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1-07
168 瀏覽
去完瀛素食食飯,大家有少少意猶未盡,就過對面「源記喳咋」食番碗糖水嚟滿足胃納。廟街多人行就唔使講啦,加上源記個鋪位勁細,枱櫈勁逼,絕對喺快食唔可以齋坐嘅地方。我哋一行成10人嘛,幾難得唔使等太耐就坐到鋪中嘅大長枱。各有各叫,其他人食咩就唔多講喇,無試之餘又唔方便影相。小弟揀嚟芒果豆腐花($17),唔喺咩新興嘢,不過印象中就應該喺第一次食喇。源記都喺賣啲舊式糖水,其實芒果豆腐花我估晌佢哋嚟講,算喺新潮產物。講番個豆腐花,豆花做得幾細滑,豆味唔錯,芒果粒落得無手軟,又鮮甜,撈勻嚟食真喺幾爽!題外話啦,除咗街市、米鋪、葯材鋪、小巴,真喺唔多地方仲用緊花碼字,希望依種字繼續存在,因為好有歷史特色。唔知依家小學仲有無教呢?細個時啲教科書裡面叫佢做「中國數碼」,聽個名仲以為咩數碼數目字咁勁添,哈哈!
題外話/補充資料:
花碼中國數位,亦稱花碼、蘇州碼子、番仔碼、草碼、菁仔碼,始於籌算,也是另一種傳統在中國民間流行的數字。早期的籌算是一單位就放一個木棍,一、二、三、四(〤字經隸書變形,否則是||||)、五(把四個||||中間放一個橫的表示五)所以衍生出這樣的文字。「花碼字」是過去使用的數字符號。上世紀50年代很多商舖仍用它來作記賬,直至60年代以后才迅速被阿拉伯數字所替代,時至今天已很少人使用這些數字記賬了。現在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藥房偶而仍然可見。
至於正楷的壹、貳、參、肆、伍……則是後來楷書定型,唐宋以後取擇同音字來做為數字符號的楷體書寫,所以在後來的數術書籍才會用這樣寫法。兩種不一樣的數字一來是前者很容易添筆動手腳,後者筆劃繁複又彼此不相近,絕無看錯或動手腳於帳冊的可能性,於是正楷可以說是因應防止假帳的一個措施!
花碼一至九的寫法如下:
0:〇
1:一 或 〡
2:二 或 〢
3:三 或 〣
4:〤
5:〥
6:〦
7:〧
8:〨
9:〩
(網上資料)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