
$24 (午餐)
推介美食
  • 虾饺、凤爪排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