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3-27
178 浏览
在多年的网上食客经验中,确有数个目标,可带著热切期待的心态。当中位于香港仔的批发鱼市场,内里的职工餐厅,好评之声不绝于耳,加上不乏一点神秘的色彩,难怪能于网上掀起不少话题;其实亦不难理解,当得知所吃著的,是从海上捕镬的首轮海鲜,配合「水上人」处理的手艺,实难以找著「不佳」的理由。经等待多时之后,承蒙今年搅手与南区区议会首度合作,本人终于有幸,成为坐上客之一,家妹更是「迟来先上岸」,成功地为她搭路,再度以兄妹档的组合上阵,总算是不失食神。不过在行程当中,亦出现不少难关,先是弄错了香港仔海傍大道的方向,结果行了一小段的冤枉路,到找到目的地后,正是步进了鱼栏地带,弄致双脚沾湿大片........经过一番转折后,终于进入了餐厅内堂,属典型的职工饭堂格局,内里毫无装潢可言,重实际不重姿势。一如以往,当天的午宴,个人除预备薄酒之外,更即场购了一枝由餐厅弄制的鸡骨草,以作护肝的功用。所谓手快有手慢无,这火速爆满的六围海鲜午宴,终于如箭在弦,蓄势待发:首先上场的,是用上大批杂鱼,经长时间火候而成的奶白鱼汤,看这钢煲之巨大,据知可重逾至七十余斤,汤面上更浮出一层鱼油出来。只知道所用的鲜鱼,都是即日处从深
不过在行程当中,亦出现不少难关,先是弄错了香港仔海傍大道的方向,结果行了一小段的冤枉路,到找到目的地后,正是步进了鱼栏地带,弄致双脚沾湿大片........经过一番转折后,终于进入了餐厅内堂,属典型的职工饭堂格局,内里毫无装潢可言,重实际不重姿势。一如以往,当天的午宴,个人除预备薄酒之外,更即场购了一枝由餐厅弄制的鸡骨草,以作护肝的功用。
首先上场的,是用上大批杂鱼,经长时间火候而成的奶白鱼汤,看这钢煲之巨大,据知可重逾至七十余斤,汤面上更浮出一层鱼油出来。只知道所用的鲜鱼,都是即日处从深海捕来,再配合沙参及肉竹等物熬制,略作拍照之后,已是急不及待地尝下,只是起初的味道,倒是比想像中淡了一点,殊不知却是越喝越浓,其后还尝出若干鲜味的余韵。
当天凌晨正是风高浪急,起初得知所捕获的海上鲜,只属时令的海马友之时,相比起老鼠班、苏眉等名贵鱼种,无疑有一点儿的失望。不过这尾约三斤重的蒸鱼,正值它的黄金时刻,尝著的肉质大体细嫩,配合鱼腹内的黄油,单论鲜味来说,可说得上甚为浓厚,配合衬托的姜葱及淡身的酱油,这时不叫来一碗白饭相伴,还要等待何时?!
这部份所呈上的,都是一些香口之物,普通不过椒盐鲜鱿,纯以炸功来品评,还未致最高的水准,外层的粉浆仍然呈现脆身,至于最大的卖点,还是在于这鱿鱼身上,在呈现「厚身」的肉质之余,质感却是甚为软熟,至于说到鲜味,既然是第一手捕获的海产,当然是无容置疑。
尾段餐厅还奉上一碟豉油皇炒面,好试出镬头的厨艺功架。看上桌之时,其面身的卖相还是呈现干身,略加一点辣酱之后,这味道于香浓之余,油腻感可不算重;却不知是否被拍照时间所拖累,就是差了一点镬气,除此之外,还是可列入不俗的出品。
有道「如吃海上鲜,莫惜裤头钱」,这顿价逾四百八十元的海鲜午宴,在尝尽优质的海产食材之余,更见识厨房实而不华的厨功,以这层面来说,已是来得物有所值。不过论及个人期望,还是出现些许的落差,仍未臻完满的感觉。有时天时、地利与及人和等诸般因素,只需出现些许变数,其结果已是不一样。个人相信在可控制的情况下,餐厅方面已是极尽能事,没有欺场之嫌。
还记得读书的时候,说到香港开埠初期,也不过是一个渔港而已。由本地海域开始,到延伸至的南中国海,可拥抱著不少珍贵的海产资源。时移世易,经过多年的都市化及环境污染之后,曾经风光一时的捕渔业,已经是大为萎缩。很多所谓的海鲜胜地,所吃的亦不全是本土货色,个人还是希望我们的这一代,还能品尝到美味的天然海产。临近收笔之时候,知道这间餐厅的专营权,将于今年之内完结,在以另一个姿态上场之前,亦不无一点惋惜的心态。
陵之微调:优良之选
评分:味道 4 环境 3 服务 3.5 卫生 3 抵食 3
尝餐于二零一三年三月二日中午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