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9
8
等级4
2011-09-05 74 浏览
像我这辈在末世殖民年代长大,还能沾上一点点大英帝国余晖之人,在九十年代初还未盛行互联网,连有线,卫星电视也没有,要得到外国的音乐消息,只能靠听电台,或看音乐杂志。Chichung choices,豁达音乐天空等电台节目,是我们的寄托,音乐殖民地,豁达音乐志向等杂志,是我们的精神食量。。。还有,位于尖沙咀清真寺对面商厦二楼的Music Union,一间有碟借,有乐手表演的会所。。。当年身份是一名中五学生,不时上过去吸收灵气,对一位喜爱音乐的年青人,看见面前CD柜上过千只唱片,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令人留连忘返,最为可惜的是,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哥,何来拿钱交过千银会费?当初出来社会做事,MU便在香港回归大陆之前结业了,慨叹生不逢时。。。这天小弟受到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主办单位之邀请,在中环卑利街的"Le Moment"出席这个以爵士,美酒为主题的Blogger Gathering。当年MU的创办人,正是现今知名酒评人Ronny Lau,十多年后的今天,辗转在这个场合相遇,因为他是这个午餐会其中之一个嘉宾。有看过小弟的食评的话,也会知道我喜欢用歌名为题,也经常引用歌曲内的歌词,加插在食评上,而且
更多
像我这辈在末世殖民年代长大,还能沾上一点点大英帝国余晖之人,在九十年代初还未盛行互联网,连有线,卫星电视也没有,要得到外国的音乐消息,只能靠听电台,或看音乐杂志。

Chichung choices,豁达音乐天空等电台节目,是我们的寄托,音乐殖民地,豁达音乐志向等杂志,是我们的精神食量。。。还有,位于尖沙咀清真寺对面商厦二楼的Music Union,一间有碟借,有乐手表演的会所。。。

当年身份是一名中五学生,不时上过去吸收灵气,对一位喜爱音乐的年青人,看见面前CD柜上过千只唱片,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令人留连忘返,最为可惜的是,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哥,何来拿钱交过千银会费?

当初出来社会做事,MU便在香港回归大陆之前结业了,慨叹生不逢时。。。

这天小弟受到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主办单位之邀请,在中环卑利街的"Le Moment"出席这个以爵士,美酒为主题的Blogger Gathering。当年MU的创办人,正是现今知名酒评人Ronny Lau,十多年后的今天,辗转在这个场合相遇,因为他是这个午餐会其中之一个嘉宾。
9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有看过小弟的食评的话,也会知道我喜欢用歌名为题,也经常引用歌曲内的歌词,加插在食评上,而且更在食评内上载MV,令大家一面看我食评,一面听歌看MV,以音乐带出食评上内容,留点空间给读者思考。渐渐成为了我的个人风格。近期开始发现有些Openrice食评家,模仿我用歌名来起题,得出来只有形,没有神,题不达意,吃个面包真难想像到"晚晚礼拜六"?
7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所以,是日以Jazz为主题,将爵士乐融入在美食上,别人或觉得有点抽象,我一直也说两者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当两种生活化走在一起,自然一拍即合。其实,当大家到餐厅用膳,不时会听到音乐,美妙,轻柔的旋律之下,心情也会更轻松愉快。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十多年前开始接触爵士乐,那是是抱著附庸风雅的心态,觉得听爵士乐是很型的一回事,于是便学人听Louis Armstrong,Mile Davis扮型。。。。。很多事,也是由当初的附庸风雅开始,包括是少年时因为盲目追从名牌,后来越穿越有感情,便去深入认识该品牌之背景,风格,到今天已成生活的一部份。

是日午餐会有三道菜,头盘为带有希腊风情的Spinakopita,是一道希腊式的馅角,包著混合了橄榄油,洋葱,大蒜,羊芝士碎的菠菜馅,味道香浓得来带清新。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除了爵士乐之外,每一道菜更配一款餐酒,小弟经常一边听著音乐,一边喝酒,久而久之便成为一个习惯,当我听Oasis,BLUR,PULP等英伦摇滚,总会喝著麦啤,Joy Division,Franz Ferdinand等后庞克,雪柜内的伏特加是最佳朋友,当唱盘上播放著爵士乐,Bossa Nova,古巴Salsa,甚至乎Chill-out,Downtempo之音,一杯纯芽威士忌,走不了。但绝少以红白有气酒来边听边喝,最大原因,是烈酒可以保存多年,餐酒开了之后,只得最多一两天寿命,我一个人,实在很难一口气喝光一整瓶。

此道菜配上意大利TERRE di GER的Pinot Grigio,带有清新的花香,初入口比较酸,但喝下去则果香与酸度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主菜是红莓酱苹果配鸭胸,以薯仔,烧黄椒,青瓜片作配菜,红莓与苹果混合的酱汁酸甜,配以肥腻的鸭胸是非常配合,但鸭胸的肉质老了一点,不够嫩滑,鸭味方面则很浓郁。对一间座位不足二十个的小店,一次过上十多位客人份量的菜式,水准难免有所偏差,这一点,不能够太过苛求。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主菜喝的餐酒,是来自西西里道的红酒,新酒当然年轻,闻下去味道不算十分突出,喝下去先辣后柔,果香味重。有说该酒庄的主人,同样是一位爵士乐手,一边酿酒一边玩音乐,更不时在酒庄招待客人晚餐时,即庆地Jam歌,将音乐融入生活,寓工作于娱乐,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众势利投机的香港人,值得借镜。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甜品为提拉米苏,香浓软滑,以味道偏甜的汽酒衬托,是一个不俗的结尾。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美酒,爵士,美食来穿梭这个多小时午聚,期间与Ronny Lau,爵士总会主席Peter,在餐酒,音乐上文化交流,期间得著不少。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我没有天文数字身家,喝不起价值连城的Fine Wine,但是有名乐手的唱片,只是百多块钱。。。音乐与酒,两者共融,浓情化不开。
2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非常感谢有关方面之邀请,顺带一提大家,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2011,将会在九月二十五号,至十月二号举行。期间的多项活动详情,可到香港爵士音乐节流官方网页浏览。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