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2-13
3364 瀏覽
想當年每次有機會到日本工幹時, 興奮的除了可以抽點時間去來個血併之外, 更期待的就是可以吃到一碗拉麵. 早在十年前要在香港吃一碗水準高的拉麵談何容易, 誰又會想到近這幾年這股拉麵風會吹得那麼起勁, 直到今天戰事還未有回落的跡象. 不過輕輕數一數, 香港有提供日本拉麵的地方巳有三百多間, 但當中好壞參半. 如果要說近期話題最熱的, 就應該是灣仔新進駐的幾家過江龍包括大阪來的神虎, 沖繩來的黑龍, 以及這家從前在尖沙咀人氣甚高, 現在搬遷來灣仔的東京AGURA.如果是喜歡吃拉麵, 一直有留意香港拉麵戰況的朋友, 相信對TOKYO AGURA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吧. 記得兩年多前店子在尖沙咀剛開業時宅女就開始一直有光顧, 感覺他們做的湯底在香港來說可算是最能接近日本吃過的水準. 不過最驚訝的還是原來店主長谷川先生原本不是做拉麵出身, 而是設計師出身, 難怪看他打扮也比較型格, 不像一般拉麵店師傅. 但話雖如此, 長谷川先生對拉麵的品質還是非常有要求和堅持的. 不過去年尖沙咀店突然被改名轉手, 幸好直到2014年12月底店長終於重開AGURA, 選址更在(黑龍, 神虎)聚集的灣仔區, 看來信心滿滿
看看灣仔新店, 店子一邊是個開放式廚房, 前方就有約7-8個吧台座位, 不過另一邊還有幾張四人桌子, 比起從前舊店只有8個座位, 這裡地方明顯比較大一點. 店內沒有太花巧的裝潢, 整家店都只用上深淺相間的木色作主調, 不過配上牆上墨綠搭黑色的磚牆, 看起來又比傳統的拉麵小店多了幾分時代感, 也更來得有格調.
宅女獨自前來, 就坐在近門口的吧枱位置. 侍應遞上餐牌, 打開一看, 食物竟然比以前款式多了! 主打的當然是這裡的拉麵跟沾麵, 湯底主要就是豚骨魚介鹽味跟豚骨魚介醬油, 當中亦有些比較特別的例如豚骨蕃茄或豚骨魚乾湯沾麵, 亦有個宅女很想試的溫泉蛋油拌麵等, 賣價一般由HK$78-125不等, 當然其他配料例如麵量, 叉燒, 半熟蛋跟竹筍等等都可以追加, 如果不飽的亦可以點叉燒飯甚至明太子飯團等等, 而小食方面都有餃子, 炸雞, 炸雞翼跟薯仔沙律, 就連甜品都有一款來自宇治的抹茶布丁! 看來選擇更多, 想試的款式亦更多了!
點了拉麵後, 看來個小食試試
唐揚炸雞 (HK$48)
AGURA特製拉麵 (醬油) (HK$118)
再來的是麵條, 這裡的用上幼麵, 麵粉來自日本. 一碗份量約有130G, 聽起來比起某些拉麵店的麵量是少一點, 不過其實面對這個濃湯加上麵條, 吃完整碗後其實份量巳經很夠飽. 如果真的不夠飽就可以加HK$10要求加麵吧. 這裡雖然沒有軟硬的選擇, 不過出來的都是偏硬一點, 貪其吃起來煙韌度更高. 入口麵質爽滑, 硬度其實是可以再硬一點, 不過這個程度也應該是普遍能接受的, 看來下次再來時要跟侍應先說明要特硬好了.
叉燒用上兩款賣相完全不一樣的, 放湯的是直身炙燒腩肉叉燒, 厚薄適中. 記得在舊店吃時他們的叉燒是令人留有最深刻的印象. 這裡做的肥脂跟瘦肉相間連著, 邊位帶點微微的焦香, 肉質柔軟得用筷子夾起時也要非常小心怕它會散開, 入口肉質果然非常軟淋, 當中的油脂滿佈在口腔內豐香不巳, 水準跟從前一樣高.
另外碗的邊位亦放了一大塊脢頭叉燒, 切出來的樣子頗為薄身, 有點像火腿一樣. 這種叉燒對上一次就是在另一家連鎖的拉麵店吃過, 當時感覺是不太滿意. 這次就來試試這裡做的, 宅女自己喜歡先把叉燒放一放湯才吃, 入口肉味都幾香濃而且也跟濃郁的湯頭十分對味, 雖然不是宅女喜愛的叉燒類型, 但反正味道不錯而且那麼大片吃完後也是十分滿足的.
聽之後來吃的朋友說這裡會有加上黑松露醬是亮點所在, 不過這天宅女吃時就沒有, 不知道是後來才加還是忘記加給我了.
半熟蛋上來時巳一分為二. 雞蛋來自日本, 體型偏小一點. 蛋黃中間還是流心狀態, 入口蛋白香軟有彈性, 蛋芯味道亦夠濃富蛋香, 是合格有餘的水準.
吃過湯麵後念念不忘, 找了天正好路過此區辦事, 心思思又再來到門口, 這次試的是沾麵.
豚骨魚介鹽味檸檬沾麵 (HK$85) + 半熟蛋 (HK$12)
麵條這次是用上較粗身的直麵. 內裡更是加入了明顯的小麥粉粒, 吃起來更有咬口. 份量用上200G一個人無論男或女正常胃口的話都應該夠飽吧. 把沾麵放一放湯內再吃, 因為沾汁濃稠的關係, 麵條掛湯能力也頗理想, 每口麵都能吃到濃郁的魚介湯味. 吃起來質地亦夠滑身有彈性, 而硬度就算是適中, 個人覺得如果可以再硬身一點便更完美了.
叉燒同樣是用上非常軟淋的腩肉, 這次切出來就比上次湯麵的薄身得多, 把叉燒放一放沾汁再吃, 肉質軟嫩得差點半溶在口中, 當中的肥脂跟肉比例勻稱, 而且微微帶焦吃起來更香口, 叉燒來說這裡水準非常不錯.
而另外加錢的半熟蛋這次雖然沒有流心狀態, 但蛋黃也呈啫哩狀, 咬下去蛋白軟淋帶點彈性, 味道亦很夠, 蛋黃濃稠也富蛋香.
餃子 (HK$35)
如果來這裡不點小吃單吃個基本拉麵, 加一後其實約每人HK$100左右可以埋單.
其實一直以來聽到不少人在討論拉麵店應否加一, 不過宅女自己覺得, 如果真正好吃的拉麵, 加一是沒所謂的. 但如果是遇到不好吃的拉麵, 就算不加一都會覺得貴.
當然, 加一的定義是服務費, 這裡的服務就一般般, 可能是剛開業的關係, 侍應們還不太熟手, 而且禮貌亦有改善的空間.
但這裡的食物水準的確是不錯, 湯頭更比以前做得更好, 而叉燒跟蛋亦一如以往一樣的水準, 令人滿意.
看著餐牌還有很多東西未試, 下次要帶妹妹來一起點多幾款來試才行!!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