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2-25
45 瀏覽
筆者愛吃不好煮,不過若要煎上幾塊扒類的話,勉強還是應付得來,由急凍櫃的巴西凍肉開始,近數年也嘗試找些優質的扒類、例如安格斯甚至和牛等云云.......不過於市面所選購的價錢,也是有點偏貴,有時買入之後,荷包亦不無「肉赤」之感。承蒙近日食友及相關單位的邀請,除了吃了一頓不俗的靚扒之外,亦窺探到一種新穎的食材選購模式。(起碼於本土而言)關於今次的Tasting Event,由於合共有兩個部份,今次主要所談及的,還是以供應食材的單位,與及相關的銷售配套等為題。話說這間精肉店,原是一家肉食界的進出口貿易公司,據知已逾二十年的歷史。面對同行間的競爭,集團現也想開拓新的銷售途徑,乃決定參照時下流行的網購模式,只需於店方自設的網站內登記資料,甚至只需一個電話,就有專人將食材送到府上,同時仍保留著上門自取的方式,選購上也見靈活。重要的還是價錢相宜,因貨品是直接從原產地所購入,免去中間人的費用,加上有專人驗證,令到吃到的食材品質,能夠更有保證。就以當晚所吃的和牛而言,據知它們所引入的牛肉,是來自於北海道的富良野,位處於日本的北部區域,當中亦盛產各式的農產品;由於其暖日晚涼的氣溫,與及純天然的零污染環境,
關於今次的Tasting Event,由於合共有兩個部份,今次主要所談及的,還是以供應食材的單位,與及相關的銷售配套等為題。
(相關資料由店方提供)
有別於傳統認知的神戶和牛,來自富良野的牛肉,主要希望牛隻於開放活動的環境之下,所呈現出的纖維質感,內裡的油花比例雖重,但與傳說中的聽音樂、喝啤酒、做按摩的「養尊處優」飼養方式,在品嚐美食之同時,相對上也較為健康。
至於試後的感覺,以事論事,這確是一塊「靚扒」。就以薄切而言,整體肉味確是偏向於濃郁,卻是期間不同的部份,所感受到的也是大有不同。其中以較瘦的部份肉味最重,卻是質感亦帶上一點嚼頭,始終西冷這個部位,素有「牛之叉燒/梅頭」這個比喻。反而偏肥的部位,除帶上一點油潤甘香之外,當中的肉質也嫩,據知主持人是怕大家吃不得肥,所以也想給大家多點選擇,他應該不太懂得我的口味了。
後記:
就此奉上網站的資料,給大家作個參考比較吧!
http://www.wagyudoortodoor.com/index.php?route=common/home
陵觀印象:良
評分(以10分為滿分):味道 7 環境 ?? 服務 ?? 衛生 ?? 抵食 ??
試吃於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晚上
張貼