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15
3
等級3
93
10
2013-11-04 969 瀏覽
起初擔心MC Kitchen 變成MIC Kitchen 後,老闆、廚師或菜式會有改變,結果發現只是自己過慮,原來除了多了個「I」字外,其他一切也沒變,只是當初MC (代表Modern Cuisine)的名字令某些人認為與姓麥的叔叔有點關係,所以易名,而新加的「I」字就代表International。今次是我第二次來,所以選了九道菜的tasting menu 來試試。由於友人遲到,我坐著等了一段時間後,女助理經理Fion 便問我餓不餓,主動叫廚房先給我上麵包,她真細心體貼呢!今次的麵包與上次不同,但我覺得不及上次的鬆軟,略嫌乾了點,不過餐廳的「八珍甜醋」泡沫仍然似有魔法般,為吃的過程和麵包增加趣味和味道。餐廳沒有採用意大利黑醋,反而用中式的醋,而且以泡沫的方式提供,一開始已展現了餐廳喜用中式食材和份子料理烹調技巧的特色。首道菜是一隻連殻的生蠔,上面一半是綠色的碎冰,另一半是淡橙色像三文魚籽的珠珠,單看顏色、賣相已覺吸引,廚師以粗鹽把蠔穩住放在深灰色的石板上,更顯出其矜貴。我先吃了點綠色碎冰,原來是石榴味的,而那些珠珠裡面則是非常清和微辣的冬蔭公湯,我想廚師是想以石榴和冬蔭公的味道,代替
更多
起初擔心MC Kitchen 變成MIC Kitchen 後,老闆、廚師或菜式會有改變,結果發現只是自己過慮,原來除了多了個「I」字外,其他一切也沒變,只是當初MC (代表Modern Cuisine)的名字令某些人認為與姓麥的叔叔有點關係,所以易名,而新加的「I」字就代表International。
27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今次是我第二次來,所以選了九道菜的tasting menu 來試試。由於友人遲到,我坐著等了一段時間後,女助理經理Fion 便問我餓不餓,主動叫廚房先給我上麵包,她真細心體貼呢!今次的麵包與上次不同,但我覺得不及上次的鬆軟,略嫌乾了點,不過餐廳的「八珍甜醋」泡沫仍然似有魔法般,為吃的過程和麵包增加趣味和味道。餐廳沒有採用意大利黑醋,反而用中式的醋,而且以泡沫的方式提供,一開始已展現了餐廳喜用中式食材和份子料理烹調技巧的特色。

首道菜是一隻連殻的生蠔,上面一半是綠色的碎冰,另一半是淡橙色像三文魚籽的珠珠,單看顏色、賣相已覺吸引,廚師以粗鹽把蠔穩住放在深灰色的石板上,更顯出其矜貴。我先吃了點綠色碎冰,原來是石榴味的,而那些珠珠裡面則是非常清和微辣的冬蔭公湯,我想廚師是想以石榴和冬蔭公的味道,代替平時吃生蠔會下的檸檬汁酸味和Tobasco 辣味,不過以碎冰和珠珠的形式呈現,除了賣相,對食客而言絕對是味蕾和口感上的一番新嘗試。我把蠔殼內所有東西放進口中,那種美味和滿足真是不得之了!蠔身很圓滑,略帶creamy,石榴和冬蔭公的味道可能加強了蠔的鮮味,我的口腔內充滿了又濃又鮮的蠔味,良久沒有消散,此之謂齒頰留香的美味吧!沒想過這隻細小的蠔會有如此威力。作為晩餐的序幕,這道菜表現得十分稱職。Fion 說這是澳洲Coffin Bay 的蠔,廚師就是喜愛它不大隻,客人可一口把它吃完。
西班牙火腿
30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二道菜名為「西班牙火腿」,碟上最吸引的是那蕃茄味、淡粉紅色的泡泡。下面是兩卷用西班牙火腿卷著的韓國粉絲。這些粉絲很有咬口,亦正正是廚師選韓國出品的原因,而且吸收了濃濃的牛肝菌汁,未吃已聞到香味。一口吃下泡沫、火腿和粉絲,口感非常豐富,而番茄味、牛肝菌味和火腿的鹹香味加起來,帶點意大利風味呢。

「臘味飯」是第三道菜,上菜時只見到一個大概只容得下一個雞包仔的煲,相當可愛。打開蓋子後就看見了一球「臘味飯」,份量如一個乒乓球。所謂臘味,其實是指鵝肝慕絲,還有幾粒臘鴨肉碎提味,至於飯就是一粒粒白色脆口的窩巴。我覺得這道菜的設計頗有心思,但以味道而言,鵝肝味略淡而且不突出,算是整個晚餐最為遜色的一道菜。
牛肉清湯
27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接著是一道湯,碗內盛著一塊牛根、一小件包著和牛肉的炸雲吞和一粒白蘿蔔,而牛肉清湯是在客人面前加進碗內的。牛肉清湯顏色清澈,香氣撲鼻,味道濃而清,喝一口我已為之著迷。牛根煮得又淋又入味,炸雲吞的脆皮是另一種口感,而白蘿蔔粒吸收了牛肉湯的味道後又是另一番清甜。這三件「配菜」本身雖然好吃,但都只是凸顯出牛肉清湯的美味,我也不顧儀態把湯喝得一滴不留。Fion 說這個湯的靈感來自台灣的紅燒牛肉麵,足足煲了三日,難怪味道如此香濃,而令到湯這般清澈的竅妙,竟然是牛血呢!
MIC Soda
28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喝過湯後,就到吃魷魚了。這道菜的擺盤有點藝術感,因為碟上有一抹像用畫筆畫的黃色醬,是用魚籽做的,旁邊有一些加有金箔的黑色希靈魚魚籽,主角是一塊烤過的鮮魷,以及一條魷魚鬚天婦羅。這道菜無論魷魚或魚籽都很鮮味,但烹調方式和設計就比較普通了。

吃過五道菜後,到了清味蕾的「MIC Soda」,即菠蘿汁太雕酒泡沫。雖然我已經嚐過,沒有了驚喜,但這個梳打酸酸甜甜又有酒香,我仍然覺得很滋味,三幾妙就把它喝完了。
紅蝦及蝦米油
2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清過味蕾後便到主菜「紅蝦」登場。廚師只是把紅蝦略煮,令其肉身維持在差不多仍是刺身的狀態,保留其鮮味。別小看只是一隻紅蝦,它的甜味和鮮味都很濃郁,猶如多隻蝦的總和,我覺得比龍蝦更甜更好吃,也不捨得那麼快便吃完。除了昂貴又矜貴的紅蝦,廚師還預備了一小壼蝦米油,給客人撈麵來吃,真的很有心思!蝦米油有微辣,但其味道遠遠不及其香味濃烈。聞了一下蝦米油,已有用了它撈麵來吃的感覺。至於麵是廚師手造的蛋麵,爽身又有咬口。在一些意大利餐廳應該可以吃到類似的紅蝦菜色,但這兒用蝦米油而非蕃茄汁,用蛋麵而非意粉,再次展現其中西混合的特色。我認為這道菜是今次晩餐的高潮位。
乳鴿及甜品
2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來到第二道主菜「乳鴿」,即晚餐尾二的一道菜,難免會有期待,幸好結果也沒令我失望。乳鴿煮得皮香肉嫰,綠色的汁是用菜芯煮的,夠特別吧,嫩綠清甜的甜豆恰巧是我愛吃的,但我欣賞的,是豆下面那一小塊冬菇糕。它的質感像煎蘿蔔糕,但味道卻是很濃、很濃的冬菇味,這種質感配這個味道對我而言是全新經驗,感覺驚喜又有趣。

最後一道菜是甜品,跟上次一樣是椰汁黑糯米棉花糖配芒果雪糕及椰汁珠珠,只要是味道好,即使吃過沒有了驚喜,我仍然十分享受。由於今餐是為我的友人慶祝生日,廚師特別把我友人那碟甜品的黑糯米棉花糖弄成三層高的蛋糕狀,真是可愛極了,很感謝廚師的心思和心意。

我的友人第一次來,吃了五道菜的tasting menu。他的反應和我第一次來時一樣,每吃一道菜都對意想不到的味道和烹調手法感到驚喜、讚歎,說這餐廳很值得向朋友推介。有了上次的經驗,我今次沒有吃得「嘩」聲四起,但對食物的質素、味道和配搭,還有廚思的心思和巧手,還是感到十分滿足和滿意的。

這一餐吃得開心愜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親切友善的Fion 招呼我們,令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她對食材十分熟悉,只聽她介紹菜色已感到津津有味,她今次還介紹了德國酒莊特別為廚魔釀製、每造只有666支的Riesling 白酒,食客有機會一定要試試。MIC Kitchen 的兩個tasting menu 我已嚐過,或許是時候去光顧Bo Innovation 了。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3-11-01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000 (晚餐)
慶祝紀念
生日
推介美食
西班牙火腿
牛肉清湯
MIC Soda
紅蝦及蝦米油
乳鴿及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