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18
16
等级4
2011-10-09 228 浏览
早几天才跟同事谈起,有些食店能在铜锣湾这个战场存活到今天,实属奇迹。说的是早一两年在礼顿道开业的手作大阪烧专门店,打着让客人动手亲自炮制大阪烧的旗号,当时在饮食界也掀起了一阵风潮。个人也抱着凑热闹的心态于刚开业不久造访了一次,还刚好碰上杂志采访。若问评价,只能说玩味比质素来的更直接,再加上两年间也没有回头再访,当中的评价也是不言而喻。若不是同事谈起,还以为在醉生梦死的铜锣湾,这店早成了绝响。想不到,今天又多加一位新竞争者。Kozy Okonomiyaki Teppanyaki除了主打大阪烧,还供应少量铁板烧美食。这次食客不用亲自动手炮制大阪烧,换上由日藉大厨在食客跟前的铁板现点现做,少了一分玩味,但听上去质素更有保证。早就想登门造访,奈何店子座位极少,板前座位只有8个,非板前座位也只有十来个。极不好订位,试过全店客满,也试过打了几十电话也没人接,前后拖了差不多一个,才能够成行。在接待处报上名字,便给引领到铁板前的座位。餐牌只有一页纸,细读一下,就拟好要吃的菜。两口子,吃不多,要些前菜,一两道主食就很足够。最先送上来的是饮料,女友点了可乐,当然不会有甚么别树一格的味道。自己则点了葡萄可尔
更多
早几天才跟同事谈起,有些食店能在铜锣湾这个战场存活到今天,实属奇迹。说的是早一两年在礼顿道开业的手作大阪烧专门店,打着让客人动手亲自炮制大阪烧的旗号,当时在饮食界也掀起了一阵风潮。个人也抱着凑热闹的心态于刚开业不久造访了一次,还刚好碰上杂志采访。若问评价,只能说玩味比质素来的更直接,再加上两年间也没有回头再访,当中的评价也是不言而喻。若不是同事谈起,还以为在醉生梦死的铜锣湾,这店早成了绝响。

想不到,今天又多加一位新竞争者。Kozy Okonomiyaki Teppanyaki除了主打大阪烧,还供应少量铁板烧美食。这次食客不用亲自动手炮制大阪烧,换上由日藉大厨在食客跟前的铁板现点现做,少了一分玩味,但听上去质素更有保证。早就想登门造访,奈何店子座位极少,板前座位只有8个,非板前座位也只有十来个。极不好订位,试过全店客满,也试过打了几十电话也没人接,前后拖了差不多一个,才能够成行。

在接待处报上名字,便给引领到铁板前的座位。餐牌只有一页纸,细读一下,就拟好要吃的菜。两口子,吃不多,要些前菜,一两道主食就很足够。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先送上来的是饮料,女友点了可乐,当然不会有甚么别树一格的味道。自己则点了葡萄可尔必思,玻璃杯中盛着紫色乳酸饮料,迷幻带点优雅。在香港好像不太多地方可以喝到可尔必思,反之,在台湾却十分普遍。微酸中带点果香,伴著冰冻像汽水的感觉,很喜欢这种饮料。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先送上来的是关东煮。不知怎的,坐在铁板跟前,看著日藉厨师忙这忙那,有一种置身于日本屋台小店的感觉,就想来些关东煮。店里的关东煮包括牛筋、萝卜、蒟蒻、鸡蛋、豆腐和马铃薯。懒去决定,就每款来一份。想不到送上来时才得悉牛筋还不够软,是夜从缺。既来之,则安之。这道关东煮做得不错,木鱼清汤淡淡渗出鲜美,不喧宾夺主。鸡蛋、豆腐等食材蘸满汤汁,寻常之物也变得可口讨喜。尤其喜欢汤汁中的萝卜,虽不是时令之物,质感也鲜嫩细致,焖煮过更显甜美,每口都是由蔬菜的甜和木鱼清汤的鲜调和而成的美味。
5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边吃关东煮,边细看厨师那著铁铲在铁板上表演,也是一种乐趣。忽尔,混着葱花的蛋汁倾泻而下,厨师三扒两拨把蛋汁修正成长方形,注视着微妙的变化,一下子再把mozzarella芝士碎通通撒到半熟的蛋皮之上,拨弄两下,便成了芝士蛋奄列。蛋皮包裹著软滑甘香的芝士,余温把芝士融化,细丝牵扯出无限美味,简单的把蛋香和芝士的奶香融合起来,滋味无穷。
4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但见厨师不慌不忙的一口气把五六团面糊倾倒在铁板上,就猜到其中一份大阪烧是属于自已的。烤好一面后,利落地一剔一接,面饼便反转过来。再烤上大概五分钟,抹上泛著暗橘红色的烧汁,最后再挤上沙律酱,一块热呼呼的大阪烧便完成了。拿著小铲装模作样的一切一铲,把小块烧饼盛到跟前,咬一口,烧饼松软可口,没粉粉糊糊的感觉,也没网上朋友说的干巴巴,自已也没到过日本吃正宗大阪烧,但这块烧饼肯定比礼顿道的手作店美味多了。最讨喜还有丰盈浓稠的酱汁和沙律酱,为平白的烧饼添上无尽色彩。
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想不到作为小菜的泡菜炒豚肉最后才送上来。除了泡菜和五花腩片,厨师还加入了魔芋细丝一同快炒,最后肆意地撒上一抹葱,翠绿盎然,煞是好看。在铁板上快炒过的五花腩片,油脂早给迫出,剩下薄脆酥香的质感,配上又酸又辣的泡菜,还有青葱的香气,三种味道和谐不冲突,虽从小菜变成全晚的结尾,也不失光彩。

总计:HK$320

坐在铁板前,全晚看着厨师炮制一道又一道的美食,大虾、蛏子、蚬等等,不过最看上眼反而是那道简单不过的炒饭。圆圆胖胖的米粒在铁板上跳舞,几下上落,便成了一碗充满生命力的炒饭。吃完最后的泡菜炒豚肉还真想来一道炒饭,但留一点缺憾,留一点期望好像更好。

为了回味那道芝士奄列,为了那道还没品尝的炒饭,再访之行,不远矣。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