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11-21
135 瀏覽
本月上旬,結束了為期一星期的工作坊,波士大為滿意,決定一擲千金,請一班功臣到西貢嘆海鮮。我本不好海鮮,但素聞西貢海鮮出名,內心亦頗為期待。於是我們一行十四人,于傍晚時分浩浩蕩蕩開赴西貢。巴士一入西貢,我立即感覺到深厚的異國風情——綽綽樹影,低矮的建築,精緻的小店,趴著大大個蜘蛛俠的酒吧,泊滿船隻的港灣,以及寧靜悠閑的生活氣息——在這個擁擠吵雜的鋼筋水泥時代,也許這才是香港的本土風情?我未去過越南的西貢,但在我想象中,這兩個名字相同的地方一定是相似的。我們在西貢海鮮街前下了車,波士率領我們進入海鮮街,此間全記海鮮菜館便是我們目的地。是時華燈初上,海風正爽,當然是選擇在酒樓外的露天位入座,依山傍海,燈火璀璨,衹賞海景亦已值回票價。酒樓外陳列的海產五花八門,多不胜數。放眼望去,整條街的海鮮食肆盡皆如此,而且處處人聲鼎沸,熱鬧無比。當晚大約上了十數道菜(包括兩個蔬菜和一個湯)和兩個甜品(一盤生果及紅豆沙)。由於不甘落人后地加入搶食行列,未能將所有菜一一攝下,但所攝下的幾道,以供回味足矣。 白灼海生蝦旁邊的星國美女說很鮮甜,但我衹覺得無甚特別,但蝦肉還是爽口的。一盤蝦中有一隻尤其巨大,我貪好玩夾
巴士一入西貢,我立即感覺到深厚的異國風情——綽綽樹影,低矮的建築,精緻的小店,趴著大大個蜘蛛俠的酒吧,泊滿船隻的港灣,以及寧靜悠閑的生活氣息——在這個擁擠吵雜的鋼筋水泥時代,也許這才是香港的本土風情?我未去過越南的西貢,但在我想象中,這兩個名字相同的地方一定是相似的。
我們在西貢海鮮街前下了車,波士率領我們進入海鮮街,此間全記海鮮菜館便是我們目的地。
是時華燈初上,海風正爽,當然是選擇在酒樓外的露天位入座,依山傍海,燈火璀璨,衹賞海景亦已值回票價。酒樓外陳列的海產五花八門,多不胜數。放眼望去,整條街的海鮮食肆盡皆如此,而且處處人聲鼎沸,熱鬧無比。
當晚大約上了十數道菜(包括兩個蔬菜和一個湯)和兩個甜品(一盤生果及紅豆沙)。由於不甘落人后地加入搶食行列,未能將所有菜一一攝下,但所攝下的幾道,以供回味足矣。
白灼海生蝦
旁邊的星國美女說很鮮甜,但我衹覺得無甚特別,但蝦肉還是爽口的。一盤蝦中有一隻尤其巨大,我貪好玩夾走了,別人說我“人細鬼大”。可惜沒有拍攝下來……
上湯龍蝦(伊麵底)
賣相已經讓人垂涎,龍蝦尚算飽滿甘美且嫩滑,但伊麵甞來較淡。之前以為是芝士龍蝦,還在想為什麼沒有芝士味……
清蒸鮑魚
鮑魚肉質紮實,口感彈牙,唯嫌味道過淡,不夠鮮甜,印象不深。
蒜茸粉絲蒸鮮瑤柱
方一上枱便聞到濃郁的蒜茸香味,配上清爽的粉絲令我非常受落。而在同座指點下,費了一番力氣最終將扇貝拆肉成功,只是拆到一絲一絲,十分影響美觀。扇貝肉鮮甜爽滑,與蒜茸搭在一起也能保持自身原味,很好。
太極鴛鴦飯
雖然只是一盤鴛鴦飯,但深得我心。那樣艷麗分明的色彩,味道卻來得溫文內斂,不濃不淡,不爭不搶,最後圓融為一,似極太極所表達的哲理。個人偏愛白汁蝦的那一邊,蝦仁飽滿爽嫩,白汁香糯,而且本人不太喜歡茄汁的酸感。
清蒸海上鮮
我認不出是什麼魚,同行說是石斑。魚身肉質緊實滑嫩,鮮甜美味,連一向不喜魚鮮的我都不禁挾多兩塊,難怪一上桌便成為大家爭搶對象。不過魚肉比較難拆,所以挾的時候都満狼狽。幸好最後侍應過來幫忙,手勢專業,三兩下便將魚拆好。
椒鹽瀨尿蝦
在整晚所有菜中,該菜最得我心。始終我對海鮮的原汁原味興趣不濃,像這類香口惹味的菜色才是是王道。蝦椒鹽味十足,炸得非常脆,連蝦殼都可以一并吃下。吃了兩大塊,仍嫌不過癮,拎起筷子準備挾第三塊——咦,沒了?
鹽堆蟹?
這個蟹賣相非常奇異,近視的我遠遠看著還以為是炒飯。超級難剝的蟹殼讓我食興大減,因此衹淺嘗一下,味道並不特別,雖然埋在鹽堆里但并不鹹,甚至有點淡。不過一大群人拎著筷子在鹽堆里挖蟹還真有點雪地尋寶的味道,趣味十足。菜名我并不知道,但google出來最接近的結果就是這個“鹽堆蟹”,乃海派菜,這般想來也貼切,因為波士是上海人,來食海鮮點個海派菜亦屬正常。
酒足飯飽之後,一行人便沿著這條海傍街散步吹水。海面點點燈光如散落于海面的繁星,遠處座落于山上的房屋亮起更為燦爛的燈光。海風清爽,左邊的街上喧鬧熙攘,右邊的海面寧靜平和,與我同行的星國美女感嘆,可惜這里遠離市區,若不然她定與男友每日清晨夜晚都到此散步,該是何等樂事。
我雖偏愛自由,但試想能與所愛共遊于此,也的確浪漫非常。向來喜歡行走遊歷,待學期結束,必記下路線,覓個時間,行路到此,不為海鮮,衹賞風月。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