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4-28
1108 浏览
河粉、米粉、檬粉、银针粉、金边粉、狗仔粉、粉丝、米线,排除「梁粉」,几乎所有汤粉都是我的至爱!虽然了解越式汤粉与泰式汤粉风格不一,但跟两者的爱,却要时光倒流到未曾相会之时,可谓情根早种!其后,泰国已成为我的家乡,可恨越南至今只到访过一次,未能好好欣赏其地道汤粉和风土人情!幸好,最近香港卷起一片越南风,为香港增添不少越南汤粉的新面孔,决定每家逐一细尝,开展香港越南汤粉的情未了!首先跟友人来到中环的「Le Pho」。「Le Pho」也许靠近苏豪区,门口的开放式厨房和座位设计成酒吧的模样,好让喝多两杯的客人多一份亲切感!深入店舖,发现「酒吧」后端只能容纳一张四人的桌子,其实是香港地方太狭窄、租金太惊人,不得不物尽其用而已!每一个座位的桌面都附带一个写上号码的小玻璃,非常有趣!更可想像上班一族在繁忙的午餐时段,独个儿开餐的画面。一位一号,一号一单,这手动系统跟电脑一样清晰,而且更人性化、更加可爱!排毒水「Le Pho」设有六款饮品,除越南滴漏咖啡、青柠梳打、咸青柠姜水、柠檬茶、汽水,而自家制的排毒水,相信越南也欠奉。颜色很漂亮,可是有更吸引我的饮品在等侍我的召唤了!咸青柠姜水 HK$28冻柠檬
河粉、米粉、檬粉、银针粉、金边粉、狗仔粉、粉丝、米线,排除「梁粉」,几乎所有汤粉都是我的至爱!
虽然了解越式汤粉与泰式汤粉风格不一,但跟两者的爱,却要时光倒流到未曾相会之时,可谓情根早种!其后,泰国已成为我的家乡,可恨越南至今只到访过一次,未能好好欣赏其地道汤粉和风土人情!
幸好,最近香港卷起一片越南风,为香港增添不少越南汤粉的新面孔,决定每家逐一细尝,开展香港越南汤粉的情未了!首先跟友人来到中环的「Le Pho」。
「Le Pho」设有六款饮品,除越南滴漏咖啡、青柠梳打、咸青柠姜水、柠檬茶、汽水,而自家制的排毒水,相信越南也欠奉。颜色很漂亮,可是有更吸引我的饮品在等侍我的召唤了!
冻柠檬茶 (随教父越南粉附带标准饮品)
我的心水饮品是咸青柠姜水,其实友人也我有意尝试,不过为了迁就我,她只好要了教父越南粉附带的饮品 — 冻柠茶檬茶,实在太感动了,为人生有个真正朋友的确好极而欢呼!
咸青柠姜水的咸味、酸味和姜香都很平均,整体感觉很清怡,没有大酸大咸的刺激,感觉不错!
教父越南粉 HK$98
「Le Pho」的选择不多,只备有两款牛汤粉、一款非牛的捞檬,和四款小食。我当然不会错过越南精髓的牛汤粉,可是友人不吃牛,只剩下独孤一味的捞檬选择,真的不好意思!我俩点的食物到齐了,我们得赶快开动!
教父越南粉是全店最贵的食物,HK$98 在一般的越南餐厅大抵可吃到一碟不错的小菜了,这价钱放在汤粉身上,真的感到有点昂贵。不过当我一呷汤头,那份清而不俗的牛香,还有纯美轻甜的汤韵,令我想起清秀的越南美女,原来她这是来自南越的,在「气质」方面,实在又非我吃惯的北越口味!据店员解释,「Le Pho」的汤底除采用大量牛骨,还掺进多种香料和蔬菜等熬制,熬足十二小时,在汤碗内混合薄荷叶和金不换,构成灵魂的汤底!
至于友人的捞檬粉,除烧猪颈肉、筷子春卷子,还有两片越南香肠。配料也不过不失,但鉴于南越清淡的口味,我俩也未能适应酸汁的单薄。不酸、不甜的酸汁与檬粉伴上,显得十分清寡,起不了调味的作用,白白浪费了大厨自制酱汁的苦心,不过藉此人可了解香港人与南越口味的差别,从而作出相对的调节。
我们也向侍应反映了选择和口味的问题,相信开业不久的「「Le Pho」可逐步适应。期待下回越粉情未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