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27
566 瀏覽
和球館媽媽們聊天,說起快端午節了,哪個地方的粽子有特色,其中有位祖籍福建的媽媽介紹這家店的福建粽很好吃,當下心頭癢癢,好想嘗嘗,試著打給老公,正巧他有空,有道是‘擇日不如撞日’,反正女兒打球有一群媽媽們幫我看孩子,趕緊讓老公火速前來送我去土瓜灣買粽(沒想過萬一超速扣分可真是得不償失嘍)。從新蒲崗出發很快便到了偉恆昌新村(「廈門風味小吃」就在它後面)。一下車,瞧見周圍很多隊大陸旅行團,想不到同胞們真是無孔不入呀(也不知道附近有啥店鋪可逛的)。「廈門風味小食」很好找,店子呈L形,前窄後闊,廚房占據三分一的面積,擺了小方桌四、五張。下午五點多,店內只有一桌貌似老闆和他的朋友在喝酒閑聊,並無他人。一頭小卷髮的太太守在廚房旁,我猜是老闆娘,上前詢問“有粽子賣嗎?”“有。”我馬上要四個,臨來前,球館媽媽們交待看看這店還有什麼好吃的,打個電話向她們匯報,以便讓我叫外賣回去。我看了看貼在廚房門上的餐單,見有酥炸大腸,問道:“大腸是否是染橙色的那種?”街邊那些和橡筋沒分別的橙紅色炸大腸我可碰都不碰的。老闆娘沒好氣地回答:“沒染色。”我不太放心,再問:“能看看是怎樣的嗎?”老闆娘一臉的不耐煩:“不就一條下
從新蒲崗出發很快便到了偉恆昌新村(「廈門風味小吃」就在它後面)。一下車,瞧見周圍很多隊大陸旅行團,想不到同胞們真是無孔不入呀(也不知道附近有啥店鋪可逛的)。
「廈門風味小食」很好找,店子呈L形,前窄後闊,廚房占據三分一的面積,擺了小方桌四、五張。下午五點多,店內只有一桌貌似老闆和他的朋友在喝酒閑聊,並無他人。 一頭小卷髮的太太守在廚房旁,我猜是老闆娘,上前詢問“有粽子賣嗎?”“有。”我馬上要四個,臨來前,球館媽媽們交待看看這店還有什麼好吃的,打個電話向她們匯報,以便讓我叫外賣回去。我看了看貼在廚房門上的餐單,見有酥炸大腸,問道:“大腸是否是染橙色的那種?”街邊那些和橡筋沒分別的橙紅色炸大腸我可碰都不碰的。老闆娘沒好氣地回答:“沒染色。”我不太放心,再問:“能看看是怎樣的嗎?”老闆娘一臉的不耐煩:“不就一條下鍋炸的嘍!”,唉,還是來條吧(雖然看不見大腸真身,可誰叫我好吃呢,試試吧)。
我又像發現新大陸般看到‘香芋盒’字樣,向球館家長報告後,她們頗感興趣,著我打聽是何物。鼓起勇氣再問老闆娘:“炸芋盒裡面是什麼東西?”回話:“不就是蔥、肉碎嘍。”再請示家長,她們要兩份(一份三粒)。這時老闆娘到冰箱處拿出六粒乒乓球大小的物體來,走去廚房開鍋炸了,我想起剛才不是叫了炸大腸嗎,這會應該有得吃了吧(邊吃邊等蠻不錯的),於是又對老闆娘說:“大腸炸好了沒有?”老闆娘幾乎翻起白眼:“這不炸著嗎?”從我下單起,已有頗長的時間了,難道她現在才和芋盒一塊炸呀?還是炸一條豬腸需時不少?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嗎(其實每回我問老闆娘時,都是誠懇禮貌的)?無奈,肉在砧板上了!
好不容易拿齊三樣東西,我頭也不回的出門揚長而去,別想我再來!
回去的路上,雖是對剛才老闆娘愛理不理的態度耿耿於懷,但忍不住還是要嘗嘗熱辣辣的炸大腸($20),保留本身的色澤,卻去掉了腸內所有脂肪,再加上炸得久了,豬腸堅韌失了彈性,只剩表面的椒鹽粉還有些味兒。索價二十元,不值! 香芋盒($13/3粒)是為家長們買的自己一個都沒吃過,不過聽家長們說蠻好吃的,我聞到股特香的味道,應該下了豬油(我家常備一瓶豬油拿來炒粉麵,所以瞞不過我的鼻子)。
粽子($16)隔天蒸熱吃,兩大片竹葉包裹,顏色灰黑,不討人喜歡(要想嬌嫩欲滴的碧綠色,得用銅煲焯粽子,這是我打聽來的秘訣)。三角狀的粽子剝開後為咖啡色,表層拌有五香粉,餡料有兩顆蓮子、一小粒乾貝(不能稱為瑤柱,是內地的普通小貝殼取肉曬乾而成)、一塊瘦肉、一塊肥豬肉(兩塊肉是分開的,並不是五花腩)、四分一片冬菇、兩粒蝦米,沒有鹹蛋黃。 糯米雖用五香粉和醬油醃制過,但味道仍是偏淡,沒有同樣用醬油浸泡的上海粽味濃,而且餡料附近的糯米較硬,不知是否未蒸透,還是福建粽的特色。瘦肉太瘦很柴,肥肉沒有融化,一大砣很礙眼,嗜肥者如我都沒敢碰,乾貝似橡膠,既不鮮也不嫩,蓮子還脆脆的,和生的沒什麼兩樣。
說了這麼多缺點,幸好有一樣好的,就是價錢,賣十六元,倒也不貴,可不好吃,再便宜也沒用呀!
聽福建籍家長媽媽說,往年這兒的粽子裡面有板栗,也比較好吃,今年確實差了,試過福建粽,我個人真的不欣賞,還是嘉湖粽最討我喜歡。
在等待炸物的期間,我隨手拿了張此店外賣餐單,上面印的店名為:「廈門風味阿珠小吃店」,回家打食評輸入此名,卻沒有這家店的登記,後來我是從大範圍的選擇地區——土瓜灣——餐廳搜尋,才找到,不過名字卻是:「廈門風味小食」,現在的名字多了「阿珠」兩個字,是因為老闆娘太喜歡自己的名字了,所以加在店名上呢?還是鋪子轉過手?不管哪樣,這個‘阿珠媽’真的好冷酷!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