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10-14
629 瀏覽
火鍋起源於四川重慶為船工及苦力之主要飲食文化,因為既可以填飽肚子,又能驅寒,而且經濟方便,最後該文化更散播至其他地區、省份、什至整個亞洲。自「打邊爐」引入香港後,香港人對它的愛有增無減,熱愛程度更昇華至不被天氣所局限,出現了「四季邊爐」現象,大家寧可開著空調,也要與三五知已湊成一桌盡融在騰起的熱氣之中。打邊爐對於我來說是冬天恩物,在嚴寒的天氣下看著食物在沸騰的湯底中翻滾著是多麼治癒的事,更為冬天添一份暖意☺️近日秋風起,街上微微的涼風提示著我又到打邊爐的季節,隨即相約好友放工後到大家都方便到達的旺角初嚐「好一鍋」!位於瓊華中心11樓全層,餐廳牆身而玻璃為主,𨋢門一打開便能清楚看到餐廳內的情況,可見蒸氣從每一檯的火鍋中飄散至空氣中~看得我們垂涎三尺,當晚星期一大約8時到達不需等位😊飢餓的我倆表示非常開心😄我們被安排坐在已分開2邊的大圓檯,圓檯大小可容納大約8-10人,而當晚只有4人共用該圓檯,所以座位與座位之間不會覺得擠迫,而檯面亦有足夠空間擺放食材。每位檯上均有濕紙巾、豉油、濾羹、碗、匙羹及夾生與熟食物筷子。就坐後店員隨即遞上調味架,內有6款普遍調味料包括辣椒油、麻醬、炒蒜、蔥花、生蒜及
打邊爐對於我來說是冬天恩物,在嚴寒的天氣下看著食物在沸騰的湯底中翻滾著是多麼治癒的事,更為冬天添一份暖意☺️
近日秋風起,街上微微的涼風提示著我又到打邊爐的季節,隨即相約好友放工後到大家都方便到達的旺角初嚐「好一鍋」!
位於瓊華中心11樓全層,餐廳牆身而玻璃為主,𨋢門一打開便能清楚看到餐廳內的情況,可見蒸氣從每一檯的 火鍋中飄散至空氣中~看得我們垂涎三尺,當晚星期一大約8時到達不需等位😊飢餓的我倆表示非常開心😄
我們被安排坐在已分開2邊的大圓檯,圓檯大小可容納大約8-10人,而當晚只有4人共用該圓檯,所以座位與座位之間不會覺得擠迫,而檯面亦有足夠空間擺放食材。每位檯上均有濕紙巾、豉油、濾羹、碗、匙羹及夾生與熟食物筷子。
就坐後店員隨即遞上調味架,內有6款普遍調味料包括辣椒油、麻醬、炒蒜、蔥花、生蒜及辣椒。
⚠️注意:調味架是會收回的,因為餐廳為客人有更多空間放置食材,所以最好要趁食物送到前選好調味料😊
由於 火鍋源至四川重慶,所以最先發明是麻辣湯底只因夠耐寒,其後火鍋在世界各地普及化後,不同款式的食材與湯底相繼霧出,而香港火鍋店更愈開愈多,競爭愈來愈激烈,要比同行出眾,必定取決於湯底!「好一鍋」湯底一共有12款,如自選鴛鴦湯底需每位加$38。最吸引友人與我莫過於花雕醉雞鍋,亦另外點了馬來沙嗲皇鍋。相信2款湯底會令食材更野味😋
食物種類頗多,海鮮及自家即製之食材亦不缺(各9款),而每日新鮮運到的魚類更佔海鮮6款,鐘意打邊爐食魚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廳設有4個飲品凍櫃,大約有8-10款飲品供選擇
如果大家跟我一樣對罐裝飲品興趣不大,可以選擇試試放在 水吧檯上的竹蔗茅根水,雖解渴又不會過份甜溜,非常適合打邊爐飲用😄
—————
由於食物款式繁多未能盡錄,以下是我個人推介之食物❤️: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小小的粟米丸更內藏大約3-4顆粟米粒😆感覺像喝粟米湯!
⚠️注意:小心燙口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注意:小心燙口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只見點菜紙可選是日推介海鮮一項,無法抗拒那鼓神秘感的我一於點選試試,原來是日海鮮為蜆。蜆熟時會由深綠色轉至橙色並開口,肉質清甜新鮮,而且無沙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薄薄表皮包裹著軟綿綿的芋泥,可能比起其他丸類較飽肚,但香濃芋頭味真的難以抗拒😆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
整體評語:
味道-除湯底味道比預期中清淡外,其他食物、飲品及甜品味道都令人滿意,食材新鮮沒有雪藏味。整體食物不會覺得太溜或飽肚,非常適合打邊爐之選
.
環境-店鋪空間感充足,容易走動出外取飲品、乳酪或去洗手間等。餐廳亦會安排兩對客人搭一張大圓檯,所以坐位與坐位之間不會覺得擠迫,而檯面相對有足夠空間擺放食物
.
服務-已點選之食物都快速到齊,而服務員亦會盡快滿足到客人要求。不論坐位安排或點菜紙格式等整個營運方式都與酒樓相約
.
衛生-所有餐具與用具的乾淨企理,沒有任何殘留物,地面踐踏時亦乾爽沒有黏黏感
.
抵食-抵食指數高企,每人只需$138可以任飲任食2.5小時,食物類種類繁多,更包括9款海鮮及自家即製之食材。想平食過下打邊爐引確實不錯👍🏻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