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4-23
12 瀏覽
四月三日﹙金﹚整個三月每天營營役役,終於到了清明,復活節的前夕,是較精彩的月份。連續兩天的假期,在放假前決定要讓自己輕輕放鬆一晚,想起食友說這裏晚上的氣氛不錯,就來吃點串燒見識見識吧。上次午餐到訪的時候,吃過滿意的牛舌定食,而且價錢不算貴,只可惜午巿沒有串燒提供,要試串燒不得不來一次晚巿了。預早打電話訂了座位,否則就要像一大夥人一樣堆塞在門外苦候了,坐在BAR枱的則方,可以清楚看見師傅燒每一件食物每一串串燒,的確是一大享受。看著燒烤爐雄雄烈火上滿滿的串燒和飯團,坐在BAR枱的我們首當其衝被誘人的香氣直攻鼻子,食欲頓時大增。左右兩傍的都是日本客人,而環看四周,也有不少日籍的生意人,有些三五成群談天說地;有些則一個人在自我享受,各自精彩,單是環境氣氛,已經相當濃厚的日本風味,香港人的數目和上次午巿來一樣,比日本人少。坐在位子休息了一會才開始看餐牌,這裏沒有免費茶水供應,要喝東西的話,即使是茶也要錢的,既然還是要錢,就喝好一點吧。本應到居酒屋吃串燒喝啤酒是最好不過,但自己始終不是喝酒之人,看看鄰座的日本先生,在喝柚子梳打,就有些少跟風的心態先來一杯柚子梳打,再慢慢看吃些甚麼也不遲。其實不是甚
整個三月每天營營役役,終於到了清明,復活節的前夕,是較精彩的月份。連續兩天的假期,在放假前決定要讓自己輕輕放鬆一晚,想起食友說這裏晚上的氣氛不錯,就來吃點串燒見識見識吧。
上次午餐到訪的時候,吃過滿意的牛舌定食,而且價錢不算貴,只可惜午巿沒有串燒提供,要試串燒不得不來一次晚巿了。預早打電話訂了座位,否則就要像一大夥人一樣堆塞在門外苦候了,坐在BAR枱的則方,可以清楚看見師傅燒每一件食物每一串串燒,的確是一大享受。看著燒烤爐雄雄烈火上滿滿的串燒和飯團,坐在BAR枱的我們首當其衝被誘人的香氣直攻鼻子,食欲頓時大增。
左右兩傍的都是日本客人,而環看四周,也有不少日籍的生意人,有些三五成群談天說地;有些則一個人在自我享受,各自精彩,單是環境氣氛,已經相當濃厚的日本風味,香港人的數目和上次午巿來一樣,比日本人少。
坐在位子休息了一會才開始看餐牌,這裏沒有免費茶水供應,要喝東西的話,即使是茶也要錢的,既然還是要錢,就喝好一點吧。本應到居酒屋吃串燒喝啤酒是最好不過,但自己始終不是喝酒之人,看看鄰座的日本先生,在喝柚子梳打,就有些少跟風的心態先來一杯柚子梳打,再慢慢看吃些甚麼也不遲。其實不是甚麼特別東西,看著店員加入日本製的柚子汁,再加入梳打水,混合而成的一杯飲品,這就是今晚的開場白。侍者還奉上了前菜,是超迷你的「牛タンサラダ(SALAD)」,別以為是免費附贈,要收$20的前菜,幸好水準還不錯。
串燒以雞作主力,雞心﹑雞腎﹑雞頸﹑雞尾…甚麼部份也有作為串燒,當然想吃好一點可以選牛舌﹑和牛…等等,但今晚目的還是休息,吃簡單一點算了,先來一客雞腎和墨魚咀作開場。等了一會,看著師傅親自製作的串燒被送到面前,兩者燒的火候剛好,先來一件厚厚的雞腎,外層金黃香口,內裏仍然是雞腎爽口的感覺,十分精彩;反觀墨魚咀只是一般,一小粒一小粒,面頭燒得帶點焦脆,口感不錯。
吃完第一輪後,休息一會便點了一個麥豬五花腩肉串燒,亦是全晚吃得最貴的一串串燒。看師傅把肉放上爐時,的確吸引,粗粗的肥脂與粉紅的豬肉互相間隔,蠻像樣似的。上碟時,賣相亦吸引,帶黑焦黑的外層,蠻香口似的,先吃最頭一件肥肉,爽嫩而且油份豐富,即使是肥得很,但真是美味。但豬肉的部份則過了火些少,吃起來「鞋」口,而且有點韌,要花點氣力才咬得開,個人而言至怕吃到這口感的豬肉,也不得不扣一點分數。
看見隔鄰日本人的「特製つくね」賣像樣似的,又是有點跟風心態,急忙點一客試試。看見師傅一邊燒,塗了兩三次傍邊特製的醬汁,在遠看到已知美味。吃起來外層是雞肉,肉做得鬆軟,輕輕一咬即化,初看外表以為整件也是雞肉,原來雞肉只是外面一層,內裏還有寶藏兩大顆鵪鶉蛋,有驚又有喜,再加上蔥﹑魷魚粒等配料,更香更美味,$25一粒的內容如此豐富的雞肉丸,值回票價了。
雖然說今晚主要來吃串燒,但串燒始終不能醫肚,要填飽肚子不得不吃點殿粉質。隔鄰的日本先生點了茶漬飯,蠻對版滋味似的,但今次不跟風了。由一坐下開始,看見師傅的燒飯團,十分對版,就要一個「握り焼きセット」。所謂的SET,五十多元其實只多了一碗味噌湯,不便宜,但相信有水準。
製作需時,坐到這個時候,場內人數已減了不少,爐上的食物亦少了不少,這一刻,爐上只有自己的兩個燒飯團在寂寞地與弱弱的爐火作戰,氣氛亦較早前冷清點了。大約十五分鐘,飯團才完成。兩個飯團別緻的放在一竹盤上,外層的飯已焦了乾作一塊,是吃飯焦的感覺。加上燒的時候塗了醬汁,飯完全吸收了味道,香而有風味。用的是麥飯,飯中的一粒一粒麥子,經燒過後變得脆了。內裏仍是半嫩半硬的飯,除了飯,就只有飯,看似很單調,但簡單得來美,整晚是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這地道的日本感覺。
來到這個時候,BAR枱上只剩下自己和數位子之隔的香港情侶,看看手錶,已坐了接近兩個小時,還是有點意猶未盡,多點一客雞膝軟骨作結尾。最後坐多一會便結帳離開?結帳後店員才送上我最喜歡這裏一杯熱熱的麥茶和換一條新的熱毛巾供抹手。這樣坐半晚也二百多元,不便宜,但相當地道的日式氣氛。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