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3-10
4 浏览
见咁多人留意呢间小店﹐想讲下d个人感受:作为观塘街坊帮衬多年﹐以前一个星期去3、4日﹐一直觉得食物特别得黎﹐好食又唔贵。近年虽然人气越来越高﹐但食物质素却似乎每况愈下﹐所以我都越来越少去了....用料好明显「缩水」﹐除了已经无得送好淡味的豆浆之外﹐以我最常点的为例:茄酱米线(茄酱份量少了三份一)、小锅米线(酸味不如以往般浓﹐食得出应该转左酸菜)、羊乳饼都切得比以前薄左...虽说现时成本上涨﹐难得偏僻小店办得甚有特色﹐也储到人气。我宁愿老板娘为保持食物质素而稍为加价﹐话晒云南风味都系因为食物而吸引咁多人远道帮衬。可能是厨房会间中换人的关系﹐煮出来的米线好唔稳定﹐时而爽滑软度适中﹐时而稔得滞﹐仲会碎湿湿咁...依家间唔时仍然会帮衬(麻辣鸡都仲ok)﹐对于未试过云南小食的朋友﹐这小店仍然是个选择(因为价钱平)﹐但真系俾唔出个笑啰....除非老板娘觉得生意多左唔志在客人点谂﹐否则希望可以改进下啦﹐要不然大家少了个好味选择真系可惜!
作为观塘街坊帮衬多年﹐以前一个星期去3、4日﹐一直觉得食物特别得黎﹐好食又唔贵。近年虽然人气越来越高﹐但食物质素却似乎每况愈下﹐所以我都越来越少去了....
用料好明显「缩水」﹐除了已经无得送好淡味的豆浆之外﹐以我最常点的为例:茄酱米线(茄酱份量少了三份一)、小锅米线(酸味不如以往般浓﹐食得出应该转左酸菜)、羊乳饼都切得比以前薄左...
虽说现时成本上涨﹐难得偏僻小店办得甚有特色﹐也储到人气。我宁愿老板娘为保持食物质素而稍为加价﹐话晒云南风味都系因为食物而吸引咁多人远道帮衬。
可能是厨房会间中换人的关系﹐煮出来的米线好唔稳定﹐时而爽滑软度适中﹐时而稔得滞﹐仲会碎湿湿咁...
依家间唔时仍然会帮衬(麻辣鸡都仲ok)﹐对于未试过云南小食的朋友﹐这小店仍然是个选择(因为价钱平)﹐但真系俾唔出个笑啰....
除非老板娘觉得生意多左唔志在客人点谂﹐否则希望可以改进下啦﹐要不然大家少了个好味选择真系可惜!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