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5-31
210 浏览
话说在荃湾吃鱼汤米线(见另文),又加菜又加茶都未吃饱(!);不打紧,在路德围要扫街,选择多的是。今天,选定了<豪大大鸡排>。应该说,是<豪大>选了我。一走近,那混了九层塔(最近才知道,原来这香料的名字是要用台语读出的)的油炸香(不喜欢的话便是油烟味),叫那台湾的回忆,像注射般直冲全身。(毕竟对于驻台北工作大半年、加上商务与渡假廿多次的我,那些年不乏美好的时光 ...)在台湾,夜市和美食路边摊不少,在档前天天出现人龙的却不多,而<豪大>就是其中佼佼者。我和同伴捧场的,是剑潭站附近阳明戏院旁的那一档;那儿年青消费者多,对这些煎炸食品自然趋之若鹜。到了现在这把年纪,实在承受不了扫街当饭吃(当地人如此过活的却很多);而同伴看到这块充满油和脆粉(即是,充满热量)的鸡排,更耍手拧头,说吃不消了。把一件鸡(上脾?传脾去大骨?)弄得如此大块,不外乎「揼」或「片」。若像其他食家所说的不用刀,那真的是「揼」得好甘了。但这一「揼」,可说彻底摧毁了鸡排原本的肉质结构,原本的质感已大为改变(同伴怀疑有没有用松肉粉;既是「秘方」,当然无法得知)。同时我看到,鸡的胸骨聚在鸡排的一边,这使我纳闷到底这「薄度」是否用刀
应该说,是<豪大>选了我。一走近,那混了九层塔(最近才知道,原来这香料的名字是要用台语读出的)的油炸香(不喜欢的话便是油烟味),叫那台湾的回忆,像注射般直冲全身。(毕竟对于驻台北工作大半年、加上商务与渡假廿多次的我,那些年不乏美好的时光 ...) 在台湾,夜市和美食路边摊不少,在档前天天出现人龙的却不多,而<豪大>就是其中佼佼者。我和同伴捧场的,是剑潭站附近阳明戏院旁的那一档;那儿年青消费者多,对这些煎炸食品自然趋之若鹜。到了现在这把年纪,实在承受不了扫街当饭吃(当地人如此过活的却很多);而同伴看到这块充满油和脆粉(即是,充满热量)的鸡排,更耍手拧头,说吃不消了。 把一件鸡(上脾?传脾去大骨?)弄得如此大块,不外乎「揼」或「片」。若像其他食家所说的不用刀,那真的是「揼」得好甘了。但这一「揼」,可说彻底摧毁了鸡排原本的肉质结构,原本的质感已大为改变(同伴怀疑有没有用松肉粉;既是「秘方」,当然无法得知)。同时我看到,鸡的胸骨聚在鸡排的一边,这使我纳闷到底这「薄度」是否用刀S字型把肉「片」开:哪可以只向一边「揼」到这程度?都是得个估字。这「摊薄」的技巧,连很多财技高超的上市公司也望尘莫及! 既已变成「鸡片」,赋予它「份量」(mass)的责任,就交给炸粉了。不能否认,所下的香料和炸好后加的调味粉,把这油 炸鸡肉加粉团,包装得很惹味。所以吃<豪大>的鸡排,饱的机会不小:不论你是因为鸡肉、炸粉、还是吸得满满的炸油而饱。抑或 ... 你睇到已经饱?(但经验告诉我,吃如此泡制的食品,那饱肚感是消失得很快的;之后吃不下饭,也许不是饱而是滞。) 还有,台北卖NTD50,香港呢,卖HKD25。两地租金迥异(路边摊要缴租吧?)该是主因。我去超市看,一只全脾$11-12,遇上得价清货时$7都买到。「工序」的繁复,是否值如此的「价差」(spread),见仁见智。
好像很有意见,但我还会再光顾吗?不单在台湾会,在香港也很可能会。有时,吃加上主观感情,就是唔多精明的。当然,台北不扫街,美食还是星罗棋布的(例如<三井>与<阿吉师> - 请参阅本人的开饭游记)。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