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
3
招牌菜
還記得未搬去九龍灣之前, 灣仔就成了我的童年回憶之一.雖然不敢說所有地方餐廳都去過, 但住了廿多年, 這區應該留下了我不少的腳印.不過離開了4,5年, 閒時回來逛逛, 巳見到有不少餐廳小店都結業了, 由好些大集團連鎖食肆取而代之, 感覺其實是有些無奈的.今天來到群策大廈, 也是我童年時, 爸爸每到周日都帶我們來這裡飲茶的好地方. 當然, 以前的酒家都結業了, 不過這裡雖然轉了幾手, 但有趣的是到了現在一直都是做酒樓生意的.和另一半周日來到這裡, 正好是下午3時左右, 下午茶開始的時間.店內食客不多, 只有4,5枱. 以酒樓來說都算幾冷清.環境恍惚跟我童年來的沒大改變, 我想雖然轉過幾次手, 但店主應該都沒有大裝修過吧.來酒樓最有趣的就是點心紙大大小小的堆滿枱上, 張張都說是特價, 有時更有同樣的點心分別印在幾張紙上但價格又不一樣. 所以剔點心紙時一定要小心, 更要不時問問侍應.我們2個人來, 肚子有限也不能點太多.先來午市特價粉面燒鵝河粉 (HKD$23.8) + 油雞米粉 (HKD$19.8)午市來說這麼的一大碗油雞米粉, 而且不到廿蚊真的幾抵. 份量夠正常女子做午餐了. 燒鵝比較貴, 但皮燒得幾脆, 肉厚不過比較乾一點, 鵝味不太濃, 自覺普通.來了個油雞脾位給我, 真好! 不過大部份雞皮都不見了...雖然說吃雞皮不太健康, 但以愛雞人士來說, 雞皮就是整舊雞的精髓!! 再說得絕一點, 就是食雞一家要食雞皮, 唔係雞皮不如索性唔好食雞食其他野. 說回這裡的油雞, 豉油味不太足, 雞肉有點鞋口但仍是幾厚肉的, 味道普通.吃完2碗粉, 我們再叫了7籠點心 (真是慘, 我和另一半的大食程度巳令隔離枱側目)鮮竹牛肉球 (小點)牛肉好細粒, 好淋肉質沒什麼彈性, 可以不點.瑤柱灌湯餃 (大點)其實我和另一半次次去酒樓, 都不自覺的會各自點一個來吃. 原因其實好無聊, 因為我們童年時每次去酒樓都好恨吃這個, 但偏偏每次父母都說好貴不讓我們點. 所以現在人大了, 每次去酒樓就算幾飽都一定會點來吃, 算是一點童年補償吧.這裡的灌湯餃比較細隻, 而且內裡的涵也不多, 但湯底幾甜, 算OK.蜜汁叉燒包 (小點)這是另一半的非弗. 我只嘗了一點, 他完全KO了一整籠. 不過其實一個包體積不太, 比較迷你. 包皮香軟的, 不過比較厚身, 內裡的叉燒十分少, 基本上只有醬汁.懷舊糯米雞 (大點)糯米雞一大隻佔上整個籠. 打開荷葉內裡份量又幾多. 飯有點焦, 中間的涵都幾多, 不過肉就比較鞋口. 整體仍是不錯的.南翔小籠包 (大點)一籠4件的小籠包用小錫紙盤裝著. 不過包皮太粉又太淋, 內裡的湯汁全都漏在錫紙盤內, 肉也不太JUICY. 這款也可以不用點.鴛鴦雞鴨紮 (中點)好油的一個點心. 鴨腳好硬, 中間的豬肉條好肥, 唯一好一點的是內裡的雞肉不鞋.鮮蝦菜苗餃 (大點)每次去酒樓吃點心, 我都比較喜歡點豆苗餃多過蝦餃, 貪其菜多比較清. 這裡的餃做得很大隻, 皮不太薄但算煙韌. 內裡的蝦膠比菜要多得很. 其實我是希望菜比較多, 現在這個餃吃完有點膩.2個人埋單二百左右, 吃得飽以份量來說不算很貴.不過可能正值下午收市, 吃到差不多3點半左右酒樓就開始關電視, 侍應亦下場了.但還好沒有催我們走, 一直讓我們吃到4時左右才離開.
繼續閱讀
是日又早到了灣仔,有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又令陳真食指大動了。上來的原因,就是事前幾天,同食友講起灣仔的幾間專做國內團體餐生意的酒樓。盈彩,好像真的不做街客,無從入手。群策有兩間,唐人佳正在裝修,不知裝到幾時,而悅滿樓是團餐街客兩者都做的,而且說明了5樓飲茶,4樓茶餐。離上班時間只有半小時,為了快,就決定去4樓的茶餐部一試。不吃麵,爽脆的叫了一份西式的扒餐。有煙肉、有蛋、有蒜香多士、有雞扒仔一塊。看落,是有少少像酒店早餐的樣子。雞扒,有點像炸的樣子,但後來覺得是煎烘的,味道香而且帶點豉油味,覺得是不錯,而煙香,煎得二十分之香,只差一點點就可以煎到脆。不過,我本人就不太喜歡脆,這樣半乾而帶有肉汁的,是最好食最香的食法。雞蛋普通,但多士因為有少少蒜香而份外的美味。感覺不錯的早餐,惟是要上樓,不然,我覺得會有人欣賞。下次再看看有沒有時間,上去5樓飲茶試試。而且早上,這裡是靜靜的,好舒服。
繼續閱讀
諗住就腳, 揀咗呢間茶樓食點心, 質素真的麻麻, 腸粉皮厚一pat pat, 燒腩仔和义燒包還可以, 好彩個潮州粉果夠樣衰, 我無食, 但我媽媽食咗一個, 先發現有條小強屍體响個籠喥....咩胃口都無哂
繼續閱讀
朋友介紹之下,到此一試.叫了例湯一客,是粉葛湯,味道一般,不過鹹,但未夠火候.菜心,可能不合季節,有點韌但味道不錯.蝦餃大大粒,皮薄餡靚.春卷大件,香脆.蛋白炒飯,份量大而且不油.叉燒包,大大個,粉皮香軟.流沙包,同樣是大大個,粉皮香軟,但不太流沙.燒賣大粒好味,不是只有肥肉.牛肉球食味一般,沒有特別之處.那椰汁紅豆糕是最吸引我的,白白的三件,伴襯著粒粒紅豆,賣相吸引,味道可口.這裡的服務也不錯,雖然侍應人手不足,但也工作爽快.不是我付賬,不知道貴不貴.價錢是其次,我最珍惜能與少見的好友相聚.
繼續閱讀
朋友約在杜老誌食飯,老媽立刻問是否唐人佳,看來樓下的唐人佳知名度大得多。朋友選這裏並非味道好或抵食,主要是貪佢晚市夠冷清,可以任坐唔嬲!七時半全廳都只得兩枱人,朋友知慳識儉,點了兩種特價菜,一欵是九十幾元白灼蝦加蒸斑仔,另一欵是五十幾元焗雙蟹。意料中事,所有都非常袖珍,不過味道也還可以,尤其是條斑仔,的確唔錯。此外還點了白菜仔灼豬潤,豬潤非常嫩滑;琵琶豆腐,普通啦,還有杬菜四季豆,不夠香。連貼士五百元,坐足三粒鐘,侍應亞叔频添茶,冇黑面,算係咁啦。最旺時都只是坐滿三分一,想坐幾耐都得,完全冇壓力,確是食飯傾偈的好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