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4-15
413 瀏覽
這個農曆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我無疑是吃得比往日更盡情了一點,我單是日本拉麵店都已經幫襯了兩間,只是我為了食評着想也為了避嫌,另外一間我不講名稱了,只能說我整日都吃得十分盡興。我在銅鑼灣「京都廣場」光顧完一間有名的韓國餐廳,還享用了一客綿花糖做表面裝飾,包圍着泡菜豬肉炒飯的食品,還有一個以另類食法登場的韓國雪奶冰。最後我沿着「灣仔道」一路走到我最後一間要幫襯的日本拉麵店,那間拉麵店名稱就叫做「拉麵太郎」。由於「拉麵太郎」位處於「灣仔道」上斜,在灣仔與銅鑼灣之間的位置,所以位置上的尷尬令我到達「拉麵太郎」的時候,「拉麵太郎」食店內仍未滿座,不需要等候已經可以找到座位。「拉麵太郎」跟很多日本拉麵店一樣,樓面的侍應,跟廚房的師傅都跟日本有半關係,不過勉強還聽得明廣東話,語言溝通還未溝成任何障礙。由於我之前在銅鑼灣食過拉麵的關係,所以在「拉麵太郎」,只是酙量點到即止,只點碗拉麵,淺嘗「拉麵太郎」拉麵的味道,就已經足夠了。期間我無意中發現,發現「拉麵太郎」也有提供附有炸雞的豬骨湯拉麵。不過「拉麵太郎」實際上只是「京都系」的日本拉麵店,「拉麵太郎」的炸雞豬骨湯拉麵跟我曾經吃過的拉麵只是有點相似,
我在銅鑼灣「京都廣場」光顧完一間有名的韓國餐廳,還享用了一客綿花糖做表面裝飾,包圍着泡菜豬肉炒飯的食品,還有一個以另類食法登場的韓國雪奶冰。
最後我沿着「灣仔道」一路走到我最後一間要幫襯的日本拉麵店,那間拉麵店名稱就叫做「拉麵太郎」。
由於「拉麵太郎」位處於「灣仔道」上斜,在灣仔與銅鑼灣之間的位置,所以位置上的尷尬令我到達「拉麵太郎」的時候,「拉麵太郎」食店內仍未滿座,不需要等候已經可以找到座位。
「拉麵太郎」跟很多日本拉麵店一樣,樓面的侍應,跟廚房的師傅都跟日本有半關係,不過勉強還聽得明廣東話,語言溝通還未溝成任何障礙。
由於我之前在銅鑼灣食過拉麵的關係,所以在「拉麵太郎」,只是酙量點到即止,只點碗拉麵,淺嘗「拉麵太郎」拉麵的味道,就已經足夠了。
期間我無意中發現,發現「拉麵太郎」也有提供附有炸雞的豬骨湯拉麵。不過「拉麵太郎」實際上只是「京都系」的日本拉麵店,「拉麵太郎」的炸雞豬骨湯拉麵跟我曾經吃過的拉麵只是有點相似,而不相同。
而且「拉麵太郎」的拉麵價錢不算昂貴,甚至可以說是頗為便宜抵食,我的招牌拉麵「太郎拉麵」亦只需要收港幣七十八元價錢而已。
或者我可能要留到下次,才再次來到灣仔,嚐試「拉麵太郎」的炸雞豬骨湯拉麵,今次我剛剛在銅鑼灣食過拉麵,所以「拉麵太郎」的豬骨湯拉麵,我只食原味豚肉叉燒豬骨湯「太郎拉麵」就足夠了。
點餐後我看着「拉麵太郎」其他拉麵食品的餐牌,發現「拉麵太郎」仍保留着傳統日本本土拉麵餐廳的風格,例如「拉麵太郎」「生姜拉麵」的餐牌正正就是這樣,是原裝日文字體的餐牌啊。
我已經記不起對上一次在香港看到有日本文字的餐牌,反而日本本土拉麵店的日文字體的拉麵餐廳,我就見識過原裝日本文字餐牌。
「拉麵太郎」不單止日本京都風格的豬骨湯拉麵,還有不同種類的丼飯、小食、頭盤小菜,所以如果我說「拉麵太郎」是純粹只賣日本拉麵,而沒有丼飯提供的餐廳的話,恐怕未必有足夠說服力。
更可惜的是我,之前已經食過一碗豚肉拉麵,如果不是的話,我在「拉麵太郎」應該可以叫得更多食品。
由於「拉麵太郎」食店面積不小的關係,所以我在幫襯「拉麵太郎」的時候,食店樓面沒有太多食客的樓面檯櫈,食店氣氛就零舍顯得冷清和寧靜。
就算我舉起手機鏡頭,對着「拉麵太郎」食店的半開放式廚房在拍照,廚房內的日本籍師傅伙計看見了,都沒有太大反應,侍應的服務又算好招呼,所以「拉麵太郎」的服務評價都算不錯。
但是「拉麵太郎」拉麵價錢比較便宜的同時,亦無可避免地,遇上了拉麵食材將價就價,「一分錢一分貨」的問題,例如「太郎拉麵」的溏心蛋就只得半隻,失去了流心雞蛋蛋漿的效果。
至於「太郎拉麵」的好處,就是豬骨湯湯底是原裝豬骨熬煮出來,所以豬骨湯湯底的味道變得十分甜美。
儘管「太郎拉麵」豚肉叉燒厚度不算很厲害,但是由於「太郎拉麵」價錢不算太過昂貴,所以我當時吃完「太郎拉麵」後,已經感覺十分飽肚,再吃不下其他東西。
未好「拉麵太郎」拉麵價價錢不算太昂貴,所以我吃完「太郎拉麵」之後,結賬埋單後拿着收據一看,「太郎拉麵」只需要七十二元一碗,性價比肯定不會太蝕底輸洩。
$72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一方面,由於「拉麵太郎」本身沒有自助點餐紙的關係,所以拉麵麵條的粗幼、韌度跟濃度都無從選擇,只剩下一款正常性質的麵條,以及正常濃度的湯底可以讓我選擇。
「太郎拉麵」麵條的口感只算是中等,麵條麥香跟韌度都只是一般的感覺,不過麵條吸收了甜味的豬骨湯底,拉麵麵條味道也因此變濃變甜,吃到最後也沒有覺得吃膩或者厭倦。
至於「太郎拉麵」的豚肉叉燒,叉燒肉質偏厚,我用牙齒咬下去,咬斷豚肉叉燒時也需要一定的牙力。我承認我是個偏好有軟腍外表,彈牙口感叉燒食品的人,所以「太郎拉麵」的豚肉叉燒對我來說只是中等而已。
不過豚肉叉燒跟麵條一樣,豚肉叉燒吸收了豚骨湯底的甜味之後,豚肉叉燒的味道亦因此充滿了豚骨湯的甜濃味道感覺,這樣甜味是我最初接觸豬骨湯跟豚肉叉燒時,第一次吃到最原始最基本的豬骨湯拉麵的感覺。
「太郎拉麵」面頭的原片紫菜,吸收了濃郁豚骨甜味的湯底之後,紫菜囗感與味道,亦因此變腍和變甜。
歸根究底,「太郎拉麵」的濃郁豬骨甜味湯底,才是「拉麵太郎」跟「太郎拉麵」的成功關鍵,夾條反而變成了陪襯的不起眼次要角色。
「拉麵太郎」另一個成功的原因,是拉麵的價錢實在很便宜,又沒有收加一服務費,所以價錢比起一般正宗日本拉麵餐廳拉麵正規價錢,還節省了兩成的錢,性價比不差,但是如果有完整流心半熟蛋的話可能會更妙。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