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1-08
722 瀏覽
說起希雲街,第一時間想到轉角位的Via Tokyo。永遠的長龍,把希雲街其他餐廳的鋒芒蓋過。其實只要避開人群,轉入去,會發現不少食肆。硬把想吃拉麵的友人拉到旁邊的cafe。在辦公室坐了一個早上,YAWN,很合意境。小店座位不多,有寬闊的大正方枱、幾張二人桌、向街和面璧的高枱。簡單的佈置,予人舒適的感覺。要是天色較光,陽光從窗外射進來,氣氛更佳。餐牌上最多是飲品,主菜和甜品各一頁,選擇不多,但有飯,有意粉,有漢堡,種類齊全。午餐配沙律和咖啡或茶。小得只有幾口的沙律,淋上帶蜜糖味的黑醋,清新開胃。份量少至如此,對肚餓的人有吊癮效果,期待主菜的來臨。Taro Latte粉紫色的香芋鮮奶,面層泡泡做成拉花,比友人的mocha漂亮得多。薄薄一層牛奶泡抹,沒有豐盈的泡泡效果,但奶香和芋頭味明顯又平衡,不會太甜,味道不俗。薯粒熱鍋上一次吃這道菜,已是很久之前在中環的事。店已結業,經歷兩年,四人組亦可能難以再聚,份外感慨。薯仔煎至外韌內軟,薯香十足,上枱時煎pan還熱得吱吱響。把兩隻全流心、脹卜卜的蛋刺破,蛋黃隨即流出,拌勻後,半熟的蛋液包著薯粒、跟融掉的芝士混在一起,還有洋蔥、煙肉,看得垂涎欲滴。幾
硬把想吃拉麵的友人拉到旁邊的cafe。在辦公室坐了一個早上,YAWN,很合意境。
粉紫色的香芋鮮奶,面層泡泡做成拉花,比友人的mocha漂亮得多。薄薄一層牛奶泡抹,沒有豐盈的泡泡效果,但奶香和芋頭味明顯又平衡,不會太甜,味道不俗。
上一次吃這道菜,已是很久之前在中環的事。店已結業,經歷兩年,四人組亦可能難以再聚,份外感慨。薯仔煎至外韌內軟,薯香十足,上枱時煎pan還熱得吱吱響。把兩隻全流心、脹卜卜的蛋刺破,蛋黃隨即流出,拌勻後,半熟的蛋液包著薯粒、跟融掉的芝士混在一起,還有洋蔥、煙肉,看得垂涎欲滴。幾香而不太油膩,調味不太重,主要是煙肉的鹹。
連意大利飯也是用煎pan上,忌廉汁熱至起泡,然後收水,一邊吃,慢慢放涼變稠變乾。野菌大片,腍得有嚼勁。飯比一般意大利飯細粒,硬度不錯,但欠了綿綿、黏稠的口感。忌廉味香濃,滲著輕輕松露香。不似正宗意大利飯,但是個美味而特別的變奏。
同樣以小煎pan上枱,但只為視覺效果。麵包粒浸過醬汁,入口濕潤軟熟,吸了吉士味,還有點冧酒提子的甜,表面煎至微焦,介乎麵包布甸和西多士之間。不及正宗麵包布甸般濕,又沒有西多士煎過的油香,但搭配雪糕添上冰涼,又增加濕度,不得不讚幾好食。
紅絨蛋糕塗上朱古力,配以雪糕及熱朱古力醬
本為了red velvet cake而點了brownie,期待著切開朱古力外層是紅色的蛋糕,誰知卻是朱古力餡,只是普通的朱古力布朗尼,有點失望。淋上朱古力醬,在鐵板上燒至起泡,冒出白煙,吱吱作響。咬破牛扒表面硬脆的朱古力外層,中間的朱古力被鐵板熱至融化,跟半融的雲尼拿雪糕一拼放入口,一冷一熱,冰火交融,一清一甜,在口裡形成衝擊。朱古力不太甜,吃畢整件都不覺膩。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