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8-07
1104 瀏覽
拉麵者,匠之魂也。這就解釋了為何在香港,幾乎每間標榜正宗的拉麵店,都長期 / 定期有日本師傅坐鎮,為的,就是對自家品質的堅持。如果沒有了日本師傅監督、顧店的話又會如何呢?我對這一點總感到好奇。抱著這個疑問,我一而再地,拜訪了這家位於元朗的「麵家山下」分店。白色底的霓虹燈映照出「山下」二字,加上同樣印有店名及LOGO的門簾,很有「日系」的色彩。此外,門前亦放有兩張椅子,供客人在等位時可以小休片刻,相當貼心。麵店在門口立起了一塊小小的黑板,上面寫了該店的「人氣推介」,並在旁邊畫了一隻可愛的小豬。「歡迎光臨,隨便坐」,廚房傳來一把年輕的聲音。「只得一個人看店?沒有日式師傅在嗎?」我的腦海不禁浮現一堆問題。環顧四周,可以坐的地方著實不多。不似一般傳統的拉麵屋,這種四人檯的設置應該是為了方便一整班人前來用膳。待坐定之後,眼見上一檯客人離去時的碗筷尚未收拾好,人手如此不足,看來這裡確是一人麵店無疑。也就是說,那位年輕人就是老闆。定過神來,發現麵店的裝修不甚了了:吧檯裝潢簡單,簡直和普通港式拉麵店相差無幾。「想吃什麼?」年輕的老闆自廚房探出半邊身來。躊躇半晌,驀地發現頭頂上原來掛著一排用日文書寫的木
這就解釋了為何在香港,幾乎每間標榜正宗的拉麵店,都長期 / 定期有日本師傅坐鎮,為的,就是對自家品質的堅持。
如果沒有了日本師傅監督、顧店的話又會如何呢?我對這一點總感到好奇。
抱著這個疑問,我一而再地,拜訪了這家位於元朗的「麵家山下」分店。
「只得一個人看店?沒有日式師傅在嗎?」我的腦海不禁浮現一堆問題。
待坐定之後,眼見上一檯客人離去時的碗筷尚未收拾好,人手如此不足,看來這裡確是一人麵店無疑。
也就是說,那位年輕人就是老闆。
躊躇半晌,驀地發現頭頂上原來掛著一排用日文書寫的木製菜單,內容以小食為主,感覺非常「和風」。
「請問有沾麵嗎?」無意中看到有一塊木牌上寫著 (つけめん,即沾麵) 的字樣,加上天氣甚熱,所以有些心思思。
「不好意思,現在沒在賣了。」他略帶腼腆地回答。
最後拍板,和女友一樣來個叉燒拉麵,再多付$20,分別追加2粒味玉 (雞蛋)。
「那支無糖可樂據說真的含有食物纖維呢!」他笑了,笑容中帶著一點純真。
語畢,他轉身步入廚房,開始忙著弄我們所點的東西。
大約15分鐘,兩碗拉麵上檯了。
叉燒拉麵 (味噌湯底)
$75
6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叉燒經火炙特別處理過,雖然是薄切,但脂肪的焦香恰到好處,入口即化。
麵的口感普通,像極了超市裡可以買到的那種貨色。
味玉不太入味,只能算及格。
配菜很少,只有少量筍及碎叉燒,蔥的份量倒還可以。
吃至中巡,真正的問題來了 - 湯底愈來愈苦。
「為什麼?」我心裡不斷地犯著嘀咕,並馬上在女友的碗裡又盛了一口湯試喝,發覺和我的湯底幾乎一樣,只是少了味噌的味道而已,但她那碗麵卻一點苦味也沒有。
「真倒霉!」懷著懊惱的心情,我只好默默地吃完眼前的麵。
首次光顧,沒想到我竟會帶著一絲遺憾離開。
* * *
半個月後,再臨此地。
一樣的人事,一樣的風景。
「今次‧‧‧試試這個吧,再加一份小食。」我猶豫了好一陣子,才肯作出決定。
拉麵DX (黑蒜湯底)
$75
6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一試之下,驚為天人。
明明是和上次一樣的淡味湯底,卻因為加了黑蒜油而香味倍增;叉燒經火炙後的焦香又跟湯底的風格同步一致,對整碗麵的美味起了加成作用。
對比起之前,這次的拉麵可以說完全處於另一個檔次。
當然,最令我感動的是:湯底終於沒有苦味了。
叉燒拉麵 (黑蒜湯底)
$65
4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章魚燒
$25
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離開之際,再一次目睹老闆的背影。
總結:
由Openrice上的評分來看,元朗分店明顯不及上水總店。我雖未去總店吃過,但至少第二次光顧元朗分店之後,感覺還是滿意的。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分數未必代表一切,千萬不要因此而卻步。至少,你吃過了,才有資格給出真正客觀的評價,不是嗎?
滿意度:(5個 為滿分)
題外話/補充資料:
1. 此店於17/7 及 31/7 前往光顧。
2. 客人在進食前需先付款。
3. 叉燒拉麵 (味玉追加) 和 拉麵DX 雖然價錢一樣,(但後者的叉燒會由5片減少至4片,取而代之的是多了一顆味玉。)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