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0-05
2637 浏览
母亲生晨,还是来荃湾较方便,结果便吃放题。现今的餐厅食店,即使预订了桌子(2周前),也要等候一轮,经已不是新鲜事(潮语应是︰预订了也须等位是常识吧),经过这顿晚宴令我更加了解个中因由。这碟子,我甫坐下便发现有一颗「甚么籽」的类似物体,卫生情况不太乐观。寿司起初都正正常常,只是这个海胆墨鱼,那一小滴的海胆小得可怜,乍看还以为是不小心抹到海胆汁到墨鱼寿司的头顶吧。而后来的寿司不知怎的,都变了暖和的。虾天妇罗寿司,又是等了十五二十分钟才来的炸物,但入口是冷的,虾亦很小,估计炸粉比虾肉还要多。溏心蛋及炒蚬最先来,但其实也等了约十五分钟才来。溏心蛋卖相并非特别吸引,与拉面店十多二十元一只的更是天壤之别,这儿的只能说是不算太熟,吃下还感到蛋黄少许生的绵绵感,仅属「可以一试」。蚬有两种,清酒蚬及地狱炒蚬;清酒蚬味道不算,酒味温和,不会太浓,放题吃吃蚬也挺好,小小一只肉不会太多;本人较喜爱地狱炒蚬的味道,有点儿川椒的感觉,辣得来不是麻辣,入味,惟铁板不够热,如铁板再热一些,每颗蚬打开时也冒出烟来那就更形滋味。刺身刺身或其他「点菜纸」,虽标明最多只可点20件,但我第一次只是点了10件,店方亦花了整整三十
刺身 刺身或其他「点菜纸」,虽标明最多只可点20件,但我第一次只是点了10件,店方亦花了整整三十五分钟,还要在我们催促下方才端来一盘「疑非我们所点的刺身」。纸上称有玻璃虾,我点了,亦点了北寄贝,但三次都不觉有另一种虾。带子/帆立贝真是小得可怜,我猜大约只有平日到「一寿司」那帆立贝寿司的十分之一(即如阁下点了10件,店方就用平日一寿司索价3, 40元一件的帆立贝寿司切开给您)。绝对不夸张,薄得大概可以透穿阳光,小得如果只剩一片放在雪粒上,是不容易察觉的。 但话说回来,这儿的三文鱼、呑拿鱼其实还是挺新鲜味美的,而带子就真的小得令人无法细意品尝其真正滋味,难以评价。
羊架
第一次点菜中最先到来的,与家人一人一件,小但不打紧,因其确是味美,小小一件,肉不多,但羊味浓,膻香而肥瘦适中。由于其他肉类如猪颈肉平日家中常吃,故后来再点了两次,到最后一次更时近来最经典。 将近时间到时, 侍应端来的羊架可说是令人光火了,同时亦揭开了此店曾有食店吃至食物中毒(绝不是恶意中伤、无故捏造,大家可到search 渔屋+食物中毒,yahoo 2012年8月1日有报道)的究其原因。三件羊架,底下有张纸,那不是吸油纸,那正正就是本人亲笔写上桌号的点菜纸。此时,看看,羊架油溢至纸,纸上的字乃由印表机打印,试想油与油墨沟在一起,店方能确保油墨不会吸进羊内吗? 坦白说,茶餐厅、冰室将「order纸」放到碟旁/杯边亦屡见不鲜,但茶餐厅心总不会将「order纸」放在「豆腐火腩饭」底端吧。店方连这也想不到,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忿怒难平、百思不得其解。
冻乌冬 出奇不意的烟韧,可说是在日式店子吃过最韧的。
经过这顿晚宴后,我就能轻易分析为何食评都像两极化:就是因为有些食客有食物(好评),有些食客等了许久方才有/也未见食物(恶评)。抽奖难以令客人回头,店方最应改善的是order与食物不是正比例,好像客人要三催四请方才有食物,那就放题「任叫任食、无限添食」的精神背道而驰吧。
我估计,店方的厨房可能很小,师傅亦不多,所以切刺身每次都等这么久吧。其实,大家吃放题的心理就是︰我付了二百大元,就要吃个尽兴,要不然去吃定食就可以了。因此,店方必须改善出菜的时间,否则两小时放题其实都点不了多少轮的食物。
题外话/补充资料:
虽然这儿确是<$200的日式放题极为划算,但食物迟迟不到则怎样便宜也亳无意义。下次,宁可多付五十/八十元,再去大吉、吉寿、大喜屋,至少明码实价,要甚么有甚么,十五分钟内必定端来食物。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