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5
2
等級3
97
0
要吃好的一餐,總要給個理由去說服自己去花這筆錢。慶生日、週年紀念、升職加薪......話說我已經多年想體驗鐵板燒,但一直錯過機會。眾所週知,鐵板燒絕非兩三百元吃得飽的料理,要說服自己去花這筆錢,決定不用任何理由,只為了-我想吃!要吃好西,就得找個同路人,細問識食的友人,得知灣仔一間日本料理也供應鐵板燒,友人也兩脇插刀、義不容辭陪我一嘗鐵板燒的心願。在灣仔集城會合友人,行到位於謝斐道的餐廳,也不用5分鐘。鋪頭外設有長椅,甚有日本風。入內見餐廳裝修簡約,地方闊落而舒適,燈光亦甚充足。我們表示會選擇鐵板燒料理,服務員帶我們到鐵板燒專座,坐下覺得份外舒適。打開餐牌,一般日式料理應有盡有。刺身、壽司、串燒、鍋物、燒物、炸物、海鮮、疏菜、和牛都有。當日看到有食客一行差不多二十人,大人小朋友都會有合適的料理。最後我們選擇了單點,極緻的鐵板料理正式開動!梅子立𩶘沙律,為是晚期待已久的料理kick off。𩶘魚的表面輕輕燒過,迫出魚油令沙律更可口,而且開胃的梅子醬更帶出𩶘魚的鮮味。清新而有鮮味,作為前菜絕對滿分。時令刺身四點。刺身總是日式料理的必殺技。油甘魚甘味不太重容易入口。友人曾經害怕劍魚腩的腥味,
更多
要吃好的一餐,總要給個理由去說服自己去花這筆錢。慶生日、週年紀念、升職加薪......話說我已經多年想體驗鐵板燒,但一直錯過機會。眾所週知,鐵板燒絕非兩三百元吃得飽的料理,要說服自己去花這筆錢,決定不用任何理由,只為了-我想吃!

要吃好西,就得找個同路人,細問識食的友人,得知灣仔一間日本料理也供應鐵板燒,友人也兩脇插刀、義不容辭陪我一嘗鐵板燒的心願。

在灣仔集城會合友人,行到位於謝斐道的餐廳,也不用5分鐘。鋪頭外設有長椅,甚有日本風。
4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入內見餐廳裝修簡約,地方闊落而舒適,燈光亦甚充足。我們表示會選擇鐵板燒料理,服務員帶我們到鐵板燒專座,坐下覺得份外舒適。

打開餐牌,一般日式料理應有盡有。刺身壽司、串燒、鍋物、燒物、炸物、海鮮、疏菜、和牛都有。當日看到有食客一行差不多二十人,大人小朋友都會有合適的料理。

最後我們選擇了單點,極緻的鐵板料理正式開動!
梅子立𩶘沙律
$128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梅子立𩶘沙律,為是晚期待已久的料理kick off。𩶘魚的表面輕輕燒過,迫出魚油令沙律更可口,而且開胃的梅子醬更帶出𩶘魚的鮮味。清新而有鮮味,作為前菜絕對滿分。
時令刺身四點
$240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時令刺身四點刺身總是日式料理的必殺技。

油甘魚甘味不太重容易入口。

友人曾經害怕劍魚腩的腥味,但是晚的劍魚腩厚切之外油分比例相當好,既沒腥味也有魚香,相信只有極新鮮的食材才達到這境界。

珍寶北海道帶子,夾著點點的檸檬味,將帶子的鮮味提升了好幾倍,此食法真是一絕。

活赤貝爽口,與平時放題的質素實在差天共地,值得一提的是單點價45元,抵食。

即席烹調是鐵板燒的一大特點,在食客面前進行烹飪表現。將食材演化成料理的過程,不但令食客對味道的期待大大提高,而且令食客更投入到料理之中。讓食客即席欣賞到料理人的表演,視覺、嗅覺、味覺的三大享受。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黑松露柚子帶子
$150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黑松露柚子帶子  - 煎帶子是需要高技巧,過熟帶子表面便不夠柔軟。是晚的帶子,外表微微煎到金黃色,內裡保持柔軟。配上淡忌廉溝柚子汁,此料理比帶子刺身味道更深奧,將帶子演化成西式料理。

而且細看盛載料理的雲石碟子,為這道菜的外觀添了很多分數。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鵝肝伴安格斯牛柳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鵝肝伴安格斯牛柳 - 我和月巴友人都是鵝肝控。鵝肝在鐵板上傳來陣陣香味。亮點在於四塊法包,師傅用鵝肝磨蓉,塗在法包之上,此美味完勝自助餐吃十塊鵝肝多士。多士沒有一般的油膩感,鵝肝與多士融為一體,入口後鵝肝包裹整個舌頭,味道紮實而且豐富。即使多士不配上原片鵝肝,仍然十分出色。此鵝肝釀入法包的吃法令我們實在眼界大開。

安格斯牛大概5成熟,即使非專業食家/料理人,遠看已知牛入口之味非比尋常。牛口在整個口腔徘徊,肉汁每咬一口也伴隨著肉味衝擊味蕾。一片牛柳,不用8安士,已經完全滿足了味蕾。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鐵板大蝦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鐵板大蝦 - 好吃的蝦從多貴精不貴多。看著師傅兩三下手勢,便用兩只鐵鏟把蝦剝殻、挑出蝦腸,功架令人拍案叫絕。老實說,料理人表現出的信心、功架,在現場烹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師傅說蝦殻、頭、腳都充滿了蝦味。師傅把蝦腳挑出,在鐵板上煎得脆卜卜,伴在煎好的大蝦上,我們沒想到蝦腳似乎只是廚餘,但在此道菜中,變成我和友人相爭的美食!

大蝦肉爽、脆,好吃得無話可說,只有極新鮮的食材才能煎出這種級數的大蝦。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秘の炒飯

正當我們研究師傅會用什麼魔法處理還在盤子上的蝦頭,師傅拿出了白飯。9成的料理人都會以蝦頭在熬湯。師傅又顯其功架,將蝦膏及僅餘的蝦肉在蝦頭中挑出。

炒飯中的日本叉燒粒、蝦膏、雞蛋、蒜蓉。師傅先把蒜蓉煎過,蒜蓉油混入雞蛋中,令其更香更滑。

在鐵板上炒飯更平均,飯粒由白轉為金黃色,每顆飯粒都粘上了蝦膏,而且蒜蓉的香氣為這碗飯添了無限色彩。加上極精緻的日式碗,一碗炒飯也能帶多無限快感。

是晚是完美的初體驗鐵板燒,餐廳環境舒適、食材及料理質素高,對得起價錢。鐵板燒來說這價位毫無疑問是值回票價,中價吃到上級的食材。

也在此感謝當晚的唐師傅為我們服務,他的功架、對料理的認真及自信很酷。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2-21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650 (晚餐)
推介美食
梅子立𩶘沙律
$ 128
時令刺身四點
$ 240
黑松露柚子帶子
$ 150
鵝肝伴安格斯牛柳
鐵板大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